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谒恼撸簝缮?、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圣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本章對于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惡,分別加以說明。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都出不了行動、講話、思想這些活動,佛教稱為身、口、意三業。從身口意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既可以表現為十種好的,也可以表現為十種惡的。善惡的體性,本來是沒有固定的,本性是空的,就是看我們究竟是要做好還是做壞,你要做善的,就是善,你要作惡,就是惡,本章就是專門闡釋這個道理。
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究竟是哪十種呢?則包括“身三:殺、盜、淫??谒模簝缮?、惡口、妄言、綺語。意三:嫉、恚、癡”,在我們身體上有三種,在我們口頭上有四種,在我們心理上有三種。
這十件事情,假如我們不能夠隨順正道去行的話,就是違背了佛陀的圣道,這個就叫做十惡。如果把這十種惡事停止下來,不要去做,就稱為十善了。十善與十惡,一正一反,好像我們的手掌一樣的,正面是十善,反過來就是十惡了。
身善業有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與五戒的前三相同。
不殺生
一切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個動物甘心情愿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教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為什么?兩方面都迷。
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不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么大的功德。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一個好殺的人,嗔恨心必定重,嗔恨心重的人,念佛怎么會得一心?修禪怎么會得禪定?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里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
因此,上至諸佛圣人師僧父母,下至蜎飛蠕動,微細昆蟲,凡有命者,不得故殺。
不偷盜
“不與取”就是偷盜,不與取是別人沒有同意、沒有答應,你就取來,這就犯偷盜。我們沒有得到別人同意,隨便把別人東西移動,都是偷盜,不一定說據為己有才是偷盜。如我的書放在桌子上,你沒有得到我同意,故意把我的書拿到另外一邊,讓我找不到,就算偷盜。
戒律訂得非常微細,就是一草一物、一針一線,再微小的東西都不可以偷盜。若常住物,若信施物,若僧眾物,若官物,民物,一切物,或奪取,或竊取,或詐取,乃至偷稅、漏稅等,皆為偷盜。此不與取戒,以盜僧物的罪過最重。
這一條戒是幫助我們修學清凈的布施,幫助我們放下身心世界,使我們恢復自性清凈心。無偷盜之事發生,社會既可安寧,個人與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不邪淫
即舉止文明,通情達理。不邪淫是指在家人,居家學佛,未能全斷淫欲,只許于正常夫婦間行之,此外與一切男女不得行淫。即正式結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茍合淫欲,即名邪淫。
能端正男女間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貞良守禮。亦即組織家庭之后,夫婦須相敬如賓,不有其他淫亂行為,便能和睦相處,成為美滿家庭。邪淫會危害家庭的和諧,損害身心健康,傷及子女及他人,乃至身敗名裂,有害于安定團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