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比歇夫是前蘇聯的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
他的一生發表了70余部學術著作,研究范圍從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到昆蟲學。在業余時間,他研究地蚤的分類,還寫過不少科學回憶錄。 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500多印張,約等于一萬二千五百張打字稿。
據說在柳比歇夫逝世時,整理出的作品量讓他最親近的家人都非常吃驚。
就是這么高產的柳比歇夫,業余時間竟然也非常豐富,一年能看60+部歌劇和電影,有200+小時的讀書時間,每1-2周都會去游一次泳,還能有每天10小時的充足睡眠。
博聞強識,對歷史和哲學同樣能侃侃而談而且細節頗豐。
作家亨利·米勒形容柳比歇夫:
在他的身上戳個洞,能流出來一座大英博物館。
真可謂是“奇特的一生”。
所以今天的“向時間管理大師學習系列”,想和大家分享——
“記錄狂魔”柳比歇夫。
· 趁早 <柳比歇夫> 活頁內芯
1964年4月的一天,柳比歇夫寫下了這樣一段“日記”:
烏里揚諾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類昆蟲學(畫兩張無名袋蛾的圖)– 三小時十五分。
鑒定袋蛾– 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給斯拉瓦寫信– 二小時四十五分(0.5)。
社會工作:植物保護小組開會–二小時二十五分。
休息:給伊戈爾寫信 – 十分;
《烏里揚諾夫斯克真理報》– 十分;
列夫·托爾斯泰的《塞瓦斯托波爾紀事》– 一小 時二十五分。
基本工作合計– 六小時二十分。
與渾渾噩噩地度過時間相反,柳比歇夫在時間的使用精度上處在坐標軸的另一極點:
從1916年起,柳比歇夫就開始以分鐘為單位記錄每天的時間用度。
也就是說,只要翻開他的日記,就能知道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他都在做些什么,哪怕是很多年前的事。
這種精確到分鐘的“時間賬單”,柳比歇夫記錄了50多年直到去世,一天也沒有間斷過,哪怕是在戰爭年代,哪怕是生病住院或者出門考察時。
只要時間還在向前流逝,柳比歇夫的記錄就一刻不止。
這樣的時間記錄習慣,讓柳比歇夫養成了一種特殊的時間感,不用看表,就能準確估計出過去的時間。
“他借助于一種內在的注意力,感覺得到時針在表面上移動——
對他來說,時間的急流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他仿佛置身于這一急流之中,覺得出來光明在冷冰冰地流逝。”
不止是記下來而已,柳比歇夫的時間記錄方法,可以分為四層:
第一層:記錄
如前文所說,記錄每項活動的具體時間。
第二層:統計
正如很多人會對金錢的支出做分類統計一樣,每天柳比歇夫都會統計當天的總工作時間,每到月底將時間按照類別歸位,年末再根據每月總結做出年終總結。
他不僅記錄科研的總時長,還會細化到校對書稿、研究、閱讀、寫信等具體事務上。
比如,1965年8月,基本工作的總時間是一百三十六小時四十六分,其中
基本科研——五十九小時四十五分
分類昆蟲學——二十小時五十五分
附加工作——五十小時二十五分
組織工作——五小時四十分
合計——一百三十六小時四十五分
其中每一項事務還可以具體拆分,比如“基本科研——五十九小時四十五分”這一項,就包括:
1. 分類工作《分類法的邏輯》報告草稿——六小時二十五分
2. 雜事——一小時0分
3. 校對《達達派研究》——三十分
4. 數學——十六小時四十分
5. 日常參考書:里亞曾諾夫——五十五分
6. 日常參考書:生物學——十二小時O分
7. 學術通信——十一小時五十五分
8. 學術札記——三小時二十五分
9. 圖書索引——六小時五十五分
合計——五十九小時四十五分
其中每一個事項里,讀哪本書又花了多長時間,還能繼續拆分下去。
第三層:分析
統計完成后,柳比歇夫會深入分析他的時間數據,發現高效和低效的時間段。
第四層:反饋
根據分析的結果,柳比歇夫會制定下一階段的計劃,調整時間分配,確保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在時間之河淘金,柳比歇夫編織了一張比任何人都更加細密的網。
為了完成這些統計和分析工作,柳比歇夫每月會花一個半小時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年度總結則要耗費十幾個小時、也就是好幾天的功夫。
但這非常值得。
和很多創造出偉大作品的人一樣,柳比歇夫在利用時間這件事上,也有幾條自己的明確原則:
1. 我不承擔必須完成的任務;
2. 我不接受緊急的任務;
3. 一累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 睡得很多,十小時左右;
5. 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結合在一起。
他將睡眠時間也寫進了自己的原則里。
就像前文中所說,柳比歇夫一年中也有很多時間花費在了看歌劇和看電影上,也從來不吝惜睡覺的時間。
他從來不認為這些除了工作之外的時間是“浪費時間”。
而且,柳比歇夫也從不放棄任何碎片化時間。
“我在全蘇植物保護研究所工作的時候,常常出差。一般我要帶一定數量的書上火車。如果是長期出差,我就把書打成郵件,寄到一定的地點。帶多少書,根據以往的經驗來決定。”
那些被柳比歇夫視為“時間下腳料”的時間,比如乘電車坐火車時間、排隊的時間,他也都會想辦法利用起來。
比如,他的英語就是在這種時間中學會的。
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么多事情,就是因為他分秒必爭。
上一次看到以分鐘來記錄使用時間的情況,還是在各種運動賽事中。
賽場上,運動員們即使是0.01秒也不肯放棄,也是因此,ta們才能一次次刷新自己的紀錄,刷新人類的極限。
柳比歇夫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時間管理法,不斷打破自己的人生記錄。
柳比歇夫不僅長壽,他的好精力和好狀態也一直持續到七八十歲高齡時。
根據他的時間記錄,巔峰的純工作時長竟然來自于73歲時,一年仍可以有2000+小時用于沉浸他所熱愛的科研事業中,比年輕之時更盛。
柳比歇夫一視同仁地善待一生里的所有時間,時間也給予了他充沛的回報。
瀟灑姐曾說過:
“當你信任你的專注時,你的專注也會信任你。”
柳比歇夫的一生就是這句話的最好詮釋。
趁早活頁內芯·心智游樂園系列
<柳比歇夫> 內芯(A5) 上線啦!
向時間管理大師學時間管理
用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法
用好自己的每一分鐘
· <柳比歇夫> 活頁內芯常規頁
文創 · 618活動 最后兩天!
5.26晚24點前
購買活頁系列還可參加
全店立減15%&實付滿88元贈愿望大卡
指路天貓【趁早旗艦店】
祝大家都能在時間中收獲想要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