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三億,我就上交!”1982年,一位農民在自家宅基地上挖出了一副象棋,共32枚棋子,經專家鑒定,這副象棋價值連城,建議他上交博物館,但農民堅決拒絕,不肯交出。
“你說要就給啊,憑什么啊,這是我找到的,準備傳給我兒子呢!”龔老漢不耐煩的看著絮絮叨叨的專家,沒好氣的說道。
“哎,你這人真是!”專家自認為是好心勸說,沒想到卻遭到一頓懟,當場破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龔老漢是江西人,干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活,每天操持著家里的田地,沒什么大夢想就想著種好田,蓋個新屋子。
經過多年的努力打拼,龔老漢存下來錢蓋新屋,為了省錢大部分事情他都一個人干,即便很辛苦但他每天都樂呵呵的,渾身充滿了干勁。
這天,他在打地基的時候,忽然感到土里面有些不對勁,似乎藏著什么東西,他用鐵锨將東西挖了出來,就看見個破破爛爛的木盒子。
他好奇的彎下身將盒子給撿起來,邊上有個銹跡斑斑的小鎖,輕輕一擰就掉了下去,他將盒子打開,映入眼簾的是黑黢黢的木炭。
“咳咳咳”沒有防備的龔老漢被飄灑出來的木炭嗆的咳嗽個不停,而他呼出的空氣撲在盒子中,將更多的木炭濺了起來,他趕緊屏住呼吸,將木盒放在地上,等灰塵平復下來才去看里面到底裝的什么東西。
龔老漢拿起來個圓圓的東西,似乎是存放在地下太久,上面布滿了銹綠色的痕跡,他將東西全都拿出來,擺在桌子上好好觀察,驚訝道:“這居然是象棋!”
木盒里面共有三十二枚象棋,在木盒的最底部還有個銅錢,頂上寫著四個大字,他仔細的翻了翻又找出來張紙,不知道是不是紙太脆弱了,拿起來抖了抖就碎了。
不知道此物珍貴的龔老漢并沒有放在心上,而是一心研究起那些象棋,不是常見的石頭和木頭雕刻的,破有分量,看樣子似乎是銅制的,過去哪有多少人能用銅來打造象棋,更別說還將它們埋在地下,只有古代非富即貴的人才能擁有它們。
他從地里面挖出來寶貝,成了村子里的大新聞,周圍人都特意跑來找他,眼巴巴的讓他將東西拿出來給大家見識見識。
一向在村子里低調的龔老漢出門背都挺直了,看到有人過來詢問他象棋的事情,就神秘兮兮的擺擺手不回答,他讓家人將象棋給好好收起來,以后當做傳家寶。
當時正值文物普查期間,他挖到寶貝的事情很快就傳到縣里面,縣文化館派工作人員過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個回事。
經過專業人員檢驗后,發現這副象棋是北宋年間的產物,當年宋朝的皇帝特別愛下象棋,還特意在朝中設了個陪他下象棋的職位,只為讓自己想要下棋的時候就有高手來對決。
皇上用的象棋必然不是俗物,這顯然是某位陪他下棋的人將象棋帶回了家,傳承了下來,沒想到千百年后居然被人意外挖出。
得知象棋的來歷后,工作人員就想勸龔老漢將它交上去,這種文物放在文物館里面顯然更加適合,普通人無法好好的保存下來,日久天長,象棋就會損壞。
“你們煩不煩人,這是我挖出來的,你們一張口就要交上去,不交不交,我留著給我孩子當傳家寶呢。”龔老漢被他們喋喋不休的態度弄得煩的不得了。
看著他們還想勸自己,龔老漢伸出來三個手指,正色說道:“三個億,拿出來我就給,拿不出來就算了。”
看著他獅子大開口,工作人員苦笑連連,這寶貝要說值錢確實值錢,但三個億怎么可能,他們再次鎩羽而歸。
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村里干部和工作人員的多番勸說下,他意識到象棋留著確實沒啥用,終于愿意將它們捐獻上去,之后有關部門給了他榮譽證書和獎勵。
參考來源:
農民挖地基挖出銅象棋,或為陪宋徽宗下棋官員所有 收藏界雜志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