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榴蓮價格顯著下降,引發消費者關注。以下是當前市場情況與核心原因分析:
一、價格趨勢與現狀
批發價觸底
浙江金華等地的進口榴蓮批發價已降至約18元/斤,較三四月份下降明顯。全國榴蓮批發均價連續12天下降,截至5月15日降至53.34元/公斤,較月初降幅達23.4%。
零售端差異明顯
超市及水果店金枕榴蓮普遍售價20-30元/斤,促銷活動低至19.9元/斤。但部分內陸城市價格仍較高,如湖南、四川等地零售價約25-30元/斤,廣州、昆明等口岸城市因進口量大,部分品種最低可至18元/斤。
品種與品質分層
普通金枕榴蓮降價明顯,而貓山王等高端品種價格仍堅挺(約80元/斤)。部分消費者反饋低價榴蓮存在“果肉不糯”“甜度不足”等品質波動問題。
二、降價核心原因
東南亞產區集中上市
泰國、越南等主產區迎來豐產年,泰國東部新種植園增加30%產量,越南年產量達85萬噸,疊加馬來西亞榴蓮加速入華,形成“三國混戰”的市場格局。
物流效率提升
中老鐵路開通后,泰國榴蓮通過冷鏈運輸僅需26小時即可抵達國內,物流成本降低18%,損耗減少。廣州南沙口岸單日通關量超1500噸,加速市場供應。
政策與消費結構變化
中國-東盟自貿協定降低關稅,海關開通“綠色通道”縮短進口周期。同時,消費者轉向荔枝、藍莓等應季水果,榴蓮需求相對飽和。
三、未來走勢與風險
短期仍有降價空間
5月下旬至6月為東南亞榴蓮上市高峰,預計零售價或繼續下降10%-20%,部分市場可能跌破15元/斤。
長期波動隱憂
泰國干旱可能影響下半年產量,疊加國產榴蓮(海南產)6月后陸續上市,市場價格體系或將重塑。但短期內國產榴蓮因產量有限(僅50噸),對整體市場沖擊較小。
消費警示
專家提醒每日食用量不宜超過1-2瓣(約100克),避免高糖高脂引發消化不良或代謝問題。選購時優先選擇果形飽滿、刺疏能捏動的成熟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