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北京市公園科普游園會在陶然亭公園盛大開幕,頤和園、天壇、北海等30余家單位紛紛亮出“看家本領”,集中展示動植物保護、智慧園林等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為市民游客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普盛宴。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本次科普游園會將持續至端午小長假。
走進陶然亭公園,從公園東門至陶然牌樓主路沿線,一個個獨具匠心的花園格外引人注目。這些花園巧妙地將園林藝術與春夏花卉相結合,展現了綠色科技的強大力量。在眾多展區中,“頤和畫境”別具一格。其立意源自今年香港花卉展斬獲最佳展品大獎及最具特色大獎的“頤和春暖畫中游”,以立體山水畫卷的形式微縮展示了頤和園春夏園林的盛景,讓人仿佛置身于如詩如畫的頤和園中。
正值北京月季文化節,天壇公園的特色展區同樣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工作人員將特色花卉月季——一株月季樹精心裝扮成花束造型,寓意著滿載天壇的美好祝愿,傳遞出獨特的文化韻味。
國家植物園(北園)的科普小花園里,展示了一系列近年來獲得自主知識產權的植物新品種和優良品種,用這些植物營造出微縮的園林景致,讓人近距離感受植物的奇妙世界。
除了花卉展示,各個公園還通過互動體驗的方式,讓游客深入了解園林生態和歷史文化。在頤和園的展區,游客可以通過昆蟲旅館模型與“昆蟲找家”游戲,解鎖蟲蟲的隱秘生活;天壇公園則邀請游客跟隨非遺傳承中和韶樂,親手制作十二律名識字卡,觸摸千年禮樂的脈搏;借助數字化模擬技術,游客還能“瞬移”至北海公園焚毀重生的闡福寺大佛殿;玉淵潭公園的機器人“航航”攜手數字人“小櫻”現場互動,與游客交流櫻花識別特點和文化,增添了不少科技趣味。
為了讓更多公眾能夠參與到這場科普盛宴中來,本次游園會還開通了線上直播。在科普公園視頻號、暢游公園微博等平臺,公眾可以同步觀看主會場的活動內容,足不出戶就能在“云”端盡享奇妙科普之旅。
據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科技處處長宋利培介紹,科普游園會是中心的品牌科普活動之一,今年是規模最大、參與單位最多的一屆。頤和園、天壇、北海、香山、中山、龍潭西湖、圓明園等公園,中國園林博物館、北京市園林學校以及多家北京市綠化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等30余家單位參與。
活動啟動后,各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還將開啟專家講堂及端午自然探秘、文化研學、手工制作等50余場分會場活動,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走進社會公眾。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編輯/李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