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砸135億自研芯片,到底是套殼還是真本事?
小米被罵上熱搜的背后,藏著中國手機廠商最狠的一步棋。
大家好我是火箭叔。
全球手機利潤,蘋果狂卷80%,小米卻只有0.3%!
出貨量前三的巨頭,為何淪為打工人? 今天,我帶你在質疑聲中,看懂小米造芯。
蘋果的利潤是小米的266倍,但出貨量其實只有小米的1.3倍。
憑什么?憑它把最核心的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芯片!
所以不拼銷量拼什么?
造芯!這可能會改寫中國手機行業的規則!
這就是小米造芯的根本動機。
長期以來,高通、聯發科牢牢掌控著主流手機芯片的“話筒”,設計、定價、出貨節奏全在他們手里。小米這次把自研芯片團隊叫做“玄戒”,直指“玄而又玄、戒而不戒”的絕對控制——只要連 3nm 這樣最尖端的工藝都能玩轉,就能在性能和能耗上分分鐘給別人下“通告”。
但是,新聞一出就引發爭議:用臺積電代工、ARM公版架構,你這算自研?
大家需要搞懂一點,自研芯片有三條路線:第一條是所謂的“全棧自研”,即EDA、芯片設計和晶圓代工全都自主可控。放眼全球,能玩全棧自研的屈指可數,Intel基本做到、華為勉強算是,其他的沒了。第二條路線是自行設計芯片,此類企業就很多了,比如AMD和英偉達,它們設計的產品大多交給臺積電代工。第三條就是定制,比如很多車企,為了算力需求定制的車規芯片。芯片確實是他們自己的,但設計是別的公司完成的。而小米的玄戒O1,采用的是跟AMD和英偉達一樣的第二條路,你能說它不是自研!要我說,是起點很高,無論驚艷還是翻車,都值得鼓勵。
在顯微鏡下看:5nm 到 3nm,晶體管密度提升接近 1.6 倍,開啟同樣體積下動力更猛、續航更強的“隱藏技能”。小米選擇臺積電 N3E 代工,相當于找來世界第一陣容把刀鋒磨得更尖,自己則專注當設計師——扔掉了給別人交“專利費”的包袱,也讓別人不好再隨意喊“缺芯荒”。
這就帶出了小米的另一個算盤——供應鏈安全。萬一某天一覺醒來,美國的制裁名單上又增加了幾行,那生產線就得跪下等貨。自研芯片最大的好處,不僅是把這筆大頭費用留自家兜里花,同時還給供應鏈加了一道保險——即便風浪再起,你還是能穩著出貨。
而當小米汽車用上自研芯片時,這場硬仗才會露出全貌:手機、汽車、智能家居的數據流,正在芯片層面完成閉環。蘋果靠M系列芯片打通生態,小米則用“玄戒O1”實現更激進的野心——你手機上看一半的視頻,上車后中控自動續播;當監測到你快要到家,芯片直接調用汽車導航的剩余里程數據來預啟動家中的空調。硬件、軟件、算法和服務都自己掌握一套,就能讓“跨設備”體驗更順滑,也更黏人心,從而打造出一個“可怕的”生態霸權——從充電器到路由器、從傳感器到屏幕產業鏈,所有配件都能用自家芯片定制協議,形成外人攻不破的護城河。
所以這135億真正的價值,在于撕開了一個口子——當小米用3nm芯片撬開高通嘴里的折扣時,所有中國手機廠商都收到了信號:沒有自己的芯片,永遠只是產業鏈上的打工人。
現在,你支持小米硬剛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