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那么一句話,能讓你在低谷期挺身而起,脆弱時變得強大。甚至,在健身時堅持。
想不想知道?
這句話就是:
如果你感到自己變得脆弱,那是因為你馬上要變強了。
這還真就是我在健身時體會到的。
在這過去的 3700 多天的健身中,最讓我受益的,其實并不是練出了多漂亮的肌肉線條,學會了多少器械動作,而是一次次理解了這句話。
一個人在開始變強之前,他會先變弱。
每次深蹲做到最后幾個時,我都會覺得自己弱爆了。大腿抖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大腦會瘋狂發出“停下”的信號,但如果這時候我再咬咬牙,就會發現,自己還是能繼續做 2 個。
拉伸時,痛得呲牙咧嘴,不行了不行了,但每一次,教練說,再往前一點點,你試一下,伸展地更多了。
就像是我們日常工作,改第8版方案時,看了一眼全是標紅刪除線的文檔,眼睛干澀得閉上感覺就睜不開了。
你覺得不行了,我真改不了了。
但當你洗個澡,洗把臉,重新坐下來從頭改到尾呢。
你心里驚嘆,我竟然能做到。
很痛,很累,很暴躁,覺得自己不行了的瞬間,每個人都有。
這不是你性格孱弱,不夠堅韌。
這是大腦給我們的善意的欺騙,它是人類大腦經過360萬年進化形成的本能反應,會本能地追求即時滿足,避難趨易,急于求成。會讓你以為自己做不到,產生心理性的退縮。
我們要能判斷出,這個時候的弱,其實不代表你真的弱。
我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新聞說, NBA 球員在賽后往往會做一次“冰浴療法”,就是坐進一個漂浮著冰塊的水桶里,通過低溫來收縮血管、減少炎癥反應,達到緩解肌肉疲勞和酸痛的效果。
99%的人剛坐進去就呲牙咧嘴地彈起來,他們喊,誰受得了啊。
但只有一個人例外,就是勒布朗·詹姆斯,他是4屆NBA總冠軍、4次常規賽MVP及FMVP、是歷史上首位“40000分+10000籃板+10000助攻”全能王者,21次全明星全首發、3枚奧運金牌加冕,在各種比賽中屢次締造傳奇。
只有他,詹姆斯·勒布朗,捧著書,整整泡滿了 20 分鐘。
他在季后賽的一次采訪中提到過一句話,“在你克服壓力時刻之前,你完全不知道你能做到。
人類的身體和頭腦欺騙了你,然后你做到了,你在此基礎上再次做到了,反復做到。”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感覺自己很弱小,肌肉會暫時失去力量。
但在這之后,你會獲得更長久的強韌。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所謂“苦其心志”,就是在對抗大腦的逃生本能,再面對一回;
所謂“動心忍性”,就是要在假極限出現時按住顫抖的手,再嘗試一次。
我們都是凡人之身,都是一邊喊著不行了,一邊又行了一次。
不管是年底籌備跨年演講,還是年初兩天的線下課,我常常要連續改稿到頭暈目眩,覺得自己下一秒就要崩潰。
但我會想辦法鼓勵自己,把稿子再改一遍,站到鏡子面前把課件再練習一遍。
然后,站上臺的那一刻,所有疲憊都會化為流暢的表達。
所以朋友們,不妨從今天開始:
做一組俯臥撐,直到顫抖也要再多撐一個, 不多,就一個;
寫方案時,比自己預設的截止時間提前半小時交稿,不多,就半小時;
想放棄時,就在心里默念:“這是假極限,我還能再試一次,就一次。”
“痛楚難以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
力竭不是自虐,而是與身體的一場坦誠對話。
村上春樹說:“肉體是每個人的神殿。”
但我想補充一句:這座神殿的圍墻,比我們想象的都更高。
點分享,讓美好的能量流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