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 盧春陽
每一次逛展,新技術新場景都是被關注的重點。
但這一次的感受真有些不同:我實實在在感覺到,未來生活已離我們這么近。
5月25日,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15號館,四川英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展臺上,停著一輛大卡車。
工作人員茍林告訴我,這是一臺“移動充電寶”。不過,它的充電對象不是手機,而是新能源汽車。
這臺卡車能容納600多度電,粗略換算,能給10輛新能源小轎車充滿電。
離現在并不遠的從前,新能源汽車開始普及時,大家的一個重要質疑就是——萬一路上沒電了怎么辦?油車好歹能送點汽油過來補上,電車那不是只能“趴窩”?
這臺已經量產的“充電寶”,直接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如此,它還能解決春節高速路上充電樁不夠的痛點,還能為整個電網的“削峰填谷”起到一定支撐,為風力、光伏電的進一步使用帶來助推作用。
它甚至還能給未來的出行方式提供幫助。
在四川館正中央,陳列著一輛垂直電動起降飛行器模型。這架在自貢生產的飛行器能載6個人,據稱最遠飛行距離達到400公里。
展會現場
工作人員龔燕瓊告訴我,今后去機場,乘坐這類交通工具,可能十多分鐘就能到達目的地。“放心大膽睡懶覺,完全不用擔心堵車。”
不僅如此,100平方米的起降場地需求,讓它可以飛往城市里的許多地方。目前,乘坐這樣飛行器的成本已經做到5分鐘20公里,單座成本60元。
按照前不久發布的《四川省低空經濟工作報告》,2026年四川相關產業規模將突破500億元。這么一算,“打飛的”在不遠的將來,可能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見場景。
西博會上,即將改變我們生活的不僅有“硬”的,還有“軟”的。
要是今后真的“飛的”滿天飛了,我們應該如何管理?
5號館里,迪洛斯人工智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在這里展示他們的新產品——一套專門針對低空飛行的調度平臺系統。它涵蓋飛行路徑預測、空域感知、任務調度、風險識別、跨區域并網運行等多種能力。
公司董事長湯浩有著不小的“野心”:“我們希望率先在四川試點落地,未來將其打造成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低空運輸體系的AI數據系統底座。所以專門來參加西博會,希望能在這里找到更多機會。”
展場里,四川館的正對面是浙江館。
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展臺上,是前段時間網絡大火的Rokid AR眼鏡。雖然還未正式上市,但網絡銷售預約已經火熱。我就是眾多預約者之一。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提前觸摸到內心想買,卻還未正式上市的產品。
眼鏡外觀跟尋常眼鏡一樣,小巧輕便。但戴上之后,綠色的界面就彈了出來:我可以用它當提詞器、 當導航儀、當翻譯器、當照相機……都可以想象,未來大街上,許多像我這樣不近視的人,也會因為它便捷的功能,而戴上這樣一副眼鏡。
逛完西博會,和同事、同行聊了聊天,他們都在展會里找到了各種各樣不同的興奮點——有人覺得融入人工智能技術的手術機器人很酷、有人覺得可回收20次的火箭引擎能大幅降低載人航天的成本、有人覺得加入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手表能成為自己今后的“私教”……
從他們聊天時興奮的表情可以看出,我們正處在一個令人興奮的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