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了快20年的李阿姨(化名)終于下定決心做手術了,沒想到感受了一把奇妙的高科技:瑞金醫院骨科曹鵬主任醫師團隊采用術中CT+VR導航技術,高效精準為她實施手術。術后第二天,李阿姨就歡歡喜喜出院了。
01
中藥、西藥、理療......
輪番上陣,疼痛還是如影相隨
李阿姨今年54歲了,右腿每邁一步都像被電擊般劇痛。這折磨已伴隨她近20年——從最初貼膏藥、喝中藥,到后來針灸、理療、止痛片輪番上陣,疼痛卻反反復復始終不見好。最近兩個月,腿部的疼痛徹底影響了走路,夜里更是疼得無法入眠。在朋友的推薦下,她慕名找到瑞金醫院骨科曹鵬主任醫師。
“L5-S1椎間盤橫徑達1.5厘米,就好像一塊巨石壓迫著雙側神經根,只有雙側減壓才能確保療效?!辈荠i醫生仔細翻看李女士的檢查報告,指著影像解釋。李阿姨的情況顯然要做手術,可到底做哪種手術才是最合適的呢?
傳統開放手術需要大范圍剝離肌肉、切除椎板,創傷大、恢復慢;而常規微創內鏡視野有限,難以徹底清除對側壓迫,且需要從對側二次入路,會造成加倍創傷。經過充分討論,曹鵬醫生團隊決定換個“戰術”,采用單側雙通道內鏡技術(UBE),僅通過兩個不足1厘米的切口,建立觀察和操作通道,最大限度保留脊柱結構,摘掉這個病灶。如何“一擊雙效”,單側入路解決患者雙側神經根受壓的難題?答案藏在CT重建+AR導航輔助技術中。
02
從“經驗主導”到“科技賦能”,
術后第1天下地走路
通常脊柱外科手術患者是趴著進行,常規在術前仰臥位做的CT,往往在術中會因為體位變化而存在誤差,需要醫生在實際操作中根據經驗估計病灶位置,并在術中反復透視確認。現在,在術中CT重建和VR導航新技術賦能下,手術全局觀更加清晰,并且可以根據每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手術路徑規劃。
醫生團隊進行手術方案制定
一切準備就緒,曹鵬醫生團隊為李阿姨實施手術。手術當天,她趴臥(俯臥位)于手術臺,團隊首先通過術中CT掃描獲取實時影像這一技術,以僅為常規三分之一的極低輻射劑量,精準掃描并重建影像數據,大大增加精準度。曹醫生戴上VR眼鏡,眼前瞬間浮現患者脊柱的“透明全息圖”:神經根用黃色標記,突出的椎間盤如紅色警示區,連器械的移動軌跡都實時同步顯示?!熬拖耖_車有了360度全景影像導航,每一步都看得清清楚楚。也不用頻繁‘轉頭看屏幕、低頭看器械’?!彼稳莸?。
在麻醉科、手術室密切配合下,借助CT重建+AR導航輔助技術,曹鵬醫生通過左側單一切口,利用“過頂技術”精準磨除部分椎板,松解粘連的神經根,再以毫米級精度摘除對側椎間盤,順利完成手術。手術全程無需反復X光透視,通過AR眼鏡全息影像,可以實時可視化觀測手術器械的精準位置,增強手術引導,達到手眼、術野視野的高度統一,提升了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手術效率和精準度。
術后第一天,李阿姨嘗試著下床,她小心翼翼挪動右腿——沒有刺痛,沒有麻木!“真的不疼了……”她激動地說,“瑞金醫院的醫生真是太厲害了!”兩天后,她順利出院,久違的笑容重回臉龐。
“這是上海市首次使用CT重建+AR導航輔助技術。這項“VR+醫學”的虛實結合,不是為了替代醫生,而是讓我們的雙手,在科技的‘眼睛’下,為患者創造更多可能?!辈荠i醫生講道,“新技術與UBE技術相遇,脊柱外科手術不再是‘蒙眼冒險’,而成為一場醫患攜手、科技護航的精準治療之旅。我們一直朝著更精準、更微創、更安全的目標努力,希望服務更多患者。”
門診信息
骨科
曹鵬 主任醫師
專家門診:周一上午、周五上午
鄭月煥 副主任醫師
(嘉定院區)專家門診: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陳哲 醫生
腰突癥專病門診:周五上午
林亞洲 醫生
椎間盤突出專病門診:周一下午、周五下午
歡迎轉發點贊
文、編丨祁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