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36 開的第 758 張病歷單
全單約 1331 字,讀完大概需要 3 分鐘
family who knows
前幾天熱搜上
高高掛著的四個字
簡直像恐怖電影的預告
——蟑螂咬人
直接把廣東地區的本 36
嚇到彈射起飛
有網友曬出被咬痕跡
幾個帶血的洞洞
評論區直接炸鍋
甚至有人緩緩道出「真相」:
蟑螂并不是在攻擊狀態下
進行的「咬人」大動作
而是「吃人」!
只不過人太大
一次吃不完……
(畫面感太強
本 36 又開始瑟瑟發抖了)
真相來了:
小強平時確實是個
雜食界干飯王
——從外賣殘渣到書本膠水
從衣服、茶葉渣到剩飯剩菜
甚至…痰?
總之就是啥都吃
但正常情況下
它們對兩腳獸
真的沒!興!趣!
但是呢
如果家里蟑螂泛濫成災
同時食物嚴重短缺
確實可能會吸引
餓昏了頭的蟑螂的注意力
它們…也真的可能會抱著你「啃」!
或者,因為蟑螂還是會
偏好淀粉和甜食
如果…你睡著時
嘴角留著薯片渣
手指沾著蛋糕屑
餓急眼的小強
也很有可能
把你當「人形零食架」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被咬的位置
總是在嘴邊或手臂
更可怕的地方來了
蟑螂對人的行動非常敏感
當人醉酒或重病
無法感知疼痛并無法動彈時
確實可能被蟑螂當成自助餐廳…
它們可能意識不到自己正在吃人
誤以為你是一塊美味的小蛋糕
好了,對蟑螂的恐懼
變得更更更深了
而說起不少人害怕的小強
有些北方的同學
可能不太理解南方同學
刻在 DNA 里的恐懼
這可能是因為
蟑螂并不符合我們印象中的
「北大南小」法則
南方的蟑螂實在是
太…大…了
而且,還會飛
德國生物學家卡爾·伯格曼
(Carl Bergmann)
在 1847 年提出了
「伯格曼法則」
(Bergmann’s rule)
剛開始是針對同屬內的生物制定的
簡單來說就是
溫暖地區的動物體型更小
寒冷地區的動物體型更大
——在北半球就體現為
「北高(大)南矮(小)」
這可能是因為
體型大的動物散熱慢
更容易保暖
而體型小的動物散熱快
但是!
「伯格曼法則」只是個大致的現象
總有例外
并且它針對的是
「恒溫動物」
而蟑螂屬于「變溫動物」
不僅如此,在我國
南方常見的是蜚蠊科的大蠊
北方一般是
姬蜚蠊科的德國小蠊
是兩個不同科哦
而且
對于人類來說
情況也復雜 hin 多
所謂「北高南矮」的身高差
也正在逐漸成為歷史
最新研究甚至發現
南方女生平均身高正在反超北方!
做過微基因檢測的朋友
打開你的「祖源成分」報告
可能還會發現
自己的祖源成分很豐富
并不只是單純的
「南方人」或「北方人」
同時,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遺傳、生活方式、飲食等等
不能單純用氣溫(緯度)來衡量
不過,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寶
想知道自己能長多高
還可以通過基因推算
身高的遺傳度在 60% 到 80% 之間
我們口水廠的「基因身高」項目
就被一些廠友夸過「巨準」
順便來康康你的報告叭!
當然咯
雖然我們一直在不斷更新這項功能
但還是有朋友會覺得「不準」?
這是因為
影響一個人的身高的因素太多了
除了基因關系 hin 大
也要考慮到營養攝入、睡眠
還有體育鍛煉的進程
想要長高的朋友
還可以適度補充所需營養
——比如在成長過程中
充足的維生素 D 水平可
以提高人體對鈣、磷的吸收
促進生長和骨骼鈣化
點開你的微基因報告
像「維生素 D 營養需求」較高的朋友
就可以針對性多曬曬太陽
適當吃一些魚油、肝臟、蛋黃等食物~
與其說微基因檢測報告是
「一份寫好的答卷」
倒不如說更像一份
你的「人體使用說明書」:
充分了解自己的「出廠設置」
更能夠方便我們后天干預
讓自己更健康強大~
今日封面
病理青年
蹲坑時候看的人體百科全書
給 36 加雞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