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友爆料稱,天河北爛尾20多年的樓盤粵墾綠苑開始拆除圍擋,似乎要準備入市了!
作為天河北爛尾多年的樓盤,粵墾綠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周邊居民和買家的神經。
隨著項目圍擋的拆除,這個這個塵封多年的爛尾項目,真的要涅槃重生了?
01
從地鐵3號線、6號線交匯站燕塘地鐵站出來,穿過天橋,沿著粵墾路路步行幾分鐘,就能看到2棟27層高的塔樓,它就是粵墾綠苑。
與對面2004年同期開發的金燕花苑形成鮮明對比,人家早已是綠樹成蔭、欣欣向榮的成熟社區,這里卻像被按下了暫停鍵。
兩棟早已建成的樓宇仍被圍蔽著,門口掛著“粵墾綠苑小區項目”的牌子。
里面有工人正在拆除腳手架,樓盤已經露出了大部分。
仰頭看過去,可以發現曾經銹跡斑斑的陽臺鐵欄桿已經被拆掉重新翻新,并加上了玻璃圍欄。
而曾被網友吐槽“丑得不行的”外墻也被刷成了淺灰色,還裝上了大面積的玻璃窗,整體顏值提升了不少。
除了兩棟住宅以外,項目配套的幼兒園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當中,已經建了幾層高。
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人透露:“最近在做外墻的清潔工作,具體什么時候能賣還不知道”
門口的保安,也對項目的入市情況三緘其口,稱還未接到通知,不清楚什么時候開賣。
旁邊水果攤的大叔感嘆:“當年我兒子讀小學時它就在這,現在孫子都快上幼兒園了。”
很多街坊表示,“每年都說要賣了,但都沒賣,最近確實有點動靜了!”
02
在寸土寸金的天河,粵墾綠苑不僅交通方便,生活配套完善、靠燕嶺公園,還能遠望珠江新城。
如此黃金地段,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
這就不得不從20多年前說起了!
1997年,粵墾綠苑開始動工建設,兩年后基本完成建設,2003年申領預售證。
它優越的地理位置、典型的港式設計、高層電梯房......在當時來說,是非常超前的存在。
然而由于開發商與施工方之間的工程款糾紛,該樓盤自2004年主體封頂后便陷入爛尾狀態,并于2015年被法院查封。
2019年5月,開發商支付約1.98億元工程款后,項目正式解封。
之后雙方又在執行標的金額上產生糾紛,展開了漫長的拉鋸戰,使得糾紛變得愈加復雜,致使粵墾綠苑解封后仍長期停滯。
雖然項目在2024年1月獲批5.24元/㎡/月的物業費標準,顯示接近交付階段。但截至目前,項目仍未取得新的預售證。
目前粵墾板塊二手房均價約3.9萬元/㎡,是天河北罕見的價值洼地。
并且,項目周邊二手房呈現明顯的“新舊分化”。
房齡20多年的金燕花苑,目前二手均價約3.2萬/㎡左右;而2013年建成的日出觀山苑,已達5萬/㎡。
附近的中介表示,最近這一年來板塊的二手房價回調得厲害,成交也不溫不火,主要還是集中在幾個成熟的樓盤。
如今板塊內新盤斷供多年,粵墾綠苑若能成功入市,或將填補供應空白,但其兩大硬傷仍是購房者心中的“疙瘩”。
一是戶型設計比較古早,落后于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新規產品;
尤其是對比一個地鐵站之隔的梅花園板塊在售的新盤,如越秀天河和樾府、西派天河序和越秀云悅等樓盤,粵墾綠苑的這批產品更顯“雞肋”。
二是產權問題未解決,即使補地價也需重新辦理初始登記,耗時可能更長。
03
不過,此次粵墾綠苑拆除腳手架、幼兒園復工,被視為國企推動盤活的積極信號。
據悉,廣東農墾已降低投資人門檻(凈資產超4000萬即可),并探索“補地價換70年產權”路徑,試圖通過優化戶型(網傳或調整為新中式風格,增設架空層)、配建幼兒園等提升吸引力。
但其核心競爭力仍在于地段——500米直達雙地鐵站、成熟生活圈,對剛需和地緣客有天然吸引力。
雖然市場對粵墾綠苑的最終開售充滿期待,畢竟一個地段優越、配套成熟的樓盤,若能成功復活推出市場,可以為市場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也可能對板塊房價產生一定影響。
然而,多年的停滯狀態及與施工方的糾紛,也讓該項目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如今,站在粵墾路上望去,爛尾20多年的粵墾綠苑立面已經煥然一新。這個承載著無數人期待與失望的項目,終于邁出了重生的第一步。
但在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期,它能否真正“復活”,仍需時間檢驗。
對于購房者而言,不妨多一份理性:黃金地段的背后,是產權、質量、開發商信譽的多重考驗。
畢竟,在樓市的博弈中,沒有什么比“穩穩的幸福”更珍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