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黃浦區檢察院在維護勞動者權益方面積極作為、成效顯著,持續打造“藍色支點站”工作品牌保護弱勢群體,今年已成功化解36件勞動糾紛,切實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近日,黃浦區檢察院在半淞園路街道“全鏈條檢察為民服務站”,成功助力化解三起銀發勞動者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案件,以檢察擔當為根治欠薪難題貢獻力量,守護銀發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案件背景:勞務糾紛與維權困境
2023年,三位60歲以上的務工人員在已達法定退休年齡的情況下,與某餐飲公司簽訂勞務合同,在該公司經營的餐飲店內從事洗碗保潔工作。然而,自去年起,餐飲公司因經營不善,開始拖欠他們數月的勞務費。到了年末,公司倒閉。盡管閉店當日店長向三位務工人員出具了《拖欠工資確認單》,但三位務工人員一直未能討回自己的血汗錢。
檢法協作:創新機制化解欠薪難題
三名務工人員向黃浦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了仲裁申請,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之規定,因三人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不具備仲裁主體資格,區仲裁委決定不予受理。黃浦區檢察院在與區仲裁委聯絡工作中了解這一情況,并獲悉三名務工人員欲通過民事訴訟進行維權。考慮到三位務工人員均為銀發勞動者,維權能力相對較弱,存在舉證難的問題,區檢察院通過新設立的“全鏈條檢察為民服務站”主動聯系到三位當事人,多次電話聯系、制作詢問筆錄,協助他們調查取證,夯實訴訟活動所需的關鍵證據材料。同時,檢察官線上查詢、實地了解原餐飲店經營狀況、確認案件管轄權。
經過調查核實,這起涉老年人民事支持起訴案,在區法院半淞園路街道巡回審判(調解)工作站開庭審理,區檢察院派員支持起訴。在庭審過程中,檢察官與法官向被告釋明本案的訴訟風險、利害關系、企業社會責任,讓被告將心比心感受到務工人員生活不易。經過多方努力,最終促成雙方當事人當庭達成調解協議。
多方聯動:從個案到源頭治理
案件的成功化解,不僅是區檢察院支持起訴工作的一次生動實踐,更是與法院等多部門協同合作的成果。今年4月,黃浦區檢察院與區法院建立健全支持起訴協作機制,進一步明確了民事支持起訴案件形式,這一舉措極大便利了訴訟推進,使檢法協作更為緊密,把對弱勢群體的權利保護落到實處。
銀發勞動者、農民工等群體的欠薪問題,一直是關乎民生底線與社會穩定的重要議題。黃浦區檢察院將持續深化與法院、人社部門、工會組織等協作配合,不僅在個案中為勞動者提供支持,還會聯合相關部門定期開展普法宣講活動,發布典型案例,從源頭上規范企業的用工行為,預防類似糾紛的發生。
“每一起勞務糾紛,雖然標的可能不大,但都緊密連著民心。”黃浦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院將繼續積極履職,不斷強化支持起訴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檢察為民的擔當,讓公平正義切實體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
原標題:《已超法定退休年齡無法進行勞動仲裁?黃浦檢察院這樣守護銀發勞動者合法權益》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郭劍烽 通訊員 胡佳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