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燃竹君,懇請“關注”,共談歷史風云
海華沙的名字,注定是印第安人中的一個傳說。
因為他靠自己的領袖魅力,竟然能將五個松散的部落,變成統一的易洛魁聯盟。
不過可惜的是,這個聯盟沒有形成統一的帝國,若是如此,或許易洛魁帝國,還有實力跟西方入侵的人,碰上一碰。
關于海華沙的部分故事,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經說過了,這里面我們來說說他的故事中,有幾個特別的點。
第一,海華沙的出生場景
那時候的印第安人,給人的印象:嗜殺!
海華沙出現的時間點,大致在公元1400年左右,所以在這種場景出現的海華沙,自然也是如此。
有人根據印第安人流傳關于他的傳說,拼湊出他的個人出身背景,他很有可能是一個被莫霍克人抓到的奧農達加奴隸。
史書上記載的故事,他后來離開了莫霍克人的領地,獨自生存。
從正常邏輯來說,如果他是一個奴隸,離開奴隸自己的部落,恐怕只有一個方式:逃走!
后期海華沙的經歷也證實了這一切,為了生存,他躲進了山林之中,搶劫或者殺死路過的行人,甚至為了生存,他還把殺死的人,當作了口糧。
所以,早期的海華沙就是一個為了自己生存,不折不扣的野人或者惡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惡龍。
那么,他是怎么變成和平使者的呢?我們往下看!
第二,海華沙的頓悟
首先說明,任何人的頓悟,絕對是面對巨大壓力之下的改變。
海華沙的頓悟,史書上寫的非常輕描淡寫,遇到了一個休倫族的先知德卡納維達,然后被人埋汰了一頓,從此大徹大悟。
這里說一句,卡羅爾.帕金和克里斯托弗.米勒編著的《美國史》中,有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形容詞,“羞辱了海華沙的不成樣子和不名譽行為。”
說到這里,所謂的羞辱肯定不是,坐在那里大吼一聲,“你你你,你小子看看自己的樣子,像個人樣嗎?”
要知道,此時的海華沙連人都敢吃,能靜下心來聽別人說三道四嗎?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這位休倫族的先知德卡納維達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
面對兇神惡煞的海華沙,直接打到對方服氣,等對方服氣之后,再用一些大道理教誨,然后才會變成他的布道者(有點濟公教訓化云龍的那味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換而言之,這位德卡納維達絕不是空談大道理的人,反而是有勇有謀的智者。
所以,在海華沙皈依他之后,便在他的遙控指揮下,逐漸說服易洛魁的幾個部落,這才有了易洛魁的聯盟。
第三,海華沙收服易洛魁5大部落
這五大部落分別是:
“莫霍克(Mohawk)
奧奈達(Oneida)
奧農達加(Onondaga)
卡尤加(Cayuga)
塞內卡(Seneca)”
至于他收服這五個部落,方式很特別。
一開始跑到這個幾個部落,坐而論道的時候,的確有了部分信眾,但問題是,反對他的人,也很多。
這樣一個人出現,讓部落的酋長如何看,“你把各個部落都統一起來,難道老子以后還要聽你的?”
因為海華沙本來是奧農達加人,所以回去之后,他第一時間到的部落是自己的本族部落。
但隨著他的一些言論出現,很快引起了酋長的忌憚,派人對他發動了偷襲。
要說他有主角光環呢?
這一次偷襲,他不僅沒死,反而逃到了森林中,好好琢磨了自己的斗爭技巧。
所以說,有些人的成長,是需要流血流汗的,海華沙也不例外。
在與敵人的斗爭中,一點點成長,最終把五大部族收服的服服帖帖,然后用貝殼編制了5條綬帶,分給五大部族,以示5大部族是兄弟,永世修好,共同對待外敵。
以上便是海華沙統一易洛魁部落的故事,聽上去,很是傳奇,但是,海華沙搞定了5大部落,但另外有個部落,他無論如何搞不定。
大家往下看,我們說說這個部落!
第四,海華沙的敵人:休倫族
有一件事,被大家忽略的是,海華沙的師傅德卡納維達,就是休倫族的人。
所以,問題來了,他既然是休倫族的人,為什么跑到跟休倫族對立的易洛魁部落布道。
那么,只有一種可能,德卡納維達的思想和理念,為休倫族所不容。
其實,從休倫族和易洛魁人之間的關系,也能看出端倪,二者的仇殺,直接延續到法國人、英國人入侵北美大陸,也沒解決。
如果德卡納維達在休倫族,是一個非常德高望重的先知,以他的智慧,再加上海華沙的手中的力量,按理來說,應該是和彌合易洛魁人和休倫族之間的裂痕。
德卡納維達和海華沙不僅沒有做到,反而迫使休倫族也找周邊部族,組成了一個聯盟共同對抗易洛魁人。
從這個可以看出,德卡納維達很有可能是休倫族權力斗爭的出局者。
他的存在,不僅不可能使休倫族和易洛魁聯盟和平起來,反而會加重雙方之間的沖突。
所以,海華沙窮極自己一生,也未能和休倫族修好。
寫到最后
其實,因為休倫族和易洛魁人之間的麻煩,間接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這怎么說呢?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的道理,想必大家應該都懂。
易洛魁人和休倫族人不斷地戰爭,一直在消耗易洛魁人的實力,間接導致易洛魁人無法完成整個部落的統合。
按理來說,戰爭應該可以激發一個部族的凝聚力,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帝國。
易洛魁人之所以沒有,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海華沙塑造部落聯盟留下的弊端。
他以和平的名義,將五大部族統合,最終形成五個部族平等地位。
所謂平等,就是不分上下,互不干涉和戰爭,沒有最高權力制約幾個部族。
這種部族聯盟制,如果沒有統一的核心,只會越來越離心離德。
海華沙在的時候,或許大家可以同氣連枝,海華沙故去之后,這群人還會有以前的凝聚力嗎?
恐怕不行!
而且,自海華沙之后,恐怕也沒有人能達到他的人格魅力,讓五大部族心悅誠服。
因為五大部族無法完整易洛魁帝國的構建,最終只能是部落聯盟,最終面對英國人和法國人等外來入侵者,他們便很難有一戰之力。
而且,又因為休倫人在側,易洛魁人的很多決策,都只能選擇和休倫族人的對立面。
當休倫族支持法國人的時候,易洛魁人只能支持英國人。
后來,英國人打敗了法國人,英國人在美洲大陸,幾乎再也沒有掣肘,那么英國人曾經的盟友-易洛魁人,不正是圈養已久的“肥羊”嗎?
易洛魁人幾乎滅亡,從某一刻起,或許早已注定。
碼字時間3小時10分鐘,讀到這里的人,愿不愿意,“關注”支持一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