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蓁蓁,一個80后寶媽~
家有12歲兒子,在科學養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六一兒童節,你敢不敢把手機給孩子一天?
一周前我在家長群里發起了這個挑戰,可惜敢接招的媽媽,少之又少……
大家的顧慮是:怕孩子一碰手機就失控!
怕屏幕藍光傷了眼睛!
怕網絡世界藏著看不見的危險……
但在這個5G時代,我們真的能防住孩子接觸手機嗎?
一、手機不是元兇,自控力才是
想起一位年級組長說過:80年代家長禁止孩子玩俄羅斯方塊,90年代不讓孩子去網吧,如今又想禁止孩子玩手機!
其實,讓孩子沉迷的東西千千萬,孩子的自控力不行,早晚得掉坑!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樣需要鍛煉。
如果你平時不注意鍛煉孩子的自控力,反而埋怨他離不開手機,這是不是有點不講理了?
我家Coco現在自己拿著自己的手機,很少沉迷,我是這樣鍛煉他的自控力的:
1??暫停訓練
家長舉綠牌孩子暢玩手機,當家長舉起紅牌,孩子要立刻放下手機。
每天練習3次,每次間隔延長30秒(如3分鐘→5分鐘→8分鐘)。
2??拓展功能
帶孩子用手機查周末露營攻略,用AI生成錯題本,讓他知道手機不光能玩游戲。
3??替代滿足
安排豐富的業余生活,有時間就去露營、去博物館、去劃皮劃艇。
孩子的時間被實際生活中的有趣項目占滿,當然很難想起手機!
每個周末我家Coco都會選擇實際項目,而不是在家刷手機,他說“那樣”感覺跟沒休息一樣。
二、手機脫敏三步走
孩子稀罕手機,是因為它太新奇了,需要進行脫敏,才能擺脫依賴。
第一步:共玩共創(1-2周)
當孩子第一次擁有一部手機,記得讓他先品嘗到完全擁有手機的快樂!
可以帶他一起拍攝家庭vlog,教孩子用剪輯軟件加字幕;
一起玩APP尋寶游戲:限定10分鐘找出3個他感興趣的應用;
周末可以跟孩子一起打游戲,說好了:輸了不許哭!
建議這個階段每天屏幕時間不超過1小時,可以分3次使用完。
第二步:契約管理(3-4周)
體會到手機的快感之后,就要跟孩子一起商討,簽一份趣味手機合約。
?完成作業后,可以解鎖20分鐘娛樂時間;
?吃飯、睡覺時手機住進充電城堡,不可帶進臥室;
?爸媽掌握手機密碼,下載新APP需口述三條使用理由
可以根據自家情況調整合約條款,記得一定要得到孩子的認可,才可以簽字生效噢。
這部分需要3-4周,是因為合約需要不斷調整,以確保既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又不影響學習。
所以預留了修改和試錯的空間。
第三步:自主掌控(持續進行)
經過上一步,孩子已經獲得了一份適合他的手機合約,下一步只要持續進行自我管理就好。
記得約定獎懲機制:
使用手機超時1分鐘,要多做1個科學實驗或朗讀1篇美文;
堅持履行合約,每次可以獲得10代幣,周末積分兌換大獎;
堅持履行合約一周,可以額外兌換手機游戲時間。
這個六一兒童節,你就可以帶孩子進入共玩共創時間,把手機給他一天,又何妨?
三、網絡安全必修課
無論孩子是否沉迷手機,網絡安全都是一定要教會孩子的。
教孩子設置高強度密碼
家長假裝陌生人,模擬網上索要家庭地址,讓孩子識別并拒絕
家長匿名給孩子發中獎短信,請孩子判斷并爭取應對
告訴孩子:不要和網友玩“猜猜我是誰”游戲,不要曬位置信息
啟用手機兒童模式,限制陌生消息和支付功能
定期和孩子復盤上網情況,討論哪些內容讓人開心或不安,強化風險意識。
蓁蓁碎碎念
手機、網絡不是洪水猛獸,孩子未來還會遇到其他更具有誘惑性的東西!
自控力,才是孩子防沉迷的關鍵!
你家孩子的自控力如何?
你又是怎樣帶他過兒童節的呢?
記得關注+點贊+分享,讓更多家長看到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