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郭詡 東山攜妓圖軸 紙本水墨 123.8×49.9 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郭詡 乞巧圖
郭詡(1456-1532),字仁弘,號清狂道人,江西人。弘治中以善畫被征入京師,授錦衣衛(wèi)官,固辭不就。寧王宸濠反,使人持百禮至武昌召聘,避而不見。他的人物畫,內(nèi)容多為歷史人物故事,采用白描手法,運筆如行云流水,不著顏色而光彩照人,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史載“天下競傳其畫,購之百金”。
伏羲造人圖-明 郭詡 人物圖冊之一 上海博物館藏
神農(nóng)-明 郭詡 人物圖冊之二 上海博物館藏
明 郭詡 人物圖冊之三 上海博物館藏
求仙圖-明 郭詡 人物圖冊之四 上海博物館藏
明 郭詡 人物圖冊之五 上海博物館藏
明 郭詡 人物圖冊之六 上海博物館藏
葛仙吐火圖-明 郭詡 人物圖冊之七 上海博物館藏
牛背橫笛圖-明 郭詡 人物圖冊之八 上海博物館藏
拜石圖-明 郭詡 人物圖冊之九 上海博物館藏
塞北圖-明 郭詡 人物圖冊之十 上海博物館藏
明 郭詡 人物圖冊之十一 上海博物館藏
郭詡是明代獨具個性的畫家,其佛畫作品別具一格,在明代畫壇獨樹一幟。
郭詡的佛畫突破傳統(tǒng)程式化藩籬,以率真靈動的筆觸賦予佛像鮮活生命力。在構圖上,他大膽創(chuàng)新,常打破對稱、規(guī)整的布局,以獨特視角展現(xiàn)佛國境界,使畫面充滿動態(tài)與韻律感。其線條簡潔流暢,既有吳帶當風的飄逸灑脫,又融入自身對筆墨的獨特理解,或遒勁有力,或輕盈婉轉,勾勒出佛像的神韻與衣紋的質(zhì)感。在用色方面,他不追求濃墨重彩的華麗,而是以淡雅的色調(diào)營造出靜謐、空靈的意境,傳遞出佛理的深邃與禪意的悠遠。
郭詡的佛畫并非單純描繪宗教形象,更是借佛畫抒懷,將自己對人生、對世界的感悟融入其中,讓觀者在欣賞畫作時,不僅能感受到宗教的莊嚴神圣,還能獲得心靈的啟迪與慰藉 ,體現(xiàn)了明代文人畫家在宗教題材創(chuàng)作上的新探索與新高度。
郭詡 訪道圖
郭詡 虎溪三笑
郭詡 齋居運甓
郭詡 秤書圖 絹本設色 122.9×71.1cm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琵琶行圖》
虢國夫人夜游圖
明 郭詡 人物仕女卷 上海博物館藏
跨 | 界
關|注|美|好 · 分|享|價|值
人 文|美 學|圖 像|藝 術|文 本
專 注 東 方 人 文 跨 界 實 踐
空 間|策 展|評 論
聯(lián)系管理員|YOUGUANART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