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起源于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最大的茶葉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茶日”。以2025年杭州國際茶博會為標志,全國各地都舉辦了一系列茶主題活動。《中國茶全書·廣西卷》編纂委員會籌委會乘此東風在南寧市舉行編纂進度座談會。
廣西市場經濟研究會會長李彥明,副會長陳湘桂、溫六零、文桂生;廣西市場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董蘇煌、凌小梅;廣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梁 裕;廣西博物館原館長吳偉峰;廣西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梁志海參加座談。李彥明會長主持會議。
李彥明首先介紹了《中國茶全書·廣西卷》編纂委員會籌委會半年多時間里開展的各項活動及取得的成果。他總結了取得成效的經驗就是“兩個不用等”,一是不用等所有條件都具備了才開始工作;二是不用等編纂委員會舉行成立大會就緊張有序開展調研、物色組建編纂強有力團隊。他提出了“兩個支撐”,就是在還沒有正式成立編纂委員會之前,《中國茶全書·廣西卷》項目進展,要依靠廣西市場經濟研究會和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兩個單位的組織、支撐和協調。
座談會上,董蘇煌匯報了《中國茶全書·廣西卷》編纂委員會人員構成和條件。與會人員對照條件,對第一批67名編纂委員會候選人員逐一審查,確定了上報《中國茶全書》總編纂委員會審批的編委名單。
座談會上,陳湘桂、吳偉峰分別介紹了兩份編纂提綱,與會人員對《中國茶全書·廣西卷》進行廣泛討論。與會者認為,《中國茶全書·廣西卷》兩份編寫提綱都是根據廣西實際和參考已經出版的其他省卷的得失提出的,可以互相補充、完善。同時廣西茶全書的編寫不要被提綱章節束縛,盡最大努力廣泛收集整理已有的資料,茶書的編寫要有市場意識更好地服務和滿足廣大的茶企的需求。
大家一致認為,廣西是中國茶的發源地之一,茶樹資源有本土和外來之分,作為少數民族地區,又是全國重要的產茶省區,《中國茶全書·廣西卷》要吸收和借鑒已經出版《中國茶全書》的其他省卷的經驗,同時避免存在的不足,突出廣西“一黑一白一早春”茶產業特色,突出油茶作為民族地區特色,突出廣西茶文化在中國與東盟交流合作中的特色。讓讀者一書在手知識全有,讓茶企業一書在手品牌全有,讓廣西茶香溢滿世界。
座談會上,李彥明會長提議成立《中國茶全書·廣西卷》5個工作小組,進一步加快推進編纂進程。一是總協調小組,負責廣西茶全書的領導工作;二是綜合小組,負責編纂日常事務,起到辦公室的綜合協調作用;三是專門的編纂業務小組,負責指導各章節的編寫;四是對外聯絡小組,負責與上級領導、各產茶市縣、各地茶協會、學會的溝通和聯系;五是編輯小組,負責廣西茶全書編寫人員的業務培訓、稿件審查和編輯加工。與會人員一致同意并認領了各個小組的任務。
本次座談會,既是工作小結會,也是推進會,還是任務分解會。相信《中國茶全書·廣西卷》的編纂工作,將乘中國茶事東風,有序推進相關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