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刷微博的時候看到這個震驚的事情,令人難以置信!竟然有初中生一個月不拉屎!
河北省兒童醫院便秘??圃\室里,醫生劉偉棟的病例本上記錄著觸目驚心的數據:超過一個月不排便的中學生患者,已接診10例。這些少年大多臉色蠟黃、腹部脹如鼓包,卻因“沒時間”而將生理需求壓抑成身體災難。
放眼全國,上海崇明區的調查顯示中學生功能性便秘患病率高達13.95%——每走進一間教室,就有近七名學生在默默忍受排便困難的折磨。當“一個月不拉屎”從醫學奇聞變為教育現場的真實悲劇,我們不得不問:是誰在剝奪孩子排便的權利?
糞便困局:被壓抑便意的殘酷代價
人體腸道不是無底洞,糞便滯留引發的是系統性災難。那些未能排出的廢物在腸道內持續硬化,隨著水分被吸收,**體積縮小而硬度增加**,最終形成惡性循環:排便越困難,痛苦越劇烈,身體越抗拒。短期內,痔瘡與肛裂成為最常見的傷口——干硬糞便劃破脆弱黏膜,每一次嘗試排便都伴隨著撕裂與鮮血。更兇險的是腸梗阻風險,當糞便在腸道筑起“路障”,可能引發劇烈腹痛、嘔吐,甚至需要手術搶救生命。
長期影響則深入生理與心理雙重層面:
毒素反噬:糞便中的有害物質被腸道重新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引發痤瘡爆發、皮膚暗沉與頑固性口臭,正值青春期的學生因此承受額外的外貌焦慮。
情緒塌方:腸道本是人體最大的血清素工廠(占比90%),便秘直接破壞神經遞質平衡。臨床已觀察到,長期便秘的中學生更易陷入抑郁與焦慮,而心理壓力又反過來加重腸道“罷工”。
學習能力瓦解:腹脹與疼痛持續消耗注意力,便秘學生的記憶力與邏輯思維能力顯著下滑——諷刺的是,犧牲如廁時間換來的“專注”,最終反噬了學習效率。
馬桶上的戰場:誰偷走了孩子的排便自由
當我們在追問“孩子為什么憋便”,答案直指教育系統的結構性壓迫:
時間牢籠已成校園標配。在河北某中學,學生從睜眼到閉眼的時間被切割成以分鐘為單位的碎片。課間名義有10分鐘,卻被“8+2”模式(提前2分鐘進教室)壓縮至8分鐘;若遇老師拖堂,實際自由僅剩4-5分鐘——只夠沖向廁所解決小便,大便是奢侈的幻想。午餐時間同樣被壓縮到半小時,學生狂奔至食堂,排隊已耗盡大半時間。一位廣州母親坦言:“孩子寧可少喝水,也不愿在課間冒險排隊等坑位”。晚自習成為“上廁所禁令”重災區,起身如廁會被巡視教師登記扣分,登上“違紀通報單”,班級量化分隨之蒸發。
廁所環境淪為身心雙重刑場。按國家標準,每15名女生應設一個蹲位,但現實常因設備損壞或管理變形而無法達標。更荒誕的是隱私剝奪:為預防霸凌,部分學校拆除廁所隔間門,讓青少年在眾目睽睽下如坐針氈。一位營養師實地考察后嘆息:“男廁毫無遮擋,青春期男孩寧可憋著也不愿暴露隱私”。
高壓教育制造焦慮-便秘閉環。在月考動態分班的重點高中,成績下滑意味“降級”至普通班。這種制度性壓力催生行為異化:學生為省時間用蛋白粉代餐,減少進食以壓制便意;腸道在焦慮中痙攣,形成血清素分泌減少→情緒低落→便秘加重→焦慮升級的死亡螺旋。當一位醫生問診時,學生低聲坦白:“我不敢請假上廁所,怕被說自私”。
解救腸道:教育需要一場“廁所革命”
終結這場無聲的酷刑,需從制度到文化進行三重重構:
學校必須歸還“被偷走的時間”
嚴格執行完整課間,禁止教師拖堂或提前上課,保障10分鐘自由支配權;
廢除“如廁扣分”等侮辱性校規,允許學生在課堂或自習中舉手離座——正如一位教師疾呼:“上廁所不該需要任何人的許可!”;
- 啟動廁所改造計劃,按標準增設坑位,修復隔間門,讓隱私權回歸孩子身體。
家庭需成為健康守護防線
-提供高纖維飲食(蔬菜、雜糧),替換食堂重油辣菜品;備好水壺提醒飲水,對抗刻意少喝的脫水策略;
建立“排便黃金時間”習慣:晨起或餐后固定如廁,即使無便意也培養生理節律;
警惕網紅通便藥,尤其禁用刺激性瀉藥(如日本小粉丸),避免腸道黑變病風險。
學生要奪回身體自主權
破除“便秘羞恥”,主動向校醫、家長傾訴困境;
利用午休、放學后相對寬松時段專注排便;
發展跑步、音樂等減壓技能,切斷焦慮-便秘鏈條。
教育的本質是養育完整的人
白巖松曾痛斥“課間圈養”現象:“請問連課間十分鐘都難出教室的孩子,能怎樣支撐一個民族的健康?” 當一所山西高中將“夜晚上廁所”定義為“自私行為”并施以千份檢討書的懲罰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教育倫理的崩壞,更是對生命尊嚴的系統性踐踏。
深層病灶源于教育的異化。正如最高法副院長陶凱元指出:“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的極端理念背后,是成年人將內卷焦慮向下一代的傳導。當學校變成“分數血汗工廠”,廁所成為效率的敵人,被壓抑的豈止是便意?青春期的探索沖動、同伴交往的歡愉、自主安排生活的尊嚴——全在精密到分鐘的時間表中被抹殺。
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制造“憋得住”的考試機器,而是培育身心完整的靈魂。允許孩子自由排便的校園,才可能生長出有創造力、有生命力的下一代。當我們為一個月不排便的孩子流淚時,更該以行動回答:讓廁所回歸廁所,讓孩子成為孩子。
一位便秘中學生在日記里寫道:
“肚子脹得像塞了石頭,
可班主任說晚自習抬頭就要扣分。
我數著墻上的鐘,等9點50分的奔跑——
從教室到宿舍的200米,
是我一天中最接近自由的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