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模型成為AI時代的基礎設施,Agents將走向哪里?
昨天,我們在剛剛結束的AI Day上給出一個參考答案。紅杉中國第三屆AI Day以“AI Agents:From Copilot to Colleague”為主題,為200多位成員企業(yè)CEO和技術高管組織了一場腦力交鋒和技術激蕩的峰會。
在Agentic AI臨近“從工具到伙伴”的轉折點時,AI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發(fā)展迎來巨大的結構性機遇。在大會上,致力于徹底改變具身AI和物理AI的Genesis,以及要為用戶提供“全能執(zhí)行”的Manus分享了他們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全球化的討論給中國AI創(chuàng)業(yè)者未來發(fā)展模式帶來全新思考;此外,我們把AGI的發(fā)展主線橫切開來,帶來具有縱深感的“溫故知新”,更是探討了如何在AI的“下半場”,用“更好的問題”去判斷基礎模型和Agent的能力。
紅杉中國合伙人周逵在開場致辭中,從AI技術進化、AI產品特征、AI公司特征、AI商業(yè)模式以及未來智能公司的競爭態(tài)勢和結果等多個維度,分享了他對AI當下發(fā)展與未來走向的思考和見解。他表示,AI是人類技術進步的新里程碑, “具身”的含義好似給現(xiàn)實生活的各類存在都能帶上“大腦”的機會。他說:“無論是‘硬’的機器人還是軟的‘Agent’,共同特點都是在獲得信息同時有進一步交付的能力。企業(yè)選擇Leval 2還是Leval 4的智能目標,導致的智能能力和商業(yè)結果大不相同。”他尤其期待看到“世界模型”的重要進展,期待下一個AI智能的Aha Moment出現(xiàn)。
Genesis創(chuàng)始人及CEO周銜和紅杉中國合伙人公元進行了連線對話。周銜表示,具身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大概率不會出現(xiàn)陡然的轉折點。人們或許會目睹機器人逐步滲透進一些To B的應用場景,在這一階段,它暫時無需與人類開展復雜的交互。隨著技術的經年打磨與漸次升級,其能力將得到穩(wěn)步提升,逐步邁向家庭領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得力助手。若持樂觀態(tài)度,機器人技術有望在約3年左右實現(xiàn)關鍵性突破,迎來真正意義上的商業(yè)化轉折。
紅杉中國合伙人鄭慶生在演講中表示,目前,全球貿易中約四分之三仍由貨物貿易主導,服務貿易尤其是高端腦力勞動的全球流動,仍面臨語言、流程、規(guī)則等多重障礙。然而,隨著AI Agent的興起,這一格局正悄然改變。Agent能夠直接承載知識、技能與決策能力,繞開傳統(tǒng)結構化流程,將智力勞動以“結果”的形式跨越邊界、高效傳遞。這意味著,未來的貿易不僅是貨物在流動,更是思維和創(chuàng)意在流動。我們正站在“智力全球化”的起點。因此,創(chuàng)業(yè)者應該“忘記出海,生而全球”。
Manus Al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及CPO張濤在新加坡通過視頻連線向大家介紹了Manus的核心理念和誕生故事。他表示,人類的大腦是有局限的,所以人們才會有分工,但對于AI而言則沒有這些局限。但是,語言模型相對于人類而言,處理context(上下文、語境)的能力存在很大不足。所以,Manus的核心設計思想就是打造一個“Single Agent”,把重點放在“context”上面,不會過多干涉語言模型的思維過程,專注于“more context,less control”。
更多現(xiàn)場照片花絮: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期待下一篇報道。
壹
貳
叁
肆
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