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馬斯克尚未在任何公開場合明確表示正式取消Model 2。
但據路透社6月3日的報道稱,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否認平價電動車“Model 2”項目被取消的說法,正引發特斯拉內部高層的不滿與市場對其戰略方向的質疑。路透社最新調查顯示,盡管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公開稱“路透社在撒謊”,但內部高管卻表示,Model 2項目早已被叫停,公司戰略已悄然從“顛覆性電動汽車”轉向“人工智能驅動的機器人出租車”。
這場關于戰略調整的分歧,正在撕裂特斯拉內部,也加劇了外界對其未來走勢的擔憂。
從“顛覆”到“簡化”:
馬斯克的AI賭注
馬斯克曾誓言打造一款售價2.5萬美元、面向大眾市場的電動車,為特斯拉帶來下一個銷量爆發點。但這款外界普遍稱為“Model 2”的車型,最終成為馬斯克興趣轉移的犧牲品。
路透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初,馬斯克在未與董事會充分溝通的情況下,親自拍板終止了Model 2項目。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宏大的設想——通過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與人形機器人Mr. Roboto,將特斯拉重塑為一家AI科技公司。
在馬斯克的愿景中,Robotaxi將徹底改變出行模式,推動特斯拉超越傳統制造業,進入高利潤的服務型平臺經濟。他曾公開表示,“真正決定特斯拉是市值數萬億的科技巨頭,還是一文不值的車企的,是FSD(完全自動駕駛)。”
2024年,特斯拉將AI投資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超100億美元投入英偉達芯片、Dojo超級計算機及感知硬件。然而,這一戰略轉型,隨即引發內部震蕩。
高層分裂:決策黑箱
與“Model 2”的真相
“他不想再造車了,”一位前高管透露。馬斯克認為,開發一款平價車型太“無聊”,不再符合他對“下一件大事”的渴望。
據知情人士披露,Model 2項目被終止的決定是在特斯拉帕洛阿爾托總部的一場閉門會議中拍板的。多位高管——包括全球業務拓展副總裁羅漢·帕特爾、電力系統副總裁德魯·巴格里諾、車型項目負責人丹尼爾·何——在會上力勸保留Model 2,認為其對沖Robotaxi風險、維持市場份額至關重要。“我們很多模型的計算結果都顯示,FSD和Robotaxi的回報周期相當漫長,”帕特爾對馬斯克說,“另外考慮到監管因素,我們在美國以外地區推出這兩項服務的難度也很大。”但馬斯克斷言,“模型根本不懂Robotaxi”,最終拍板叫停該項目。
會后六周內,這三位高管先后離職。
更加令團隊困惑的是,馬斯克在叫停項目數周后,在X平臺發文否認“Model 2被取消”的媒體報道。“路透社在撒謊。”他的這條發言短暫止住了特斯拉當日6%的股價跌幅,盡管最終收盤仍下跌3.6%。
有高管感到被“拋在信息鏈之外”,專程向馬斯克求證是否改變了主意,得到的卻是冷淡回應:“項目仍終止。”
“我們該怎么跟供應商和投資者解釋?”另一位高管問道。但馬斯克沒有回應。
部分高管擔心,馬斯克對媒體做出的否認,可能誤導投資者預期,甚至引發SEC調查。在2018年,馬斯克曾因社交媒體發言誤導投資者,被SEC罰款4000萬美元并簽署合規協議。但據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對該協議“極度反感”,并表示不會發布需要律師審查的內容。
市場反噬:
銷量下滑與競爭加劇
馬斯克的AI賭注尚未見效,現實中的特斯拉卻正經歷銷量與市占率的雙重滑坡。
2024年,特斯拉全球銷量同比下降,創下10年來首次年度下滑。今年第一季度,銷量同比再降13%,歐洲、澳大利亞等主要市場暴跌四到七成。在德國,1月銷量暴跌近六成,2月更進一步暴跌七成以上。
亞洲市場也未能幸免。2025年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國的批發銷量同比下滑21.8%。雖然零售數據勉強持平,但與比亞迪18.8%的增幅形成鮮明對比。中國已成為特斯拉全球最大市場之一,其零售銷量占全球近四成。馬斯克無奈之下推出“平價Model Y(參數丨圖片)青春版”,試圖以配置簡化的方式填補Model 2的市場空缺。
然而,這樣的“縮水”策略并未挽救頹勢。投資者日益質疑特斯拉產品線的創新力和差異化。知名特斯拉投資者、Future Fund合伙人加里·布萊克更是在出售股份后直言:所謂“平價新車”不過是“低配Model Y”,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全新產品。
而特斯拉曾寄望的Robotaxi戰略,目前尚未清晰落地。8月8日的發布會已推遲至10月,發布的Cybercab外觀夸張、功能有限,未能打動市場。
馬斯克的AI戰略無疑充滿野心,但當現實銷量和管理信任正在流失,外界不禁要問:這條“從造車走向AI”的道路,真的適合特斯拉嗎?
《上海汽車報》記者認為,馬斯克的問題在于,他或許已經對電動車失去興趣。而馬斯克自己也多次暗示,真正讓他興奮的是人類未來、人工智能與火星殖民。對于曾一手開啟“電動汽車時代”的特斯拉而言,這種“興趣轉移”將帶領企業走向何方?曾經承諾要“讓人人都買得起”的Model 2,如今終結于一句“毫無意義”。這場由一個人主導的戰略轉軌,正在考驗特斯拉這家全球電動車巨頭的韌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