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發布 30 周年。這份由 189 個國家共同簽署的綱領性文件,至今仍是全球性別平等事業的行動指南。當我們審視當下世界,從國際盛會到商業實踐,從節日倡導到政策推進,不同領域都在以切實行動回應著這份承諾。
這個五月,我們見證了一系列性別平等的持續行動:從母親節的禮贊,到全球性別平等主題節日的新一輪探討;從大阪世博會特別設立的女性主題展館,到"卡地亞女性創業家獎"表彰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有杰出成就的女性領袖;而即將在中國舉辦的全球婦女峰會,更將匯聚各國推進性別平等的具體實踐......這些行動如同拼圖,在共同構建著性別平等的當代圖景的同時,也促使我們停下來思考,性別平等到底意味著什么?
本期導讀
SDGs 亮紅燈:性別平等下的可持續突圍戰
- 為何性別平等關乎人類未來?
實現 SDG5,不同領域的她們在行動
RECRUIT
- 打破科研領域的性別壁壘
- 重塑城市空間的性別包容性
- 促進性別平等的法律行業行動
- 技術賦權弱勢女性群體
- 氣候行動中的性別正義
全文共 1500 字,6 個視頻,預計閱讀時間 13 分鐘。
性別平等是“全球進步的引擎”——當女性平等參與決策時,社會政策更公正、經濟更繁榮、和平更持久。因此,性別平等(SDG5)不僅是獨立目標,更是實現其他 16 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加速器。
在全球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中,性別平等(SDG5)的進展正面臨嚴峻挑戰。摩根大通 2025 年發布的《全球性別平等狀況報告》顯示,盡管全球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持續上升,但性別平權速度已陷入停滯——若按當前進展推算,實現完全性別平等需要 134 年。
這一困境體現在多個層面:教育領域,全球仍有 1.3 億女童失學;經濟領域,美國性別薪酬差距擴大至 17.3%,全球財富 500 強企業女性 CEO 僅占 8.8%;政治領域,女性國家元首比例不足 7%。這些數據表明,看似進步的表象下,結構性不平等仍在制約人類發展潛力的釋放。
中國在推動性別平等方面取得顯著突破,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實踐樣本。2023年數據顯示,全國女性就業人員占比提升至 43.3%,高等教育在校女生達 49.9%,女研究生比例更突破 50.6%。科技領域尤為突出,4000 萬女性科技工作者占行業總人數 45%,她們在航天工程、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屢創突破。數字經濟為女性賦權開辟新路徑,49.8% 的電商創業者是女性,農村女性通過直播帶貨實現收入增長超 35%。(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制造業管理層女性占比不足 29%,全職媽媽重返職場成功率低于 40%,顯示傳統性別角色觀念仍在產生影響。
為何性別平等關乎人類未來?
“性別平等是加速實現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催化劑”,性別平等與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深度交織。消除貧困(SDG1)方面,掌握數字技能的農村女性使家庭年收入平均增加 4000元;優質教育(SDG4)領域,女性受教育時間每增加 1 年,國家人均 GDP 增長 0.3%;氣候行動(SDG13)中,女性主導的環保項目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功率高出 21%。這些關聯揭示:性別平等不是孤立議題,而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點。
值得注意的是,實現性別平等同樣惠及全人類。瑞典實施“父親專屬育兒假”后,男性心理健康指數提升 23%;日本企業雇傭更多 50 歲以上女性員工,生產效率反增12%;日常生活中,無數領域的創新中也都蘊含著不同性別視角的智慧碰撞。
“她”能量,擁有無限可能!在實現 SDG5 的道路上,無數優秀女性在各自的領域不斷努力,閃閃發光。為此,我們特別邀請到多位行業背景的“她們”,分享可持續實踐與洞見:
打破科研領域的性別壁壘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長聘副教授、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青年專家韓宇星:“如果人工智能有性別,我相信它是女性。在深度學習算法中,AI經常能夠發現人類難以察覺的關聯,仿佛有著一個女性獨特的細膩視角。”
重塑城市空間的性別包容性
中國建筑國際集團科技研發主任、哈佛大學建筑科技博士、博士后陳欣竺:“當社會需要持續強調性別平等時,恰恰印證了結構性失衡的存在——真正的平等應體現為女性自然融入技術決策層。我們應該改變傳統幫扶邏輯,不止步于企業創造增設更多女性專屬的崗位,而是要著力于打通女性參與核心技術研發的通道,鼓勵她們參與到更加前沿的科技決策過程中去,以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促進性別平等的法律行業行動
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哈佛華南校友會副會長、哈佛女性校友網絡深圳負責人、旭柔計劃執委及社投盟會員鄭丹妮:“女性在對內對外的溝通過程中一般更加溫婉,往往能夠‘以柔克剛’與此同時,她們也更加關注事情本身的社會影響力,希望從中獲得社會價值感,女性領導的團隊也通常會因此而更具凝聚力。”
技術賦權弱勢女性群體
碳基脈沖外骨骼及 ROBOTERRA INC. 創始人張堯:“在AI大發展的背景下,女性曾承擔的家庭主要照料者的傳統角色使得她們的優勢反而對需求更具深刻洞察。這是時代中獨屬于女性的機會,因此她們也會成為最懂市場的‘產品經理’,會從‘AI金手指’的賦能中獲益。”
氣候行動中的性別正義
藍點起源 CLIMIND 創始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領袖王翰元:“女性領導者的獨特優勢體現在韌性,專注和包容共生,更多女企業家的成功本身也是一種社會進步。”
實現 SDGs,需要我們攜手并肩,共同行動起來!在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社投盟也在長期開展與性別平等相關的可持續活動與倡導。(左右滑動并點擊圖片查看更多詳情)
誠邀更多 SDGs 踐行者加入這場可持續推動之旅,讓我們以行動共筑包容性未來,讓每個聲音都被平等聽見,讓每份潛能都獲得綻放機遇。
*本文數據和資訊均來源于聯合國網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