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演變的大背景下,地處歐亞大陸十字路口的格魯吉亞,其就業市場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近年來,格魯吉亞在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政策推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就業趨勢呈現出鮮明的特點,既面臨著諸多挑戰,也蘊含著無限機遇。
一、總體就業態勢向好
近年來,格魯吉亞的就業數據展現出積極的一面。2025 年 2 月 24 日,格魯吉亞總理伊拉克利?科巴希澤宣布,該國就業總人口達到 1,412,500 人,創下獨立以來的最高紀錄 。2024 年失業率降至 13.9%,同比下降 2.5%,失業人口減少 34,700 人至 227,000 人;就業人口達 140 萬,同比增加 67,900 人,就業率攀升至 47.1%,同比上升 2.6% 。這一系列數據表明,格魯吉亞的就業市場在逐步改善,經濟發展對就業的拉動作用逐漸顯現。
二、產業結構調整帶動就業變化
(一)傳統產業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格魯吉亞傳統經濟以農業與輕工業為主 。農業領域,葡萄酒種植與加工、堅果出口等產業占據重要地位,長期以來吸納了大量勞動力。盡管農業附加值相對較低,但在提供基礎就業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一些新技術、新管理模式逐漸應用于農業生產,如精準農業技術的引入,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農業從業者提升自身技能,同時也催生了一些與農業科技服務相關的新就業崗位。
輕工業方面,紡織加工業是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球消費市場對紡織產品需求的變化,格魯吉亞的紡織企業也在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以提高市場競爭力。這一過程中,對熟練技術工人以及具備創新設計能力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
(二)新興產業成為就業增長新引擎
- 旅游業蓬勃發展創造大量崗位
旅游業是格魯吉亞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2023 年旅游收入約占 GDP 的十個百分點 。隨著格魯吉亞在國際旅游市場上知名度的提升,國際游客數量不斷增加。旅行社、酒店、交通、餐飲等旅游相關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例如,在熱門旅游城市第比利斯和巴統,酒店業的擴張使得對酒店管理、前臺接待、客房服務等崗位的需求持續增長。導游行業也因游客數量的增多,對具備多語言能力、熟悉當地歷史文化的專業導游求賢若渴。此外,旅游紀念品制造與銷售行業也吸納了不少勞動力,從傳統手工藝品制作到現代旅游商品的設計與生產,產業鏈不斷完善,就業崗位更加豐富多樣。
- 數字經濟崛起帶來新機遇
近年來,格魯吉亞積極推進數字經濟建設,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創新 。這一舉措不僅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也為就業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信息技術和通信行業發展迅猛,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增。軟件開發、網絡安全、數據分析等技術類崗位成為熱門。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統計,該行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眾多年輕人投身其中。同時,電商行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2024 年,格魯吉亞自雇行業中電商創業者增幅達 37% ,電商平臺的運營、網絡營銷、物流配送等環節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改變了傳統的商業就業模式,為創業者和從業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政策推動就業增長與優化
(一)吸引外資促進就業
格魯吉亞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投資環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資,如簡化投資審批程序、降低稅收負擔等 。大量外國投資涌入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和旅游業等領域,不僅促進了經濟增長,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從工程設計、施工到后期維護,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不同專業技能的勞動力,帶動了建筑、工程技術等相關行業的就業。能源開發領域,對地質勘探、能源技術等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加,同時也拉動了上下游產業的就業,如能源設備制造、運輸等行業。
(二)扶持中小企業與創業帶動就業
政府實施中小企業稅收減免政策,降低了中小企業的運營成本,激發了中小企業的活力。中小企業在吸納勞動力方面具有靈活性和廣泛性的特點,涉及零售、餐飲、服務等多個領域,能夠創造大量不同層次的就業崗位。同時,政府鼓勵創業,為創業者提供培訓、資金支持等服務。在創業熱潮的推動下,新興的初創企業不斷涌現,這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招聘各類人才,從技術研發到市場營銷,從財務管理到行政支持,為就業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在第比利斯的創業園區,眾多科技初創企業聚集,吸引了大量年輕的技術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形成了良好的創業就業生態。
(三)職業培訓與就業促進
為了滿足市場對不同技能人才的需求,格魯吉亞政府升級職業培訓體系,針對市場需求開設了各類職業培訓課程,涵蓋 IT、物流、旅游服務等多個行業 。通過提供專業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的就業競爭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例如,在 IT 行業職業培訓中,培養了大量軟件開發、網絡技術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滿足了當地 IT 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同時也吸引了一些國際 IT 企業在格魯吉亞設立分支機構或開展業務合作,進一步促進了就業。
四、勞動力市場的挑戰與應對
(一)技能匹配問題
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和新興產業的發展,對高技能勞動力的需求持續增長。然而,格魯吉亞的教育體系由于歷史和經濟原因,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師資力量薄弱、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 。這導致勞動力市場上存在技能不匹配的現象,一方面企業難以找到符合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部分勞動者因技能不足難以適應新的就業崗位需求。為應對這一挑戰,政府、企業和教育機構需加強合作。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基礎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企業與學校開展合作辦學,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教育機構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
(二)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將對格魯吉亞的勞動力供給造成壓力 。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勞動年齡人口相對減少,可能導致勞動力短缺。同時,人口老齡化也會帶來對健康護理和養老服務等行業需求的增加。為緩解勞動力供給壓力,一方面需要提高勞動生產率,通過技術創新和自動化設備的應用,減少對勞動力數量的依賴;另一方面,積極發展健康護理和養老服務等相關產業,創造更多適合不同年齡段勞動力的就業崗位,同時吸引更多女性和老年人參與到勞動力市場中來,提高勞動力參與率。此外,還可以通過合理的移民政策,吸引國外高素質勞動力來格魯吉亞工作,補充勞動力市場的不足。
(三)就業質量與穩定性問題
盡管格魯吉亞的就業數量在增加,但部分行業和崗位存在就業質量不高、穩定性差的問題。一些中小企業由于規模較小、資金有限,可能無法提供較高的薪酬待遇和完善的社會保障。在一些季節性行業,如旅游業的淡季,部分從業人員面臨失業風險。為提高就業質量和穩定性,政府應加強勞動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督促企業提高薪酬待遇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同時,鼓勵企業進行產業升級和多元化發展,減少對單一市場或季節的依賴,穩定就業崗位。此外,勞動者自身也需要不斷提升技能和綜合素質,增強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以獲取更好的就業質量和穩定性。
格魯吉亞的就業趨勢在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推動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呈現出總體向好但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局面。通過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加強政策引導、提升勞動力素質以及積極應對各種挑戰,格魯吉亞有望進一步提升就業質量和數量,實現經濟與就業的良性互動發展,為國家的繁榮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