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IX
Waltz
類型:便攜播放器
售價:¥5998
“Waltz真的算是我見過最別具一格的隨身播放器之一,在搭配范圍從中高端擴展到萬元旗艦,再到超旗艦耳塞的過程,它都像一個始終洋溢著笑容的熱情小子,與大家勾肩搭背,毫不露怯,把自身的感染力傳遞給每個和他交流的伙伴,最重要的是,它的‘超便攜’形態對于出街、通勤等移動使用場景有著非常高的兼容性,真正做到了‘好用’和‘隨行’。”
燒友們聊起隨身播放器,大家的印象總是離不開“傻、大、粗”,就連索尼久負盛名的黑磚、金磚,單從戲稱的“磚”字就看得出來燒友們對它是又愛又恨,如果問哪個品牌的隨身播放器的設計形態最為先鋒,可能提到最多的還得是Astell&Kern,可即便是Astell&Kern,它中高端播放器的體積厚度其實也不盡如人意,難以突破“無法進入口袋”的藩籬。難得的是,在2025年,行業里終于有了一款設計形態突破的作品。
“這不是手機嗎?”是我這幾個月聽到最多的對Waltz的評價,其實我最開始關注它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身材纖細高挑,外觀精致高級。我出街帶播放器大部分時候都會選擇Waltz,但有一說一,對于像我這樣日常使用主流4.4接口耳機的玩家,它標配的3.5 Pro-4.4轉接線在美觀和便利性上的確有所欠缺,好在前段時間ONIX推出了Waltz的專屬轉接頭,自收到轉接頭至今,我出門時基本上右口袋放手機,左口袋便是裝Waltz。
新轉接頭的客觀體驗我覺得無可挑剔:金屬材質,輕若無物,以及和播放器本體風格圓融一體的黑金設計。聲音方面倒是值得一提,原轉接線我用了很久,所以當換上新轉接頭的時候很快就察覺到聲音有少許差別。ONIX官方之前有宣傳過,標配轉接線是有調音作用的,目標是更加突出Waltz溫暖、飽滿的整體走向,這段時間它給我的實際感受也確實如此,不過從個人審美角度出發,我還是更希望系統整體能夠展現更多的細節,讓聲音保留些許線條。新轉接頭帶來的變化就剛好體現在這里,相比原來的轉接線,新轉接頭的聲音結像是更加清晰、易于分辨的,聲音風格整體更加通透硬朗,當我把專注力放到樂器演奏聲音的細微之處時,如果說用轉接線需要投入80%的注意力才不會忽略這些美感,那么換上轉接頭后只花30%就可以清楚感知。
其實Waltz上市至今已有半年,網上無論是大眾燒友的評價還是資深玩家的深度評測都已經把這款器材的聲音表現和可玩性都挖掘得十分透徹,所以我這次并不打算和往常一樣正兒八經地再去和大家全面分析它的一點一滴,我覺得這幾個月它帶給我樂趣更多體現在耳塞搭配上,聊聊各種搭配或許也能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說回機器本身,比起市面上動輒追求聲音高大全的中高端播放器,Waltz最吸引我的地方其實是聲音上十足的“人味兒”。夸張點兒說,初聽幾十秒就能被它聲音熱情、討耳的一面所感染,它走的并不是類似Overture的那種比較“素質流”的路線,在萬元內,單純推力和硬素質好過它的播放器不在少數,可是它聽感呈現出的溫潤、飽滿的一面卻是這個定位下獨樹一幟的存在。相應的,Waltz個性活絡卻又包容性十足的聲音讓它成為旗艦/參考級耳塞的隨身良伴,這幾個月的時間,我嘗試過的搭配至少有十幾二十種,借著這個機會我選出了7款我個人比較喜歡的耳塞搭配一次性和大家分享一下。
Waltz + DITA MECHA——和鳴
為什么先聊MECHA,因為我覺得它的調音風格和Waltz有異曲同工之處,不同于自家兄弟ES中正且略顯克制的調音,MECHA也是一款熱情洋溢、聲音飽滿的耳塞,恰好與Waltz的風格契合。
在萬元左右的隨身搭配中,Waltz與MECHA的組合對流行人聲音樂類型的演繹基本可以說無出其右。或許每個人對人聲聽感的追求不太相同,但我覺得總是離不開辨識度這一點,突出歌手聲音辨識度一方面要有聲音的素質基礎,通過細節的把控顯現出不同嗓音特征的差別,另一方面對于音色的修飾要保持在合理范圍內,這樣蔡琴才不會變成蔡明,梁靜茹也不會成為郭靜。
以前我沒少用入門級設備聽流行歌,它們中不乏有溫暖、有感染力的流行人聲調音,但有限的素質除了會造成細節缺失以外,它們往往會為了提升人聲感染力而給中頻增加較明顯的染色,模糊了歌手嗓音的特點。Waltz和MECHA則在這一點上充分體現了什么是流行人聲調音的標桿,這套組合聽得出來對于音色的修飾完全是在“有的放矢”,它強調中頻音色的潤澤感,呈現出的人聲既扎實又柔和,無論是男聲女聲都能夠在保留充足辨識度的同時將感染力提升一個臺階。更重要的是,這套搭配的素質功底完全在線,Waltz基本可以發揮出MECHA九成以上實力,聲音結構完整,密度飽滿,且兩者都不遺余力,不存在大馬拉小車或者小馬拉大車的情況,它們重現高錄音品質的流行人聲曲目完全可以把聲音細節展現完整,流媒體就更不在話下。
Waltz + 森海塞爾IE 900——調和
身為動圈黨一員,我想沒人會不喜歡IE 900,它磅礴大氣的聲場,寬松細膩的聽感既有著森海塞爾標志性的“廳堂感”或者說“箱子味兒”,也滿足了大家對于旗艦動圈耳塞的期待。如果說我用Waltz搭配MECHA意在強強聯手,那么搭IE 900就更多考慮了聲音的互補。
IE 900在圈內被很多燒友定義為器樂塞,原因之一它并不是一款中頻特別飽滿的耳塞,聲音結像會偏瘦,演繹人聲會比器樂缺少一些感染力。Waltz剛好在這方面為IE 900提供了很大加持,Waltz的中頻飽滿度非常高,它的結像略大而且扎實,Waltz驅動下的IE 900中頻明顯變得充實了很多,拿弦樂曲目舉個例子,如果說用結像纖細的前端去推動IE 900,會讓人感覺大提琴手沒吃飽飯,那么Waltz下IE 900演繹同樣的段落我看到了一個酒足飯飽的大提琴手,弦樂的結像會更像一個真實的樂器踏踏實實在演奏,一舉一動都通過聲音傳遞到了我的耳朵里。
除此之外,其實我覺得大多耳塞被簡單劃分為器樂和人聲兩種類型并不是特別合理,Waltz的搭配改善IE 900中頻表現之后,這套搭配用來聆聽流行曲目同樣也能收獲很不錯的效果,IE 900的聲音空間表現出色,Waltz中頻結像飽滿,兩者結合聲音的確變得更加雜食了,這也再度印證了搭配得當的重要性,我覺得如果手上單持IE 900一條耳塞的玩家不妨再多嘗試一些前端。
Waltz + 山靈Majestic——流淌
萬元價位耳塞有很多,如果硬要挑幾個我非常喜歡的型號,山靈這款Majestic絕對算得上其中之一。Majestic聲音素質屬于同價位第一梯隊,空間感的呈現非常規整、有形,信息量也非常足夠充沛,風格上它是鮮活且具有一定線條感的聽感,此外兩個調音開關也使它玩法更豐富。
先不談調音開關,Waltz和Majestic的搭配我認為聲音框架的搭建和風格的交融是順暢流利的,Majestic其實是一個比較吃驅動力的耳塞,Waltz盡管在同價位并不以推力聞名,但它驅動Majestic仍舊把空間塑造得開闊且通透,聲音元素在橫縱方向上的排布規整有序,哪怕是演繹場面較大的交響樂類型曲目,這套搭配也能夠把場面感穩穩拿捏住。
風格上這套搭配也是互補的,Waltz是氛圍感十分濃郁,且中頻溫潤柔和的風格,這一定程度上中和了Majestic的部分線條,提高了耐聽度,針對耳塞的調音玩法,我更推薦打開低頻開關、關閉靜電開關,小幅度提升低頻的氛圍,進而使這套搭配整體的聽感變得更具感染力,帶來出色的流行曲目演繹效果。
Waltz + 達音科 川——綻放
萬元級另一款我喜歡的耳塞就是達音科的旗艦川,同樣是非常強悍的素質功底,同樣是空間開闊+信息量充沛,川的呈現方式和Majestic略有不同,如果說Majestic描繪出的聲音畫面鮮活、靈動,總能有一些聲音元素吸引我的注意力,那么川刻畫出了一幅平和、安寧的畫面,每個聲音元素安穩地待在原位,需要尋找它的時候它自會出現。
Waltz的加入在川這片寧靜湖水中掀起了陣波瀾,Waltz聲音中的熱情為川增添了非常多的感染力。川本身是風格比較均衡、器樂人聲表現都可圈可點的一款耳塞。Waltz驅動川這款耳塞,對于它原有風格的改變并不是簡單的低頻量感增加、中頻更加突出等等,而是讓川的音色顯得更加柔和且“律動”,近似于為黑白的水墨畫點染了一絲色彩,聲音的變化更加具有張力,也更加討人喜歡,無論是演繹器樂還是人聲曲目都多了許多韻味兒。
Waltz + qdc V14——描摹
選擇V14作為Waltz搭配耳塞的原因,除了它16種可調音色的玩法以外,更主要的,是因為這款耳塞可以算是1-2w級別內少有的監聽向,而且素質做得極為出彩。多樣化的調音玩法,大家可以參考網上的評測和V14官方介紹,這次我主要和大家聊聊V14這款前端探測器碰到Waltz有哪些樂趣。
Waltz驅動V14更多表現出了Waltz本身的聲音風格,這套搭配的聲音熱情、飽滿,有感染力。借用上文中提到的畫作比喻,放到這套搭配里面我覺得這樣形容會更加貼切:V14如表面潔白的紙張,Waltz以名為“音源”的畫筆在紙上作畫。這套搭配亮眼的地方在于V14這張紙的尺寸極大,能夠容納、呈現出非常豐富的信息量,即便是大場面的交響類型曲目依然可以整整齊齊躍然紙上。作畫的Waltz有著瀟灑的繪畫風格,它把每一筆畫的情緒都融入在墨彩中,出挑但不狂放,當音源質量優異時,它用素描的方式把音樂風景細致地勾勒,形成多姿多彩的聲音畫面,當音源較差時,它則如油畫般渲染,畫面精度雖有落差,但專屬于Waltz的唯美風格仍一脈相承,只一眼,就能感受到Waltz是一臺韻味兒十足的設備。
Waltz + Noble K10L——傾訴
Noble家的耳塞我過去分享過很多次,Noble各種不同價位,甚至不同類型的耳塞都給我一種師出同門的感覺,歸其原因,我覺得Noble對于空間、對于氛圍的詮釋實在是太過老道了,在這一點K10L毫不例外也是游刃有余。
Waltz與K10L這套超過3w價位的搭配,我平時用來聽得最多的是流行人聲曲目。得益于這款耳塞的易推性,Waltz驅動K10L完全可以展現出它作為超旗艦耳塞和普通萬元級耳塞的不同之處。Waltz把K10L聲音空間的縱深呈現得十分到位,不同聲音元素在空間中的排布關系反饋到腦海里能夠有一個清晰的層次,演繹一些錄音室版本流行曲目,這套搭配都能詮釋出“舞臺效果”,甚至于,伴奏之間、伴奏與人聲的分離感,比起監聽器材下原本的聲音畫面,這套搭配能夠顯得更為開闊。
在此基礎之上,K10L音色本身是比較寬松自然的,Waltz保留了這款耳塞音色自然質感的同時,又適度地強調了聲音韻味的表達。以人聲為例,在燒友圈中喜愛陳潔儀的人大多被她嗓音里那種溫婉、娓娓道來的感覺所折服,無論在什么樣的歌曲中,她總是能把歌曲唱成故事,從容不迫,她在講,我們在聽。在Waltz和K10L的搭配下,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她在講故事,不同的是她的聲音變得不再像只是平靜地訴說著別人的故事,而是多了些閱歷和柔情,更像是故事的主人公在傾訴自己的感情。
Waltz + Astell&Kern NOVUS——安然
最后要分享的這款超旗艦NOVUS,很符合我對于頂級器材聲音“高、大、全”的認知,它是一款全方位表現毫無短板的頂級耳塞,同類產品中罕見的頂級聲音密度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在這套搭配中,NOVUS很好地收斂住了自己的鋒芒,與Waltz形成了一套高耐聽度、高適配性的器材組合。NOVUS對于前端驅動力的要求較高,好在Waltz也基本達到了驅動門檻,它驅動下的NOVUS展現出了良好的空間開闊性,且信息量是充足的,只不過呈現形式有意識地克制住了細節的釋放,Waltz暖而溫潤的音色突出了NOVUS中頻細膩的一面,隱藏了耳塞聲音中的線條感,高頻同樣如此,這套搭配不以全面的細節展示為目的,而是更大程度做到了聲音完整而協調,在演繹任何一種音樂類型時,都能夠有條不紊地還原出音樂本身的樂感,耐聽,且不急不躁。
在這個個性難得的時代中,Waltz真的算是我見過最別具一格的隨身播放器之一,在搭配范圍從中高端擴展到萬元旗艦,再到超旗艦耳塞的過程,它都像一個始終洋溢著笑容的熱情小子,與大家勾肩搭背,毫不露怯,把自身的感染力傳遞給每個和他交流的伙伴,最重要的是,它的“超便攜”形態對于出街、通勤等移動使用場景有著非常高的兼容性,真正做到了“好用”和“隨行”。
基于這些原因,我覺得其實手握旗艦級耳塞的玩家不妨也可以換個思路,或許在環境嘈雜的移動場景下,旗艦耳塞并不需要“大塊頭”的頂級前端去全力挖掘素質,一款滿懷熱情的“標致小伙兒”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