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暮春花歸去,淺夏綠意來。懸掛在龍巖中小學的“巖法‘未’你”法治副校長信箱,如同一個個無聲的傾聽者,靜靜收納著少年們的青春故事、悵然心事。
打開一封封滿懷期待的信件,仿佛打開了一扇扇通往少年內(nèi)心的窗戶——有人用工整的字跡寫下 “自由如風箏,有線才能高飛”的法治課感悟;有人用稚嫩的筆觸傾訴著誤傷同學后的慌亂與不安。這些無聲的傾訴,正是龍巖法院以創(chuàng)新之舉探索保護新路徑,全力當好未成年人成長路上“迷途點燈人”“權(quán)益守護人”“法治引路人”的工作縮影。
“這些年,從后悔自責到自卑害怕,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很難從負面情緒里走出來?,F(xiàn)在我畢業(yè)了,不會再走歪路,我想靠自己的努力,回報父母、回報社會?!?面對再次回訪的法官,曾因犯罪獲刑的小江,眼中閃爍著新的光芒。
三年前,還未成年的小江聽信了他人“坐等收錢”的誘惑,出售了多張自己的電話卡和銀行卡,放任自己的賬戶被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紤]到小江是未成年人,且有自首、退贓的情節(jié),法院以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判處小江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緩刑二年。
宣告緩刑后,小江在母親的陪同下,攥著衣角,聲音里滿是忐忑與期待:“法官,我還可以上學嗎?犯罪了還能找到工作嗎?” 那一雙眼睛里,既有對過去錯誤的懊悔,也有對未來的迷茫和渴望。
對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年,犯罪記錄就像一個沉重的標簽,可能會讓誤入歧途的他,在回歸社會的道路上舉步維艱。因此,承辦該案的法官賀維依法封存了小江的犯罪記錄,還主動與司法局、學校對接,為他制定詳細的幫教計劃,從緩刑考驗期的管理到教育矯治,再到復學之路的鋪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飽含司法溫度。
龍巖中院、新羅法院聯(lián)合公安機關開展家庭教育日宣傳活動。
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辦理過程中,龍巖法院認真落實圓桌審判、法定代理人到庭及合適成年人到場、犯罪記錄封存等制度,構(gòu)建了庭前調(diào)查、法庭教育及回訪幫教全鏈條機制,并協(xié)同教育、團委、民政等部門,共同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復學、升學、就業(yè)等全方位的支持,為迷途的少年們搭建一座重返正途的橋梁。
“本院責令你依法履行監(jiān)護責任,盡到監(jiān)護義務……” 在龍巖法院審理的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宣判現(xiàn)場,一份家庭教育指導令嚴肅地送達至未成年被告人小威父母手中。
16歲的小威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敏銳地發(fā)現(xiàn),家庭監(jiān)管的長期缺位是小威誤入歧途的根源。小威的父母因為忙于生計,自他初中畢業(yè)后就疏于管教,讓小威在結(jié)交了社會不良青年后,一步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這樣的監(jiān)護失職現(xiàn)象,在司法實踐中并非個例。初中生小飛的父母離婚后,父親將小飛托付給祖輩后便不再關心,母親也很少過問小飛的成長。父母的長期放任,讓小飛從曠課逐漸走向輟學,直到承辦法官發(fā)出家庭教育指導令,才讓這個本該在校園里追逐夢想的少年重新回到正軌。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龍巖法院將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關口前移,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綜合運用家庭教育指導令、責任告知書及訓誡等手段,糾正那些養(yǎng)而疏教、管而不嚴、教而無序、護而不周的監(jiān)護失責行為。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離婚案件中,他們做深做實 “關愛未成年人提示” 工作,讓離婚不成為孩子成長的 “絆腳石”。
上杭法院干警化身“知心姐姐”,為學生們開起“普法小灶”。
去年以來,龍巖法院與教育、民政、團委、婦聯(lián)等職能單位緊密合作,發(fā)出家庭教育指導令71份,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950份,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護屏障。
“同學們,這份《法庭日刊》是全國現(xiàn)存最早的紅色法治報,承載著革命時期的法治記憶……” 在上杭古田 “共和國法治搖籃” 展館內(nèi),龍巖中院暑期夏令營的孩子們跟隨著解說員的腳步,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紅色法治研學之旅。
紅色,是閩西的底色,更是信念的顏色。龍巖法院充分發(fā)揮 “紅色法魂在閩西” 的獨特優(yōu)勢,用好用活閩西革命舊址、法治教育基地,通過研學實踐、主題演講、勞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將紅色文化與法治教育深度融合,讓未成年人在紅色精神的浸潤中,悄然種下法治的種子,厚植法治信仰。
為了讓法治教育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滲透力,龍巖法院相繼開展了法院開放日、“小法官” 模擬法庭活動,讓未成年人 “零距離” 接觸法律,感受法律的莊嚴與神圣;創(chuàng)新推出法治夏令營、普法夜市等特色活動,打造沉浸式普法場景,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法律知識;探索 “現(xiàn)場宣講+視頻錄播+云端直播” 的線上線下雙授課模式,拓寬法治宣教覆蓋面,讓更多的人能夠接受法治的熏陶。
巖法“未”你夏令營的學生走進共和國法治搖籃展覽館。
2024年以來,龍巖兩級法院累計開展未成年人普法活動200余場次,受眾2萬余人,6節(jié)法治課程在全市未成年人優(yōu)秀法治課程評選中獲獎。
從信箱里的聲聲傾訴到迷途少年的重獲新生,從一紙指導令的責任喚醒到紅色沃土上的法治傳承,在未成年人保護的壯麗畫卷上,龍巖法院始終以法治為筆、以溫情為墨,用心書寫著守護未來的責任擔當,用司法的光芒照亮少年的成長之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法治的藍天下,自由翱翔,追逐夢想。
來源:福建法治報、龍巖中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