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9 第29次赴考的高考專業戶
堅持的價值,梁實的高考長征
執念與夢想,梁實的選擇
教育公平與個體選擇的平衡
2025年夏,當第29次走進考場的梁實面對英語聽力試卷時,這位58歲的”高考專業戶”露出了熟悉的靦腆笑容。他坦言聽力仍是軟肋,甚至自嘲口語僅會“Hello”,這個頗具黑色幽默的細節,讓我也忍不住寫上一兩句,僅代表個人觀點。
我查了一下資料,梁實,1967年出生于四川省仁壽縣文宮鎮高家公社,商人。被網友戲稱之為“中國第一鐵腦殼”、“高考最牛釘子戶”、“中華第一考王”。1986年,進入樂山軋輥廠技校學習,次年退學,邊打零工邊備戰高考。1991年,進入國企木材廠任職;同年結婚。1992年,因超齡轉而參加成人高考,考入南京林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但他不滿意,放棄了求學的機會。2011年,梁實和兒子同時赴考。2018年,考469分,是成績最好的一次。2019年,他考了462分,但梁實放棄了這兩次機會,只因他的目標鎖定四川大學。2024年6月23日晚,梁實查詢到自己第28次高考成績總分為446分,比2024年四川文科本科第二批分數線457分差11分。于是,就有了2025年的第29次參加高考。
不得不說,梁實用29年構建的“高考長征”,在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這種“屢敗屢戰”的倔強和堅持的姿態,讓我聯想到了看過的紀錄片,敦煌壁畫中那些千年不改其志的畫工,就像梁實一樣,將考場轉化為踐行生命意志的道場,其價值早已不在金榜題名,而在于用持續的姿態去堅持自己的夢想。
梁實式堅持的珍貴之處,在于其清醒的自我認知。他既非偏執的賭徒,也非逃避現實的唐吉訶德,而是以“有限理性”踐行著存在主義哲學,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恰是現代人最稀缺的精神鈣質。這種“接受缺陷卻依然前行”的態度,比任何成功學雞湯都更接近生活的本質。他對于四川大學的執著和堅持,雖然有些執念,但是卻也看到了他的堅持和固守。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癡,但這是他的選擇,是他自己對自己的打算和期望。無論好壞與對錯,他只是人群中堅守自己目標的其中一員。
當然,當我們聽到他說,“買不到專業聽力材料”的時候,也多少會顯示出教育資源配置的不足。當在線教育平臺宣稱“名師唾手可得”時,仍有大量“梁實們”困在信息鴻溝的彼岸。這提醒我們:真正的教育公平,需要打破“硬件已達標”的迷思,關注偏遠地區、特殊群體獲取優質教學資源的問題,特別是外語學習所需的沉浸式環境構建。
當梁實的故事年復一年,29年來,依舊是輿論焦點的時候,實則是社會對單一評價體系的條件反射。我們更需要思考:如何構建一個容得下“高考專業戶”,也裝得下電競冠軍、非遺傳承人的多元價值坐標系?教育的終極目的,應該是讓每個生命找到適合自己的綻放方式,而非一條獨木橋的終生效應。
站在更宏闊的視角,梁實的考場長征已演變為一場全民參與的社會實驗。它測試著我們對異質選擇的包容度,丈量著一個文明對“失敗權”的尊重程度,失敗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此一蹶不振。或許正如加繆筆下的西西弗斯,梁實在旁人眼中荒謬的堅持里,正體驗著屬于自己的幸福。無論今年他的成績如何,我們都為他祝福。
#眾晟悅納 #梁實 #高考專業戶 #高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