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龍宇自上個月收到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后,由于實控人放棄了聽證,最終的決定書來得特別快。
近日,證監會發來了正式通知,取消*ST龍宇的掛牌資格,同時提醒股民做好準備,還有15天的最后逃命機會。
聽證是對證監會處罰進行上訴的方式,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不能完全改變結果,但還是有減輕處罰的機會。
況且,中國有句話叫“死馬當活馬醫”,不管怎么樣,總該爭取一下,那么,*ST龍宇的實控人和管理層為什么要放棄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個關鍵的原因是,實控人有所顧忌,有所害怕。
毫不客氣地說,*ST龍宇被強制退市,實際就是實控人一手造成的,前后挪走上市公司數億不還,事實就擺在那里,再去聽證,無異于自取其辱。
另外,如果申請聽證,證監會就要對事情進行再次審查,如果某些人身子不正的話,就怕不僅抹不平已有的問題,還會查出新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實控人巴不得越快走完退市程序越好,哪還會去搞什么聽證。
不過,如今的監管政策是“杜絕一退了之”,如果某些人真的有什么問題的話,恐怕紙是終究包不住火的。
如前所說,*ST龍宇的實控人是造成退市的罪魁禍首,那他是怎么一步一步把*ST龍宇及其股民推入深淵的呢?股民又為何可以獲得15天的逃命機會呢?
*ST龍宇全名龍宇數據,號稱主營IDC和算力服務,一度給自己戴上了AI的標簽,但實際上,數據中心業務的收入占比非常小,很多年都不到10%。
2024年算是最高的,也只有30%,而且,不是因為數據中心業務本身的規模增長了,而是由于真正的主業燃油銷售規模萎縮了。
實際上,*ST龍宇一直的主業都是燃油銷售,最開始的名字就叫龍宇燃油,實控人徐增增(女)、劉振光夫婦也都是燃油行業的老人,屬于“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創業者。
徐增增是龍宇燃油的核心創始人,80年代曾在哈爾濱煉油廠工作,有能力,也有資源,1990年被調到上海高橋石油化工公司原油科當副科長后,干了沒幾年就下海創立了龍宇燃油,主營燃油銷售。
所謂燃油銷售,簡單點說,就是個中間商,從石油公司采購成品燃油,然后賣給需要的客戶。
這個生意沒啥技術難度,但很有資源難度,徐增增創業之初有個大砝碼,中石化上海分公司的總經理都加入了。
龍宇燃油的油主要是賣給船運公司,憑借著穩定的供應渠道,一度干成了中國船用燃油的民營老大,2012年上市的時候,營收已逼近80億。
不過,燃油的價格是受管控的,這決定了龍宇燃油的中間利潤其實非常有限,就拿IPO的2012年來說,77億營收,5800萬利潤,凈利率只有0.7%。
實際上,就這0.7%都是財務絞盡腦汁才算出來的,上市的第二年就露出真面目虧損了,而這一虧,就刺激了徐增增找個掙錢賽道的想法。
2016年,龍宇燃油宣布進軍數據中心業務,收購了一家叫金漢王的公司。
然而,這家叫金漢王的公司自身的數據中心業務都還停留在籌劃階段,龍宇燃油花了10億的收購款,其實只是買了一塊計劃建設數據中心的地。
根據當年的收購協議,資產評估值還不到5億,多出來的5億溢價,就相當于是金漢王公司賣了個數據中心的Idea,這錢掙得太高端了。
收購之后,龍宇燃油又投資了10億進行后續建設,直到2019年,才開始有了數據中心的業務收入,到2022年,公司名字才更改成了龍宇數據。
到這里,一個疑問也就產生了,既然貿易不掙錢,龍宇燃油光收購金漢王和再投資就花了20億,哪來的錢呢?
向股民要啊!
2016年,以數據中心項目為依托,龍宇燃油通過定向增發募得35億,刨去數據中心的花銷都還有很多富余。
不過,也就是這些富余,勾起了實控人的“食欲”,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聯交易就開始產生了。
客觀地講,關聯交易也不是不允許,只要按照規矩來,但你既不披露,錢流出去后還長期回不來就說不過去了。
2024年是監管收緊的一年,也就是這一年,會計師對龍宇數據2023年報進行審查時發現了問題,實控人及關聯方占用資金9個億很久了,能不能收回來是個未知數。
于是,龍宇數據2023年的財報被會計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龍宇數據也因此被退市警告,變成了*ST龍宇。
實控人倒也認賬,還拍著胸脯做出擔保,承諾2024年底之前會把這些錢都還清。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就還上了5000萬,直到如今,賬上還欠著8.6億。
于是,會計師審計2024年報時,面對同樣的問題,也就給出了同樣的審計結論,仍是無法表示意見。
連續兩年年報審計無法表示意見,這就觸及了退市新規的紅線,*ST龍宇被終止上市是毫無爭議的。
同樣根據退市新規,除了面值退市、市值退市以外,其它類型的退市都有一個退市整理期,也就是預留一定的交易日給股民交易,交易完了之后才摘牌。
根據公告,*ST龍宇的退市整理期將從6月10日-6月30日,期間一共15個交易日,這15天,就是股民最后的逃命時間。
如前所說,*ST龍宇的A股之路雖然就此終結,但別想一退了之。
有些事情還沒有完,2024年12月,*ST龍宇因涉嫌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已知兩個可能的案由,一是2024年曾對前期會計差錯進行更正,二是資金占用沒法收回。
會計差錯與財務造假就像硬幣的正反面,判定具有一定的藝術性,而資金占用涉及的問題,除了隱瞞關聯交易之外,也可能會有虛假業務。
根據會計師的審計結論,被占用的資金有相當大的比例是關聯方的預付款和應收款,是不不是空轉,需要證監會的調查結果來證明。
當然,這些只是猜測,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證監會的立案調查絕不會無風起浪,也就是說,*ST龍宇肯定有問題。
對于股民來說,可做的事情有兩件,第一,抓緊15天的逃命時間,看能跑出去多少,第二,跟蹤證監會的處罰結果,起訴賠償。
關于起訴,別管有沒有用,如前所說,司馬當活馬醫,萬一實現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