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和關工委創新推出“護航探瓷韻 逐夢傳匠心”主題研學實踐活動。30余名少年兒童走進市老年大學教學實踐基地——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賀蘭山陶瓷藝術館,開啟了一場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深度融合的沉浸式文化探索之旅。
在陶瓷館展廳,工藝大師以生動鮮活的語言,為孩子們鋪開石嘴山陶瓷產業發展的壯麗畫卷。面對琳瑯珍品,孩子們屏息凝神,目光追隨著流轉的釉彩,沉浸在化泥成玉的“魔法”故事中。專業講解讓沉睡的藝術品煥發新生,孩子們求知若渴,踴躍提問:“為什么這個瓷器是藍色的?”“古人是怎么燒出這么漂亮的碗的?”......此起彼伏的童聲問答,點燃了探尋家鄉歷史榮光與文化根脈的熾熱情懷。
在實踐環節,匠心在巧手繪瓷中初萌。在互動空間,在專業陶藝師悉心指導下,孩子們瞬間化身小小“瓷藝師”。現場創作個性綻放,有的孩子細心觀察經典紋樣,一絲不茍地臨摹于素坯之上,成為小小“傳承人”;有的則筆隨心走,勾勒獨一無二的花朵、靈動機敏的游魚或童真童趣的卡通形象,白瓷化作承載奇思妙想的畫布。創作現場氣氛熱烈而專注,孩子們凝神聚氣,時而微蹙眉頭思考,時而因成功一筆綻放燦爛笑靨——這專注與喜悅交織的生動表情,正是“匠心”種子在幼小心靈破土萌芽的最動人寫照。
孩子們通過“看”珍品、“聽”故事、“問”奧秘、“畫”創意、“等”窯變(作品后續燒制)的立體化沉浸體驗,超越了簡單的參觀與動手。不僅零距離感知了家鄉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更在親手繪制陶瓷的過程中,深刻體悟到“勞動創造美”的真諦。那份投入的專注、對完美的細致追求,正是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雛形。
“這次研學是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和關工委創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傳統文化傳承的生動實踐?;顒忧擅畹貙⒌胤教厣I遺址與文化資源轉化為優質育人載體,讓抽象的文化自信在孩子們可觸、可感、可傳承的體驗中變得具體而生動,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青少年中的傳承注入了源頭活水般的蓬勃活力?!笔焐绞形细刹烤窒嚓P負責人說。
下一步,石嘴山市委老干部局和關工委將充分發揮“一老一少”優勢,緊密圍繞青少年成長需求,持續深挖本地特色文化資源,拓展實踐平臺,豐富活動內涵,設計更多寓教于樂、啟智潤心的精品研學活動,引導青少年在社會大課堂中茁壯成長,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堅實力量。
來源:寧夏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