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總說市場難以預測,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未來是不確定的,誰都說不準明天會發生什么,股價走勢自然也就沒法分析準確。
面對高度不確定的市場,想要分析誰漲誰跌是很困難的,我有個更“笨”但更簡單的思路:去市場里找那些“小確幸”,就是那些回報雖小,但確定性很高的事情,先把這些穩穩抓住。在那些分析不清、預測不準的領域,則通過分散化來求平均,這樣也能不斷積累超額收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打算買指數或者增強基金。市面上好多基金都跟蹤同一個指數,各種指標看起來也都差不多,這時候就可以選費率更低的。雖然一年下來,費率也就差個0.2%、0.3%,但這是百分百確定能省下來的錢,既然基金未來表現無法判斷,那為什么不抓住能省的這一點呢?
萬一費率低的這只基金,后面的表現特別差,豈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未來表現誰也預料不到,選費率高的基金一樣可能表現差。我的應對方法就是在費率低的里面,多挑幾只同類基金打包買,分散減弱踩雷的風險。
再比如我們選固收+基金,很多時候一批基金的大類資產配置近似,都符合我們的要求,我們也沒法預知哪個未來收益會更好。這時候,我喜歡選那些積極參與網下打新,且基金規模適當、打新帶來的收益更強的。
因為網下打新也屬于確定性較高的收益,規模合適、積極參與打新的基金如果能帶來年化1%、2%的增強,在其他部分的表現無法判斷時,就值得優先選擇。當然,為了避免踩雷,也應該多選幾只類似的基金來做分散。
再比如咱們前幾天寫的股指期貨吃貼水,如果我分不清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哪個指數未來表現更好,那我就會選期指貼水更多的,因為貼水是高確定性能吃到的。
別小看這些“高度確定能賺點小錢”的事,“高度確定”這個屬性在市場里其實是非常珍貴,也是值得去挖掘的。抓住這些“高度確定能賺點小錢”的事,在上面不斷積累優勢,在那些不確定性強、搞不明白的事情上,就接受它的隨機性,通過分散化來求個平均表現。
這就好比是扔硬幣,每次扔硬幣,正面贏1元,反面輸1元,這部分結果隨機,我們沒法預測輸贏,只能去接受它。但如果我們找到了一個機制,每次扔之前,都能確定的先收到0.01元補償,那就值得一直扔下去,這些錢就會慢慢累積起來。
與其去琢磨下一次猜正還是猜反,不如去多尋找幾個補償0.01元的機制。
其他信息:
1. 5月CPI同比降0.1%,預期降0.2%,PPI同比降3.3%,預期降3.2%。CPI同比持平,PPI同比降幅增大,通脹仍然低迷,需求修復仍然在尋底階段。
2. 2025年6月9日估值:
股債利差估值分位7.1%,股票相對債券吸引力更高;
A股PE分位65.7%,PB分位16.5%,估值處于中等區間;
A股距離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約還需跌30.0%,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還需漲4.9%。
↓ 久聰基金投顧組合,輕松實現資產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