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周,全球汽車行業都在擔心,又一次大規模供應鏈沖擊可能到來。
一家德國磁鐵制造商的CEO向媒體抱怨,自己每天接到大量電話,由于中國的出口限制,磁鐵供應短缺,惱怒的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迫切需要找到磁鐵的替代來源。
這些客戶說,如果沒有備用磁鐵供應,他們的工廠可能會在7月中旬停工。“整個汽車行業都陷入了恐慌,”這家總部位于德國特羅斯多夫的Magnosphere首席執行官表示,“他們愿意付出任何代價。”
事件的起因,要從汽車零部件說起,一輛傳統汽車至少數十種部件都使用稀土基材料——后視鏡、立體聲揚聲器、油泵、雨刮器、燃油泄漏傳感器和剎車傳感器。
而中國控制著全球高達70%的稀土礦產資源、85%的稀土冶煉產能以及約90%的稀土金屬合金和磁體產量。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一輛電動汽車平均消耗約0.5公斤的稀土元素,而一輛化石燃料汽車的稀土消耗量僅為其一半。
因為美國挑起關稅爭端,今年4月,咱們也不得不出手,決定限制多種稀土及相關磁鐵的出口。這個舉措,影響了全球汽車制造商、航空航天制造商、半導體公司和軍事承包商的核心供應鏈。
業界擔心,稀土局勢可能引發五年來第三次大規模供應鏈沖擊。大約從2021年到2023年,半導體短缺導致全球數百萬輛汽車減產。在此之前,2020年的新冠疫情導致全球多地工廠停工數周。
如果中國不放開稀土出口,海外汽車企業則面臨停產威脅。福特汽車表示,由于稀土短缺,該公司在5月份關閉了芝加哥工廠一周的探險者(參數丨圖片)SUV生產。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表示,多家歐洲汽車供應商工廠已經關閉,未來還將出現更多停產。
當然,中國不會無緣無故限制稀土出口,我們比任何人都渴望公平公正的全球汽車貿易環境,但是過去這幾年,歐美國家對中國汽車產業過于不友好,因為咱們的電動汽車企業強大了,所以拿出各種限制手段,歐洲的加征關稅,美國的芯片和電池禁令等等。
這一次,中國對稀土出口審批收緊,跨國車企和供應商們也想尋找替代品,或者開發稀土含量低的零部件,但是短時間內不現實。
包括通用汽車和寶馬在內的汽車制造商,以及采埃孚和博格華納等主要供應商正在研發稀土含量低至零的電機,但很少有公司能夠擴大生產規模以降低成本。
歐盟已啟動包括《關鍵原材料法案》在內的多項舉措,以促進歐洲稀土資源的開發。但專注于中國市場的美國智庫榮鼎集團高級顧問Noah Barkin表示,歐盟的行動還不夠快,即使是那些開發出適銷對路產品的企業,也難以在價格上與中國生產商競爭。
總部位于英國的華威聲學公司開發了不含稀土元素的揚聲器,預計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應用于一款豪華轎車,這家公司已與其他十幾家汽車制造商進行洽談,但預計這些揚聲器五年內不會應用于主流車型。
而且,全球汽車制造商對中國的依賴遠不止于稀土元素。歐盟委員會的一份2024年報告稱,中國控制著19種關鍵原材料的全球50%以上供應,包括錳、石墨和鋁。
當然,全球汽車行業并不需要擔心,中國會無緣無故限制這些原材料供應,還是那句話,我們比任何人都渴望公平的貿易環境。
最近關于稀土的談判就要看到轉機了。當地時間6月9日下午,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在英國倫敦舉行。當地時間6月10日,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將繼續進行,稀土是其中的討論重點。
兩位知情人士稱,中國已向美國三大汽車制造商的稀土供應商發放臨時出口許可證,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的供應商周一獲得了部分稀土出口許可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