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出臺稀土管制措施后,相關走私和通過第三方偷運的情況屢禁不止。
美媒近日就爆料稱,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短短5個月時間,大量稀土通過泰國、墨西哥等“跳板”悄然流向美國,相當于此前兩年對美稀土出口總和。這些在出口時被人為偽報為“鐵塊”“普通礦石”的貨物,最終將成為美軍包括F-35戰機、“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等武器裝備的關鍵材料。
稀土走私鏈條的精密程度遠超想象。犯罪團伙采用“鋁箔屏蔽+多國洗白”組合拳:先用陸運將稀土粉末灌入塑膠模特、礦泉水瓶,或混入瓷磚原料,經東南亞國家偽造成“醫療設備”,最終轉運至美國。
更隱蔽的是“螞蟻搬家”戰術——通過快件小包多次少量寄送,化整為零逃避監管。墨西哥與泰國成為關鍵偷運中轉站。5個月內,兩國從中國進口的氧化銻量暴增3834噸,超過此前三年總和。蹊蹺的是,墨西哥唯一銻冶煉廠當時尚未復工,泰國僅有一家設備落后的加工廠,如此巨量進口完全背離產業需求邏輯。
這些行為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驅動。美國軍工企業為維持生產線運轉,甘愿承擔30%的額外運輸成本。五角大樓報告顯示,其稀土庫存僅夠維持180天軍事生產,而中國控制著全球90%的稀土精煉產能,這種依賴性讓走私成為“救命稻草”。
面對猖獗走私,以及置國家利益于不顧的行為,中國多部門包括商務部、公安部、國安部、海關總署、最高法、最高檢、國家郵政局等聯合部署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專項行動。
這場戰役直指3大要害:一是源頭管控,對稀土開采、冶煉分離實施全流程電子追蹤,每批稀土都有“數字身份證”;二是手法破解,重點打擊偽報瞞報、夾藏走私、“第三國”轉口等新型犯罪手段;三是國際協同,向37個中轉國通報涉嫌違規企業名單,切斷跨國洗白通道。
目前,行動已取得戰果。
環球時報報道,7月19日,專項行動推進會在南寧召開,會議通報已偵辦一批重大案件、抓獲一批走私嫌犯。更嚴厲的司法制裁同步出臺:《稀土管理條例》新增條款,對走私者最高處以10年有期徒刑。
西方將中國稀土管制曲解為“貿易武器”,卻選擇性忽視三個事實:首先是國際慣例上,不論是《瓦森納協定》,還是美國《出口管制改革法》和歐盟的《兩用物項條例》,都將戰略物資出口許可作為常規手段。其次是生態代價,江西因數十年粗放開采稀土,導致不少土地受到污染。
另外則是合法通道,寶馬、大眾等德企,以及通用、福特等美企均已通過合規申請獲得中國稀土出口供應。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明確表態:“中國已批準一定數量的合規申請,只要不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管制不會影響正常貿易。”
海關X光機前,又一批申報“五金配件”的貨物被攔下。掃描圖像顯示內部并非螺絲螺母,而是排列整齊的稀土金屬錠。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走私手法,在升級后的智能識別系統面前無所遁形。
從深圳開會部署工作,到南寧推進會展示2個月的打擊稀土走私成果,一條貫穿開采、冶煉、物流、出口的全鏈條監管網絡已然成型。這場稀土保衛戰沒有硝煙,卻深刻影響著大國博弈的天平——畢竟稀土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反制美國高科技制裁的有力手段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