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7月15日凌晨,霧蒙蒙的天空飄下零星微雨,正大光明匾下一女子雙手被捆綁跪在刑臺上,她微笑著環顧為她送行的人們,從容堅定地接受上位者判下的死刑。
那一夜鮮血染紅了“正大光明”,刺痛了人們的心,奉命斬殺她的官員三日后在家中上吊身亡。
她是第一個被砍頭的女性,第一個為革命犧牲的女英雄!
她的名字叫秋瑾。
秋瑾
在清朝封建年間,一個女孩是要裹腳,不能與男子一同讀書,但秋瑾不同,秋瑾自小與兄長一起讀書識字、習武練劍。
“國家興亡,男女有責。”
在秋瑾心中男女都是一樣的,男的可以為國分憂,女的照樣可以。
1896年秋瑾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曾國潘的姻親王廷均配盲婚。婚后二人生一男一女,但生活卻并不美好。
清政府簽的一系列不平等條款讓秋瑾心痛不已,她寫下一首首憂國愛國詩,每日在家中習武練劍,丈夫的不思進取讓她逐漸對他失望。
1900年王廷均捐得清廷戶部主事的京官,全家舉家遷往京城,秋瑾以為這樣就能為國做事,但事事總是不能如愿,當時的清廷早已腐爛,又何來的有事做?
王廷均整日無所事事,花天酒地,秋瑾的心越來越煩躁,直到一天夫妻間導火線終于被點燃。
那日秋瑾裝扮成男子出入戲院,小二看了面上鄙夷,秋瑾笑道:“你們臺上就許男扮女裝,臺下就不許女子穿男裝?”
因為這事,王廷均覺得秋瑾不守婦道,拋頭露面丟他的臉,夫妻大吵一架。
那夜秋瑾終于下了決心,她知道整日待在家中寫憂國憂民的詩根本無法真正救國。
秋瑾狠心拋夫棄子遠赴日本留學,在校學習外,秋瑾廣交志士仁人,有魯迅、宋教仁、陳天華、黃興、陶成章等。
在東京的秋瑾親自主編了雜志《白話》,以圖通過辦報喚醒國民,開花智識,這比陳獨秀、李大釗等人還要早意識到。
因為《白話》上的文章大多是宣傳反清革命、男女平等,所以文章的作者們不采用真名,而是用一些署名,例如貪生怕死鬼、少年主人、苦學生等筆名。
秋瑾在日留學
秋瑾還改組了中國留日女學生,組建共愛會,喊出“拯救二萬萬之女子,復其固有之特權。”秘密加入反清結社洪門天地會,受封“白紙扇”即為軍師。
1904年陶成章和蔡元培在上海創辦光復會,秋瑾得知后非常希望加入其中,但陶成章認為秋瑾為女性不好參加工作,于是把秋瑾踢給蔡元培及徐錫麟,而這三人正是紹興老鄉,一見如故。
蔡元培認為革命的行為需要人民一起參與,秋瑾雖為女性,卻有比男子更為堅定的救國心。于是秋瑾在徐錫麟的介紹下進入光復會,自此國內革命形勢有了迅速的發展。
1905年秋瑾再赴日本,由馮自由介紹,在黃興寓所加入同盟會。
清廷眼見革命勢力逐漸龐大,聯合日本發布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制止留日學生一切組織活動。日本新聞發布文章胡寫清國人性格放縱卑劣,導致中國留學生陳天華憤然跳海自殺,留下《絕命書》。
陳天華
由此在日留學生分化為忍辱求學的“和平派”,以及秋瑾的“激進派”。兩派爭執不休,秋瑾更是拔出隨身的倭刀插在桌上,當場警告“如有人回國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百姓,吃我一刀!”
回國的秋瑾并沒有回歸家庭,慈禧以一國之福換一己之福,而秋瑾便是以一己之福換一國之福。
大通學堂
秋瑾接手大通學堂事務,暗地里以興辦新學作為掩護,為起事做準備。紹興知府貴福渾然不知大通學堂已成了地下交通站,還把大通學堂當成自己的政績工程,甚至送上“競爭世界,雄冠全球”的對聯。
就這樣,各地會黨武裝分子被編入學堂,由秋瑾親自擔任教練,到1907年4月已然發展成八個軍的規模。
她秘密便知光復軍制,起草檄文、告示,商定先有金華起義,處州相應,誘清軍離杭州出攻,然后由紹興渡江襲擊,如不克,則會紹興,再經金華,處州汝江西、安徽,同徐錫麟響應,原定1907年7月6日聯合多地發動起義。
只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如此大規模的起義,清廷不知哪里聽到風聲將各地的起義軍各個擊破,而秋瑾這時才聽到令她心痛不已的消息,在安慶刺殺安徽知府恩銘的徐錫麟被逮捕當眾被剖腹挖心,慘遭殺害,年僅35歲!
徐錫麟造像
1907年7月13日,她拒絕了要她離開紹興的一切勸告,連夜掩埋武器,焚毀名冊,疏散學生,清軍帶領300人包圍大通學堂,秋瑾被捕。
當晚,秋瑾被知府貴福、會稽縣知縣李瑞年、山陰縣知縣李鐘岳、省兵管帶徐方詔提審,審訊中,秋瑾一問三不知,問到同黨時,秋瑾更是出言嘲笑貴福。
“你常常到大通學堂,送我競爭世界,雄冠全球的對聯,你就是我的同黨!”
嚇得貴福連忙下堂,為以防夜長夢多,強行逼得秋瑾按下假口供手印,判得斬立決。
要知道在當時的女犯人施行的是絞刑而非砍頭,可見貴福有多害怕秋瑾的存在。
清政府公開把一個女人斬首,本身便說明,秋瑾已經把清政府的性別邏輯弄亂,她是一個完全顛覆性別邏輯的女性。
當時山陰縣知縣李鐘岳心中佩服秋瑾雖為女子,心卻比男兒烈,更有一腔熱血報國心,得知消息的李鐘岳因自身官小想幫秋瑾卻也無能為力,只能幫秋瑾完成三個心愿。
一臨行不能脫衣帶,二不能梟首示眾,三寫書告別親友。
李鐘岳只答應了前兩條,最后一條他認為以秋瑾寫下的壯詞“秋風秋雨愁煞人”最為合適了。
1907年15日年僅32歲的秋瑾在紹興從容就義。
如果說孫中山當之無愧占據國父之位,我以為秋瑾當之無愧占據國母之位。
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