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決策投顧 摘要:醫美依托醫學技術滿足美容需求,在信息技術革新與消費觀念升級中快速興起。服務從傳統整形外科拓展至無創美容、激光護膚、形體管理等多元領域。大數據精準匹配需求,助力消費者科學決策,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監管完善推動行業向標準化邁進。隨著品質生活需求提升與可支配收入增長,行業長期前景廣闊。
1.醫美行業概述
醫美是醫療美容的簡稱,醫療美容是通過醫學手段,包括藥物、儀器及手術等,以達到改變人體外部形態、色澤及部分改善其 生理功能,增強人體外在美感為目的。醫美包括五官美容、美體美容,皮膚美容、無創美容、口腔美容、其 他美容。
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悅己理念的滲透、輕醫美市場教育的提升和監管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輕醫美表現出了較高的接受度和較強的消費意愿。根據騰訊TMI2024年數據,未來一年有34%的消費者有輕醫美消費計劃(同比增長了36%),其中約1/3(10.9%)的群體為輕醫美“新鮮血液”。據觀察,這些新鮮血液主要來自于年輕人、男性、下沉市場消費者等群體。除了客群拓展,消費者隨著審美的變化而產生的需求的進階與裂變,在經濟波動大背景下催生出的理性消費的態度,共同推動輕醫美市場經歷變革與創新;以注射類市場為例,針劑材料日益豐富、適應癥持續拓展、產品種類不斷裂變、產品質量更加專業。
2. 醫美產業鏈
醫美產業鏈可分為上游產品和器械、中游服務機構、下游獲客平臺,上下游格局相對穩定,而中游環節以私立民營為主,目前處于
群雄逐鹿的品牌力迸發期。醫美上游在大部分藥品按三類醫療器械證監管,加之光電儀器技術門檻較高的基礎上,龍頭效應凸顯;下游垂類平臺中,新氧憑借億級下載量亦遙遙領先。上游醫美耗材、原料生產商從事透明質酸、肉毒素、膠原蛋白等原料及終端產品的生產,由于行業技術壁壘較高,是醫美產業鏈中毛利率最高的一環;醫美器械制造商主要從事激光美容器械的研發和生產。中游醫美機構,包括公立醫院的整形外科、皮膚科,以及民營醫療美容機構。
醫美上游的進入門檻較高,產品涉及一定的技術問題,且技術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產品質量與醫美效果的好壞。醫美注射產品屬于 III 類醫療器械,面臨嚴格的監管,自研和引進產品上市前均需
要進行臨床試驗,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才可以上市。
上游廠商都在打造完整的產品矩陣,未來需要關注產品矩陣豐富度和競爭力。22-23年大單品上新有限,多為光電類儀器,華東利
拉魯肽作為國內首個減肥適應癥GLP-1產品受關注。2024-25年多款新品有望貢獻增量,如愛美客-肉毒素、華東醫藥-玻尿酸/再生
產品伊妍仕M型、昊海生科第四代有機交聯玻尿酸、復銳醫療科技-長效肉毒/玻尿酸等。
醫美下游的競爭較為激烈,且同質化嚴重。根據新氧及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2 年醫美下游服務商中 71%的機構為私人診所或美容院,15%的機構為中小型連鎖,僅有 6%為大型連鎖。根據艾媒咨
詢數據,規模較大的頭部連鎖機構門店數量可以達到 30 家左右,而根據艾爾建&德勤《中國醫美行業 2023 年度洞悉報告》,中國醫美機構的總數量在 2 萬家以上,行業的集中度非常低。因此下游對上游的議價能力較弱,下游項目的價格競爭對上游產品的出廠價影響有限。
3.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平穩增長,醫美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中國醫美行業整體呈現較為平穩健康的增長趨勢。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自2017年起,以每年17.5%的復合增長率增長至2021年的近1,900億規模,而從2022年起,預計后續增長稍有放緩,以每年15.2%的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預計2026年整個醫美市場將達到近4,000億的市場規模,較2021年規模翻番。
長期來看醫美行業滲透率提升。2022年中國醫美項目滲透率為4.5%,較日本11.3%、美國17.2%和韓國22.0%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在2023年醫美終端消費仍處于復蘇節奏中、消費需求自然增長速度略緩的背景下,市場更加認可新品布局帶來的驅動作用。
4.醫美合規經營的政策引導預期下,行業有望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近年來,醫美行業在快速擴張中暴露出資質參差、虛假宣傳、價格不透明等問題,制約著市場健康發展。在此背景下,國家對醫美合規經營的引導力度持續加碼——通過完善監管框架、細化行業標準、強化執法監督等政策組合拳,推動行業向規范化、專業化轉型。政策導向下,機構合規意識顯著提升,無序競爭逐步減少,資質審核、服務定價、信息公示等環節日益透明;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同步完善,安全底線與消費信任同步筑牢。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與市場機制的優化,醫美行業正加速告別“野蠻生長”,邁向以安全為基、以誠信為本、以質量為核的良性發展新階段,最終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同共贏。
5.醫美行業投資邏輯與個股梳理
醫美依托醫學技術滿足美容需求,在信息技術革新與消費觀念升級中快速興起。服務從傳統整形外科拓展至無創美容、激光護膚、形體管理等多元領域。大數據精準匹配需求,助力消費者科學決策,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監管完善推動行業向標準化邁進。隨著品質生活需求提升與可支配收入增長,行業長期前景廣闊。
相關個股:愛美客、華熙生物、朗姿股份、華東醫藥等。
風險提示:競爭加劇風險、經濟波動帶來消費壓力風險、監管政策變動風險。
參考資料:
1.2024-7-4中銀國際證券——上游廠商景氣度持續,打開“外卷”空間
2.2025-6-5艾瑞咨詢——中國注射類醫美行業研究報告
3.2025-1-6華福證券——政策提振預期,情緒價值消費崛起
4.2022-11-23華安證券——醫美與化妝品行業的同與不同?
(分享的內容旨在為您梳理投資方向及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買賣依據,您應當基于審慎原則自行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