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獲批上市的同類產品已有9款,另有十多家正在排隊申報的童顏針。再加上有相似功效的3款產品,競爭已趨白熱化。
01 “九狼”圍城
童顏針陣營持續擴容。
7月11日,康哲藥業獨家代理的西宏醫藥的麗真然,與上海愛唯緹代理的Olidia,分別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督局批準。
這波新玩家的涌入,將本就激烈的市場競爭推向了新高度。
對國內首款獲批的童顏針——艾維嵐而言,一個月前,山雨欲來的征兆已然顯現。
6月,新氧旗下醫美機構“新氧青春診所”推出定價5999元/支的“奇跡童顏”醫美項目。這一項目的配方中包括340mg艾維嵐童顏針,但遠低于同規格的艾維嵐官方指導價18800元。
圖源:新氧青春診所官方公眾號
此舉引發艾維嵐所屬公司——長春圣博瑪生物材料(簡稱圣博瑪)的強烈反應。隨后,圣博瑪發布聲明質疑新氧渠道的授權、醫生培訓及產品流通合規性,并提示“正品風險與操作隱患”。
圖源:艾維嵐官方公眾號
盡管新氧事后刪除了有爭議的聲明文章,但其價格策略未變。截至7月中旬,美團等平臺顯示,“新氧青春診所”的艾維嵐相關項目仍維持在6000元區間。
圖源:美團北京7月艾維嵐團單報價
童顏針是一種用于面部年輕化等美容治療的注射產品,核心材料是PLLA/PDLLA(聚乳酸)。它主要是通過刺激皮膚自身膠原蛋白的生成來改善皮膚狀態,達到皮膚嫩白、緊致的作用。
圣博瑪旗下的艾維嵐,是國內首個獲得NMPA(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三類醫療器械“童顏針”,于2021年8月正式上市。
圖源:艾維嵐官網
筆者認為,即便沒有新氧這一“攪局者”,艾維嵐維持18800元的高價也相當困難。
童顏針市場的激烈競爭格局和產品生命周期規律,決定了其價格下行已是必然。
市場上的童顏針主要玩家,除了艾維嵐,還有江蘇吳中代理的韓國Regen Biotech的艾塑菲,高德美旗下的塑妍萃,普麗妍“童顏針”,以及愛美客的濡白天使等五個品牌。
圖源:動脈網
其中,有3款產品是在2024年以后密集上市,價格多在15000元-20000元之間不等。
前述提到的兩款新童顏針——康哲藥業獨家代理的西宏醫藥的麗真然,與上海愛唯緹代理的Olidia獲批之前,醫療器械巨頭樂普醫療(300003.SZ)、藥企四環醫藥(0460.HK)也已相繼入局。
截至2025年7月18日,國內獲批上市的童顏類產品就有9款。這還不包括另外十多家正在排隊申報的童顏針。如再加上與童顏針有相似功效的3款“少女針”,競爭已趨白熱化。
這些產品,在核心成分(如PLLA/PDLLA/PCL)、輔料(如CMC、甘露醇)和目標效果上差異有限,同質化嚴重。
面目相似的“葫蘆娃”太多,導致艾維嵐再也無法像2022年、2023年那樣,獨占整個童顏針市場。
一般而言,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廠商想維持住終端市場的售賣價格,必然會采取“控價策略”。
但在醫美領域,能長期控價者十分罕見,僅有肉毒素BOTOX、喬雅登系列等寥寥數款。
失去了獨占優勢的艾維嵐,顯然難以復制BOTOX母公司艾爾建醫學長達20年的護城河。
從醫美產品生命周期(研發-上市-運營)看,單一產品上市后3年-5年內“破價”是大概率。并且,同類產品獲批速度越來越快,也將加速這一進程。
并且,大多數明星產品,在上市8個月-12個月內,都會經歷一個平穩下滑的過程。這是醫美產品市場基本規律。
以2021年風頭正勁、錦波生物旗下“直補膠原”薇旖美為例,剛上市時,4mg一瓶的薇旖美,可以賣到16800元。但8個月后,價格就已下滑到10800元。
到了2025年,北京市場甚至能找到1500元/瓶的薇旖美。算下來,薇旖美維持萬元以上價格的時間,甚至不足12個月。
薇旖美的今天,或是艾維嵐的明天。
同樣在2021年上市,艾維嵐之所以能維持近30個月高價,主要是因為率先抓住了高端醫美再生材料的新風口,以及海外童顏針尚需備案申請才能進入國內的空檔期。
這已經相當不易。
業內人士透露,2023年艾維嵐在醫美機構的終端價已跌至12000元左右。2025年“七劍(針)下天山”之時,新氧還沒來“攪局”,艾維嵐又進一步下行至10000元價格,首次進店還能優惠20%。
此外,從廠家的營銷策略看,產品也難以控價長久。
在圣博瑪的聲明中強調,未經其培訓的醫生操作存在風險。然而,據筆者在業內了解,實際操作中,只要醫生愿意推薦產品,廠家對醫生的“注射認證”門檻往往不高。
圖源:艾維嵐官方公眾號
而不同城市、不同地區的區域代理、甚至產品的生產商,對不同區域“竄貨”,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一般而言,非一線地區、尤其是小城市,艾維嵐價格較高。但北上廣深因為代理商眾多,價格透明,也較低?!靶卵跚啻涸\所”開在一線城市,這也是為何能低價拿到艾維嵐正品的緣故。
02 圣博瑪的焦慮
對醫美產品廠商來說,做什么產品,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關鍵在于是否擁有“三類醫療器械”這一核心資質。
三類醫療器械資質,是NMPA對高風險醫療器械實施的最嚴格監管體系,適用于植入人體、用于支持或維持生命、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的產品,如人工關節、心臟支架等。國家對這類器械實行嚴格的許可管理。
童顏針雖為注射類,但因含PLLA微球且需植入皮下組織,因此按三類器械管理。
中國醫美市場產值已達3000-4000億,潛力巨大。上游產品/設備供應商僅占20%-25%市場份額,卻攫取50%-70%行業利潤。這其中,只有三類器械資質才能確保其合法地位和準入資格,也是廠商分享高額利潤的關鍵。
這一資質,決定了能否有“上桌”資格。甚至簡單粗暴地說,有證合法,沒證就是假貨。
國內對醫療器械、藥品的管理非常嚴格。即使在國外已經獲批上市的產品,想進入到國內,仍然要經歷漫長的臨床試驗過程。
這就給了國內企業研發類似同類產品、并率先取得資質的空間,也是圣博瑪掌握先機的條件之一。
正是由于稀缺性,取得該資質,除了具備必要的條件外,包括政府關系在內的各種資源必不可少。
此外,還有一個投產比的問題。
業內人士透露,一款醫美產品從研發、臨床試驗、注冊備案到上市的流程,一般需要3年-5年。取得該證的資金投入,更是以億計算,投產比要做到1:3才有利潤。因此最初的高定價,至少要維持6個月以上,廠商才能回本。
這樣來看,2021年上市的艾維嵐,大概率早已回本。
但前有“九狼”,后有不計其數的中下游“虎”。圣博瑪能否在消費醫美這套路上走得更遠,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童顏針上市至今3年,除艾維嵐外,在消費醫美領域,還未見到圣博瑪其他產品。
圣博瑪做醫用高分子材料起家,并貫穿全產業鏈的研發型公司,其核心能力在材料和嚴肅醫療,醫美產品化能力尚待證實。
下一個艾維嵐在哪里?或是圣博瑪焦慮之處。僅有一個“大寶貝”,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面對新氧的挑戰,圣博瑪要奮力反擊。
不過,產品多元化并非唯一解法。研發、產品化能力之外,品牌形象、營銷宣傳、控貨能力和渠道管理等因素,以及講故事的能力,也會縮短或延長核心大單品的長尾收入。
以瑞士醫美公司高德美旗下的塑妍萃為例,雖然在中國市場有后發劣勢,但塑妍萃在市場宣發、品牌建設、定價策略方面更為成熟。
短短半年時間,塑妍萃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了“童顏針鼻祖”、“國外成熟使用10余年”、“王菲也在用的天后童顏”等品牌心智。
在基于醫生生產內容的基礎上,塑妍萃聯合小紅書、抖音等平臺,通過“流量扶持”、“內容共建”、“產品支持”等方式,以流量資源協助醫生進行推廣。
即便有眾多童顏針對手,塑妍萃的市場價格目前還能穩定在18000元-20000元之間。
并且,如產品品牌建設強勢且持久,則價格下滑速率也會相對平穩。隨著消費偏好改變,一些老產品甚至可能煥發“第二春”。
如2010年火過又沉寂的熱瑪吉,2018年以后重新受到了市場熱捧。
品牌建設,與品牌內涵息息相關。茅臺的核心大單品也只是飛天茅臺。這方面,醫美廠家要向白酒頭部廠商學習,提升講故事的能力。
總之,圣博瑪想要“升級”到更大的牌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