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生活妙計
揭秘中世紀人如何用智慧搞定日常生活!
顛覆認知的趣味歷史,等你來探索!
這不僅是一本歷史書,更是一扇通向過去的窗口,陪你領略中世紀歐洲的豐富多彩。無論是歷史愛好者,還是對中世紀生活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這本書都將為你帶來無盡的樂趣與啟發。
★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以幽默詼諧的語言回答現代人對中世紀生活的種種疑問,不僅可以提供豐富的歷史知識,還讓枯燥的歷史變得生動有趣。
★涵蓋廣泛的主題:從清潔、飲食、愛情到戰爭、宗教、疾病,涵蓋了中世紀生活的方方面面,助你全面了解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
★一問一答的形式:每個問題都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回答,隨時翻開都能讀,適合快節奏的現代閱讀習慣。可以迅速找到答案,也可以深入閱讀了解更多細節。
★豐富的插圖與視覺體驗:書中包含35幅精美彩插,并附贈一枚書簽,帶你直觀感受中世紀的生活場景,增強閱讀體驗。
內容簡介
中世紀人洗澡嗎?用肥皂嗎?刷牙嗎?
中世紀人講究餐桌禮儀嗎?直接用雙手抓飯菜吃嗎?
中世紀人都是包辦婚姻嗎?使用避孕藥具嗎?愛自己的孩子嗎?
你知道中世紀人生病時最先采取的行動是禱告嗎?
禱告奏效了是上帝的仁慈,禱告不奏效是上帝的懲罰。當然,藥劑師和內科醫師這樣的專業人士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和現代不同,只有少數貴族和富人才請得起醫生。
中世紀的人穿不穿內衣褲?
穿啊,在于奧地利發現的一批15世紀的織物中,不但有一身原封未動的內衣、內褲,其中還有4件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胸罩。而且不出所料的是,這些內衣、內褲全都由亞麻布制成。
本書將用日常生活的細節來解答你對中世紀人的所有疑問,從衣食住行到社交消遣,滿足你對中世紀人的所有好奇心。每一個問題的答案背后都有嚴謹的史料作為支撐,這些答案可能會顛覆你對中世紀人的認知,或是讓人捧腹,或是令人駭然,但無論如何,面對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就像如今的我們一樣,中世紀人也自有他們的生活妙計。
作者簡介
達妮埃爾·齊布爾斯基(Danièle Cybulskie)十多年來一直在研究中世紀,并圍繞著這一主題進行寫作。她曾是一名大學教授,也是中世紀文學和文藝復興戲劇方面的專家,還是Medievalists.net的特約作家。她曾多次在國際雜志上發表作品,主題從百年戰爭到羅馬長袍不一而足。她的目標就是讓歷史變得生動有趣和引人入勝。
目錄
目 錄
引言 I
第一章 骯臟的小秘密 001
中世紀的人洗澡嗎? 002
他們有沒有洗過手呢? 007
他們用肥皂嗎? 008
他們的牙齒怎么樣呢? 010
他們洗衣服嗎? 012
那時的城市里很骯臟嗎? 016
當時的廁所怎么樣呢? 018
第二章 耕作、齋戒與盛宴 023
當時的人吃些什么? 023
人人都在家中做飯嗎? 027
當時的食物不是全都清淡無味嗎? 029
那時的貿易線路有多遠呢? 030
歐洲人與不同的文化進行了很多接觸嗎? 031
當時的人喝些什么? 032
他們經常喝醉嗎? 035
是否人人都準備度過一個令人興奮的酩酊之夜呢? 036
一場盛宴是個什么樣子? 038
他們真的是用雙手抓著飯菜吃嗎? 040
當時的人講究餐桌禮儀嗎? 042
他們吃甜點嗎? 044
這是不是有些不衛生呢? 046
第三章 愛的藝術 049
中世紀的人約會嗎? 050
所有的婚姻都是包辦婚姻嗎? 052
他們是怎樣結婚的呢? 055
新婚之夜是個什么樣子呢? 057
他們的性生活怎么樣呢? 058
男女兩性群體的關系如何呢? 061
是不是連神父也有性行為呢? 066
當時的人使用避孕藥具嗎? 068
他們愛自己的孩子嗎? 070
當時人們的童年是個什么樣子呢? 073
是不是人人都英年早逝呢? 075
當時的人是如何面對死亡的呢? 076
現實中有人去世之后會發生什么? 078
第四章 丑陋與殘忍 084
中世紀的整個政治結構是建立在“強權即公理”的基礎之上嗎? 085
中世紀的歐洲有奴隸嗎? 086
農奴結婚時,領主會不會先與新娘發生關系? 088
懲處手段是一直都很殘忍嗎? 089
死刑的情況如何呢? 090
比武審判與神明裁判是怎樣進行的呢? 094
此后的司法體系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095
他們使用過法醫證據嗎? 098
假如人們不認罪,他們會受到嚴刑拷打嗎? 099
中世紀的人總是在打仗嗎? 101
長弓真的具有那么大的致命威力嗎? 103
弩弓怎么樣呢? 104
騎士的情況如何呢? 105
穿上那么厚重的盔甲,他們還能行動嗎? 107
騎士需要經常運用他們的戰斗本領嗎? 109
圍攻是如何進行的呢? 110
什么是拋石機? 112
圍攻者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攻進去? 113
當時有沒有爆發過激烈的鏖戰呢? 115
槍炮是中世紀發明的嗎? 117
第五章 信仰的時代 120
中世紀的歐洲由教會統治著嗎? 121
人們如何踐行他們的宗教信仰呢? 123
誰負責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呢? 126
當一名修士或者修女是什么感覺呢? 127
當時的修道院也是學校嗎? 129
中世紀流傳著許多關于圣徒的故事嗎? 131
當時是不是有很多人去朝圣? 134
是不是人人都虔誠信奉呢? 135
教會總是以異端為由將人們燒死嗎? 138
猶太人的生活怎樣呢? 140
穆斯林的情況怎樣呢? 143
十字軍東征的情況如何呢? 145
第六章 疾病與健康 150
人們受傷之后會怎么樣? 151
人們生病之后怎么辦? 152
他們是不是完全依靠宗教信仰呢? 154
假如他們需要動手術,該怎么辦? 155
他們有過如今的這種醫生嗎? 157
女性醫學的情況如何呢? 159
殘疾人怎么辦呢? 160
什么是黑死病? 164
第七章 時裝、比賽與宮廷愛情 166
當時的人穿什么? 167
他們佩戴飾品嗎? 170
人們是怎么縫制衣服的? 171
中世紀的人穿不穿內衣褲? 175
他們有什么娛樂活動呢? 175
他們聽不聽音樂? 177
他們玩不玩游戲? 181
他們進行體育活動嗎? 182
騎士比武大會怎么樣呢? 184
當時有人為了消遣而閱讀嗎? 187
結語 193
致謝 195
注釋 197
參考文獻 202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骯臟的小秘密
對于中世紀,世人最常見的荒謬觀點之一,就是認為當時沒有哪個人在乎自己的清潔衛生。這種觀點僅僅是那些似乎無人質疑地流傳了下來的“事實”之一,成了我們對那個時代所知情況中一個公認的組成部分。人們大肆渲染那個時期的骯臟不堪,但若是您對中世紀的衛生狀況過于挑剔,那就只能說明您的地位享有巨大的特權了。如今我們不但對細菌與病毒有所了解,而且我們當中的許多人擁有保持干凈整潔的手段,也就是能夠獲得過濾了的水、供暖系統和清潔產品。世界上還有很多的人無法獲得這些東西,所以他們只能盡量保持干凈與衛生。中世紀的大多數人也是如此。
中世紀的人洗澡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隨著古羅馬人逐漸從歐洲大部分地區離開,他們留下了自己曾經極其喜歡的公共浴室;其中,許多公共浴室都裝飾華麗,是巧妙地利用天然溫泉建造而成的。在整個中世紀,公共浴室和蒸汽浴池一直都是歐洲各地城鎮里人們經常使用的設施,盡管他們使用得可能不如我們希望的那么頻繁。
公共浴室可以是羅馬式的浴池,人人都能在其中泡澡;也有可能是一個個的房間,里面置有許多大到足以同時容納數人泡澡的浴盆。中世紀的浴盆,無論是公共浴室里的還是私人家中的,通常看上去都像是一只木桶的下半部分,是由箍桶匠制造而成。由于赤身裸體地在浴盆里坐下來時被木刺扎到會讓人覺得很不愉快,所以洗澡的人常常會在浴盆里鋪上一條亞麻布單子,將自己與木盆隔開。他們還會在浴盆上方搭起一層亞麻布帷幕,好保持蒸汽繚繞,讓沐浴者溫暖舒適。為了獲得更加奢華的享受,還可以在洗澡水中撒上花瓣,讓沐浴者身上的氣味聞起來很香。顧客必須支付一小筆費用才能使用公共浴室,就像如今的人去泡溫泉時一樣。
顯然,那時的人都喜歡洗澡:僅是13世紀的巴黎一地,就有數十家公共浴室,倫敦甚至還有過一條“浴場路”(Bathestereslane)。當時,不論男女都可以使用公共浴室。盡管基督徒經常混浴,但他們偶爾也會像穆斯林和猶太人一樣,有單獨的沐浴時間與公共浴室。一些憂心忡忡的作家曾經明確地警告說,不要與那些信奉其他宗教的人共浴,因為隨便的社交環境和沒穿宗教服飾有可能導致極其危險的信仰混雜局面。
盡管在我們看來可能顯得很古怪,但在中世紀,您是可以在洗澡的同時享用晚餐的。許多的手稿中都附有插圖,上面描繪著人們一邊吃飯、一邊在彌漫的蒸汽中赤身沐浴的場景。這樣做,當時并沒有被人們視為不衛生之舉。畢竟,如果在浴室里都不干凈的話,您又能在哪里保持干凈呢?
不過,那時的公共浴室不僅僅是一個讓人清潔身體的地方,也是一種很容易讓人變得骯臟的地方。鑒于人們經常赤身裸體地聚集其中,所以公共浴室似乎會不可避免地變成一個性約會的場所,而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有些公共浴室為浴客提供吃食,其他一些公共浴室還會提供床鋪——以及妓女。最終,它們確實變得聲名狼藉,而英語中一個用于公共浴室的普通詞語“熱水浴”(stew),居然變成了“妓院”的同義詞。1417年,倫敦的市議員們封禁了熱水浴室,理由就是那些地方都成了各種不道德行為匯聚的場所。禁令明確將個人洗浴場所排除在外這一事實,表明當時的人確實有過自己專用的浴盆,而且并不是每個人都把洗浴當成濫交的借口,同時也表明有些人確實是在那里洗澡。倫敦人對這道限制他們沐浴的禁令無動于衷,因此僅僅11年之后,市議員們便不得不將其撤銷,條件則是公共浴室的老板承諾他們會經營“正當的熱水浴”(并且支付一筆保證金,來達成這一協議)。
鄉村地區的人則是在湖泊、河流與小溪中洗澡;即便是那些沒錢去公共浴室洗澡的城市貧民,也會在做得到的情況下盡量把身上洗干凈。我們之所以了解他們洗澡的情況,部分原因在于當時的驗尸官留有這方面的記錄。有的時候,人們為了保持清潔而做出的努力是以悲劇告終的,因為不論老少,總是有人在洗澡的過程中溺水身亡。
盡管當時歐洲各地的人只要做得到就會洗澡,但對此時的北歐人來說,洗澡似乎仍然是一件比較稀罕的事情:他們頂多每周洗一次澡,最少則是一年只洗兩次澡。穆斯林與猶太人都遵循著要求他們較為頻繁地沐浴的宗教規范,但對中世紀的基督徒而言,他們卻很難在精神上接受要像如今的現代人一樣保持干凈的想法,因為他們會把這種想法視為虛榮或者過度享樂,換言之就是會讓肉體凌駕于精神之上。事實上,有些基督徒作家還批評過穆斯林,說他們洗澡過于頻繁,仿佛這是在承認他們比基督徒更加骯臟似的。
中世紀那些虔誠的基督徒都相信,身體本來就是有罪的。畢竟,它連不帶感官欲望地洗個澡都做不到。過分在意肉體,就會占用原本應當付諸精神問題的時間與精力,而許多基督徒的虔誠之舉,也源自他們約束肉體和剝奪肉體享樂的愿望。例如,齋戒、自我鞭笞和穿粗毛里衣都是為了讓身體感到不舒服,都是為了提醒罪人牢記肉體的軟弱和無常。身體骯臟也是為了讓身體感到不舒服,因此一些虔誠的人認為不洗澡是值得稱頌的。
修道會對洗澡的規定各不相同。《圣本篤會規》(The Rule of St Benedict)中指出:“應當經常為患病修士提供便利的洗澡條件,但身體健康者,尤其是年輕的修士,則不得輕易洗澡。”與公共浴室的情況一樣,這種不允許年輕修士經常洗澡的規定更多的是出于對獨身年輕人赤身裸體地待在一起的擔憂,而與清潔無關。9世紀的《圣加倫平面圖》中勾勒出的那種理想的修士群體,也明確含有“為見習修士、院長、修士及患病修士……提供單獨的浴室”的規定。盡管這種規定對洗澡方面有著明顯的道德擔憂,但其言下之意卻是那座修道院里的每一個人都應當洗澡。西敏寺里的修道士是絕對不會反對洗澡的,因為這座修道院還設有自己的浴室服務員。
公共浴室、釀酒廠和面包店有時會共用墻壁和資源,以便更好地利用它們都需要用到的熱量。
英格蘭的約翰王似乎并不介意讓仆役們汗流浹背地提著一桶桶熱水上樓下樓,去給他的浴盆里加水;很顯然,他的手下甚至有一位名叫威廉(William)的仆役,專門負責照管這位國王的浴盆。數代人過后,愛德華三世決定在威斯敏斯特宮的私人浴室里裝上冷、熱水龍頭,讓他的洗澡習慣對每個人來說都更輕松一點時,這一舉措無疑受到了手下那些仆役的大力稱頌。說到洗澡,身為國王這一點絕對是大有優勢的。
就像許多普遍被人們說成是“中世紀的”、令人生厭的習慣一樣,您更有可能看到,用麻布擦拭——而不是洗澡——的辦法來保持“清潔”的建議始于16世紀。唯恐染上疾病——尤其是唯恐染上梅毒與鼠疫而開始不去公共浴室的,其實是現代早期(Early Modern)的人。在此之前,倘若一家公共浴室關了門或者人們被警告離開那里,原因就必定與洗浴者赤身裸體引發的可恥行為有關。
他們有沒有洗過手呢?
雖然那些無緣當上國王的人可能沒有便利的條件來將全身上下洗得干干凈凈,但中世紀的人也確實要求保持雙手和臉部的清潔,尤其是在飯前。禮儀書籍中堅持認為,洗手是具有良好教養和禮貌優雅的表現,而宗教群體的規章制度也要求人們在飯前和做彌撒之前洗手。由于修士和修女們洗手的次數太多,故他們有時還會專門安裝水龍頭。
假如您家沒有室內水龍頭的話,那么飯前洗手的時候,您可能就得用到一個特制的甕——水罐(aquamanile)——從中倒出干凈的水來洗了。水罐和洗臉盆既是為餐廳增色的裝飾品,也具有實用的功能。洗手、洗臉都很重要,因此配備能夠給客人留下良好印象的洗臉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同時,主人還會為客人提供擦手擦臉的麻布毛巾。
他們用肥皂嗎?
自中世紀伊始,肥皂就在歐洲廣為人知并且深受人們喜愛了。就連那些本該過著簡樸而嚴守教規的宗教生活的人,也被要求使用肥皂。正如9世紀在亞琛召開的歷次宗教會議宣稱的那樣,除了衣物,還須為每位修士配備“數量充足的肥皂”。
當時他們所用的肥皂,大多是用動物脂肪(即油脂)和草木灰制作而成的堿液肥皂,既用于清洗羊毛、衣物,也用于清洗身體。雖然堿液肥皂能夠有效去除油脂,但其堿性有可能對皮膚產生很強的刺激作用。“黑皂”中的草木灰含量很高,因此非常適合清洗羊毛,但用來洗澡卻會讓人感到不舒服。經濟條件好的人使用的則是性質要溫和得多的橄欖油肥皂,即“白皂”,它們都產自意大利、法國南部和西班牙。《特羅圖拉》是一部為女性提供醫學指導和化妝品配方的書,其中就鼓勵貴婦們在洗臉時使用這種性質溫和的“法國肥皂”。
在薄伽丘的《十日談》(Decameron,它是14世紀意大利的一部詩歌集)中,有一個人物所使用的據說是一種“丁香味”的肥皂;這就表明當時生產的肥皂制品有不同的組合,可以產生更好的香味。雖然當時的人進行日常洗漱——比如飯前洗手——時似乎大多不太可能用到肥皂,但人們洗澡的時候卻會經常使用肥皂,所以伊普爾的城鎮規劃人員曾經不得不確保公共浴室流出的污水排入一條下水道,以免肥皂水污染到干凈的水源。這一點,可能也與用過的公共洗澡水喝起來不那么舒服有一定的關系。
假如沒有肥皂可用,中世紀的人在洗澡時就有可能用一些藥草或者其他的植物,好讓他們身上的氣味好聞一點兒。比方說,約翰·羅素撰于15世紀的那部《生活手冊》(Boke of Nurture),就建議人們使用“氣味芬芳的藥草與花朵”,以及“溫熱的玫瑰水”。《特羅圖拉》中給出了一種洗發水的配方,其中包括“葡萄藤灰、大麥莖節的殼、甘草……以及仙客來”,說它會讓女性的頭發變得“金黃而閃亮”。這種配方聽上去要比黑發的秘方令人愉快得多,因為黑發秘方中居然要把一只無頭無尾的綠色蜥蜴放到油里去熬煮。
可以肯定的是,當時的貴族更容易獲得肥皂,也有更多的機會使用肥皂,使得農民階層雖然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按現代的標準來看,他們身上的味道還是相當刺鼻的。不過,有證據表明,相比于中世紀之前及之后那些更常獲得人們稱頌的時代,肥皂在中世紀的歐洲更為普遍,人們使用肥皂的頻率也更高。這一點,可不容我們小覷。
本書為“泛讀中世紀·輕讀本”系列
第一本
厭倦了厚重枯燥的史書?想用碎片時間get有趣知識?這套“泛讀中世紀·輕讀本”專為好奇又忙碌的你打造!從穿衣吃飯到時間哲學,從餐桌禮儀到日常八卦——每天5分鐘,秒變中世紀通!
系列特色:
★輕便型設計:32開(184mm*130mm)小開本,每個章節獨立成篇,通勤/睡前隨手讀。
★權威但有趣:專研中世紀史學者力作,嚴謹的論述+幽默的語言。
★覆蓋主題廣:4本書聚焦于4個不同的主題,總有一本戳中你。
《中世紀人自有生活妙計》
原來中世紀人這么會過日子?
·中世紀人洗澡嗎?用肥皂嗎?
·都是包辦婚姻嗎?
·穿上厚重的盔甲,還能行動嗎?
揭秘中世紀人如何用智慧搞定日常生活!顛覆認知的趣味歷史,等你來探索!
(以下為待出版)
《萬物皆有時:
中世紀的時間與生活》
中世紀人竟然是時間管理大師?
·看太陽和星星上下班?
·教堂鐘聲=中世紀鬧鐘?
·星盤還能“測量”命運?
在還沒有精準計時工具的時代,看中世紀人如何玩轉多重計時方式!
《如何成為一個優雅的中世紀人》
中世紀人如何高效social?
·不洗手?舔刀子?別被影視劇帶偏了!
·用餐、求愛、經營家庭,不“講究”的話,后果很嚴重!
·騎士風度可不止是用在戰場上的!
速成版中世紀禮儀手冊:優雅,實在優雅!
《中世紀英格蘭人的366天》
中世紀人也會度日如年嗎?
·從王室八卦到平民糾紛,中世紀人的每天都過得“很精彩”!
·一天一個故事,366天,天天不重樣!
·日記體創作,沉浸感滿分,中世紀vlog看起來!
中世紀人“朋友圈”動態速覽,刷屏之前點個贊先!
敬請期待~
點擊書籍圖片,即可優惠加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