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
數年的寒窗苦讀
即將開花結果
但考生和家長千萬不能放松警惕
當前高考季
一些不法分子正在“摩拳擦掌”
“代報名”“內部名額”
“低分保錄”“助學貸款”“等
針對高考的騙局層出不窮
晉安區檢察院梳理了
近年來典型的涉考詐騙案
希望考生和家長睜大雙眼
識破“升學捷徑” 陷阱!
識破騙局:
四大“升學陷阱”揭秘
“內部名額”“低分保錄” 陷阱
騙子謊稱“認識高校招生辦領導”“掌握內部指標”,以“補錄名額”“特招通道”為誘餌,要求家長繳納數萬元至數十萬元“指標費”“關系費”。部分團伙甚至偽造錄取通知書、收費單據,騙取信任。
如2024年某家長輕信“30萬保送 985”的謊言,轉賬后發現高校根本無此招生渠道。
“提前查分”與志愿篡改騙局
騙子通過短信、社交平臺發送“內部查分鏈接”,聲稱 “提前獲知成績”“修改分數”,誘導考生填寫身份證、準考證、手機號等信息。一旦信息泄露,騙子可能進一步登錄志愿填報系統篡改志愿,再以“恢復志愿”為由索要高價費用。
如2024年某考生點擊“提前查分”鏈接后,不僅銀行卡被盜刷1.5萬元,志愿也被篡改至偏遠地區院校,險些錯過正常錄取。
虛假“助學金”“助學貸款”詐騙
騙子冒充教育部門或高校工作人員,以“發放助學金”“辦理助學貸款”為名,要求家長或考生先繳納“手續費”“保證金”,或提供銀行卡信息“激活賬戶”,實則實施盜刷。
“成人高考”“預科班”陷阱
騙子以“低分上名?!睘檎T餌,推薦“計劃外招生”“預科生”項目,實際錄取為成人教育或網絡教育,學歷無法通過學信網認證。2025年某考生家長花費 10萬元“打點”,最終發現孩子被民辦非學歷機構錄取。
筑牢防線:
檢察官教你“防騙七要訣”
信息要認“官”:所有政策、流程、錄取信息以教育部、省級教育考試院、高校官方網站和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為準。不輕信非官方渠道消息。
“捷徑”切莫信: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凡是聲稱“花錢能搞定”“有特殊渠道”“低分高錄”的,一律視為詐騙。
隱私要捂緊:切勿向陌生人透露考生身份證號、準考證號、銀行卡號、密碼及短信驗證碼等核心信息。
轉賬要清醒:所有要求提前繳納“保證金”“手續費”“預留學位費”等費用的行為,務必高度警惕。正規錄取過程在入學前通常不收取大額費用。
核實要主動:收到任何涉及錄取、繳費、助學金的通知,特別是要求轉賬的,務必主動、多次、通過官方公布的聯系方式向相關學校、教育部門核實確認。
遇騙要報警:一旦發現可能被騙或已遭受財產損失,立即保存證據(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對方聯系方式等),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或向當地檢察機關反映。
安裝金鐘罩: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給“錢袋子”加裝國家級守護。
法律后果與維權途徑
詐騙犯罪將面臨的懲處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
檢察官寄語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但求學之路沒有捷徑。家長和考生要保持理性,切勿因焦慮亂了方寸。檢察機關將持續加大對高考詐騙的打擊力度,同時呼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筑牢反詐防線。讓我們攜手守護每一位學子的夢想,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亮升學之路!
晉安檢察祝莘莘學子
一舉奪魁
魚躍龍門
來源 | 晉安區檢察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