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華人在線布宜諾斯艾利斯6月11日訊 阿根廷稅務部門近日發布重要新規,從7月1日起,在超市和食品商店購物金額不超過1000萬比索的消費者將自動免除增值稅代征(percepción del Impuesto al Valor Agregado,IVA),這一變化將顯著影響小商家、非正規企業和普通消費者的日常購物體驗。
新政策核心內容
根據阿根廷稅收和海關控制局(ARCA)發布的第5710/2025號總決議,這項新規定建立了明確的數量化標準來判斷購買行為是否屬于最終消費者范疇。新政策涵蓋四大商業活動類別:食品批發超市、大型超市、普通超市以及包括小型市場和自助服務店在內的迷你超市,這些商店通常同時銷售肉類、蔬菜和其他食品。
在此之前,超市和食品商店必須根據購買者的行為模式來判斷其是否為最終消費者。如果銷售人員合理推測顧客并非最終消費者——比如某人購買數十瓶汽水或幾公斤肉類等異常大量商品時,商店就有義務征收增值稅代征費用。這種代征費用根據所購商品的稅率不同,在發票總額基礎上征收5.25%至10.5%不等的費用。
解決長期存在的爭議
稅務專家塞巴斯蒂安·多明格斯解釋說:"當超市經營者遇到聲稱自己是最終消費者的顧客,但根據其購買行為可以推測并非如此時——例如購買50瓶汽水、40瓶葡萄酒或50升牛奶——這種購買量通常被認為不是最終消費者的行為。
根據以前的規定,必須對整個購買金額征收代征費用。"這種主觀判斷機制經常在銷售點引發爭議,因為小商販或非正規企業會購買大量商品供自己的店鋪使用,卻聲稱自己是最終消費者以逃避代征費用。與此同時,商店在缺乏嚴格客觀標準來確定購買者性質的情況下,必須逐案做出決定,這使得商業關系和制度管理變得復雜。
操作簡化帶來的益處
新規定建立了明確的數量化參數。任何在相關商店進行低于1000萬比索購物的買家,無論購買產品的數量或種類如何,都將自動被視為最終消費者,從而免除增值稅代征。這樣,超市和迷你市場不再需要評估每個顧客的行為或消費模式來決定是否征收代征費用。
這一變化還與最近更新的發票開具制度保持一致,該制度將商店必須識別最終消費者身份的金額門檻提高到1000萬比索。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規定簡化了收銀臺的行政工作,并減少了逃稅或虛假分割票據的可能性,因為在該金額范圍內,所有購買者在稅務方面都將得到相同待遇。
多明格斯進一步解釋:"客戶過去試圖通過分割購物來避免代征費用的做法現在將得到遏制。他們會說,'看,為了不征收代征費用,給我開兩張900萬比索的票據。'這樣他們就通過分割票據來避免征收,但這不符合政府的本意。"
對不同群體的影響
對于已注冊并進行正規交易的企業來說,這項修改的影響相對有限。正如稅務專家所說:"對于進行正規交易的企業而言,變化不大,因為如果他們需要抵扣增值稅,可以申請退還。"也就是說,在這些情況下,代征費用從來不是額外成本,因為這些資金可以通過稅收抵免機制在之后收回。然而,對于小商家和非正規經濟部門來說,這一變化意義重大。
代征費用的計算取決于所購買的產品類型——一些產品稅率為21%,另一些為10.5%。例如,購買未烹飪的盒裝肉類時,稅率為10.5%,因此代征費用為總額的5.25%。由于計算總是基于發票總額(包括增值稅本身),因此在面向轉售的大宗交易中,代征費用可能達到相當可觀的數額。
政策背景與未來展望
這項新政策是阿根廷政府促進非正規資金或"床墊美元"使用努力的一部分,旨在將更多資金納入正規經濟體系。通過建立清晰的財務門檻,政策簡化了大型食品零售商的日常運營,使超市、大型超市、自助服務店、迷你市場和大眾食品店不再成為購買者稅務身份爭議的場所,而是專注于明確的財務限額,從而簡化日常操作。新規定將從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預計將顯著改善阿根廷零售食品行業的營商環境,特別是對于那些經常需要大量采購但又不具備正規企業身份的小商家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
*消息來源:阿根廷《Infobae》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