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祥和
云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藝術學院書法專業負責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云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藝委會委員、云南省文史館研究員、云南省美學學會理事、中國青年詩人協會會員、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云南省教育廳、語言文字委員會(文藝學)專家、江蘇國畫院、九三學社書畫院特聘書畫家。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等高校,清華大學訪問學者。
馬祥和手札
書法創作與理論建構芻議
文|馬祥和
書法技法的問題,往往并不僅停留在技法本身,更多的是一種文化觀念上的認識,并以此影響了技法表現所呈現的面貌,換言之,創作問題其實是理論認識的問題,構建理論認識體系,對技法創作有著重大的影響。當下書壇在技法和理論研究兩個方面都呈現出一種紛紜的狀況,從歷史的角度審視,這種紛紜的現象是時代大文化融合發展的一種體現。
一、書壇現狀與反思
自晚清、民國以來,西方的政治、思想、價值觀等沖擊著我們民族的各個方面,在藝術領域,似乎西方的藝術價值觀呈現出一種強勢的姿態,裹挾了中國藝術的各個門類,其中傳統書法所遭受的沖擊較大,作為本民族獨一無二的藝術形式,其產生自本民族的思想、審美、文化背景中,在西方藝術價值觀念的沖擊下,于20世紀80年代引發了關于書法的大討論,雖然最終沒有得到一個統一答案,但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時至今日,書壇所呈現的紛紜的現狀,依舊沒有脫離出上世紀80年代各種觀點的影響。
從今天的視角來看不難發現,西方藝術理論的觀點在其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簡言之,各家對于書法的主張有意無意地都形成了一種西方藝術觀念在書法上展現的特點。積極的一面是豐富了書法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以及相應的“書法”作品風格。不足之處也很明顯,一些研究者雖在傳統書論中尋找論據來佐證自己,卻呈現出了一種為西方藝術觀念注腳的特征,這是極其遺憾的事情。西方藝術史的發展,有其自身的傳統,在認識論、方法論的層面呈現出的主客兩分的態度,幾乎貫穿了整個西方藝術史。然而,這卻與重體驗、物我一體的中國文化思想語境下產生的書法藝術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可謂是在起步時便走向了兩條不同的道路。
另一方面,也有一批學人不以西方的藝術理論來研究書法,而以文獻學考據式的方法對傳統書法進行了大量的梳理,強調相對客觀的真實,來揭示書法史中一些并不清晰的概念或者訛傳的內容,還原書史的面貌,為后續整體性的書法史觀研究作了前期的鋪墊。這種考據式的研究方法也有著其自身局限性,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書法史觀,對于書法本體的研究不易深入,同時,對于存在書法作品中的審美與思想很難進行鞭辟入里的闡釋,而如果只停留在考據所得的數據整理層面,則往往容易流于瑣碎。
二、立足文化本位的書法理論建構
前代學人在此方面有兩位值得關注,一是王國維,二是宗白華,這兩位皆是學貫中西的大家,然而在他們的理論論述中,卻始終貫穿著試圖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重新構建符合中國語境的藝術審美體系。
王國維的思想顯然是受到康德、叔本華等人的影響,但其接受康德等人思想的同時,仍然運用新的觀念和方法,試圖在中國學術領域發現新的問題,提出新的有價值的見解。其所提出的“古雅”“境界(意境)”兩個概念,呈現出一種站在中國人的審美經驗和感受的基礎上來融合中西學術的內容,顯現出極強的民族文化的主體地位。
宗白華的研究范式建立在其所構建的中國形而上學體系的基礎上,從思想、哲學層面來揭示中國藝術所具有的獨特精神面貌,呈現出一種“天人合一”、人情化的世界,同時與西方的形而上學體系拉開距離,用宗白華的話說便是“西洋:推理作用,概念世界。中國:感通作用,象征世界”。較之王國維而言,宗白華更為系統、全面、深刻地揭示出中國藝術所獨特的原因以及價值追求。
當代書壇,徐利明先生在綜合前代學人研究范式特點的基礎上,立足于風格學作品本位,以具有中國精神的人的情、性等內容來解讀風格的形成,試圖建構一種對書法精神本體的闡釋,其范式特點在于以風格的視野來呈現書史中書法風格面貌的多樣性,借此來尋找一種貫穿于整個書法史的風格精神。同時,《書法創作理論研究》一書,進一步關注了書法創作本體的研究,全書共分為本體論、器材論、生理論、心理論、學養論、風格論等六大章,涉及創作理論研究的眾多方面,此書的出版無疑將對當代書法創作理論研究走向深入起到推動作用。
以上三位學者的研究,所呈現出來的共性是以立足本民族文化精神的特點來闡釋相應學科的現代性建設問題,皆是立足于中西學術融合的基礎之上,發掘本民族獨特的思想、審美、藝術特點。三位學者用較為典范的學術研究方法,揭示了以自身文化特點為本位的書法建設的可行性。
綜上,一個建立在民族自身語境下的書法理論認識體系,才有可能孕育出包含民族自身審美經驗和價值追求的書法作品,才能夠讓創作呈現出強烈的中國式的書法意味。從藝術學的視角而言,書法理論認識體系的構建,便是一種對書法藝術自律性的要求,即回答書法之所以是中國的書法這一根本性問題的方式。在此之后,書法的創作,也才能夠更好地呈現出其民族性及這一藝術門類自身藝術形式的獨特性。
作品欣賞
唐詩二首
黃庭堅詩一首
隸書條幅
故園
西山如舊
山水之一
春風
山水之二
澄江公園寫生
萬木和佛一禪音
山水之三
扇面 28cmx35cm
山水之四
扇面
山水之五
扇面 28cmx35cm
春舞 110cmx50cm
山水扇面
版納寫生之二 68cmx50cm
版納寫生之十 68cmx50cm
版納寫生之四 68cmx50cm
滇南 68cmx50cm
獨舞 68cmx50cm
南國 168cmx50cm
南國 268cmx50cm
版納寫生之五 50cm×68cm
融 68cmx50cm
故園秋之一
大榕樹下 110cmx50cm
版納雨林一角
長青 110cmx50cm
版納十里不同天 42cm×450cm
主 編
豬大人
出 品
黔藝空間
來 源
藝術綜合
通 訊
微信 : QYqianyikongjian QQ : 3100720399
支 持
雅昌藝術網 今日頭條 一點資訊 網易新聞 搜狐新聞
騰訊新聞 阿里文娛 360瀏覽器 UC瀏覽器 惠頭條 書藝時空
黔藝空間由中國美術學院學生聯合創辦,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集藝術名家工作室、書畫圖文裝幀設計、藝術教育、藝考動態、高校藝術交流、藝術家宣傳與推廣、藝術精英孵化、藝術機構宣傳與推廣、藝術館運營、專題性展覽、文房四寶、藝術品鑒賞與收藏等多個文化產業為一體。黔藝空間藝術平臺運營內容主要為網絡線上媒體宣傳與推廣,包括藝考動態、藝術家宣傳與推廣、高校藝術交流、藝術精英孵化、藝術機構宣傳與推廣、藝術館運營、專題性展覽、藝術品鑒賞與收藏等,為廣大藝術家提供高品質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