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跨境電商SaaS市場丨行業報告
核心摘要:
中國商品出口貿易整體保持增長,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成為拉動出口結構優化和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當前中國出海賣家面臨著地緣政治、貿易政策搖擺、電商平臺多元化競爭、創新技術加速應用等市場變化。跨境電商SaaS服務商以全鏈路數字化工具,解決出海賣家運營難題,ERP系統位于跨境電商SaaS系統的核心位置,承擔出海賣家“經營大腦”的角色。本文重點梳理跨境電商ERP SaaS行業發展情況,闡述其如何通過卓越的產品與服務能力為不同類型的出海賣家提供價值。
中國出海機遇:全球宏觀層面
全球消費復蘇,但區域分化明顯,未來消費擴張的可持續性將更多依賴結構性改革、生產力提升及政策穩定性
2020至2024年間,全球經濟逐步修復,呈現出名義GDP持續增長、商品出口貿易總額階段性震蕩后趨穩的格局。2023年起全球商品出口貿易增速放緩、全球商品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不再顯著上升,反映出在制造成本上升、地緣緊張和供應鏈重構背景下,全球經濟增長正從高度依賴外需逐步向內需拉動和服務驅動轉型,全球化正在進入新的平衡階段。人均可支配消費在此期間的恢復不均衡,北美地區在高收入支撐和財政刺激政策推動下消費水平快速回升,而歐洲因通脹壓力和能源供給不穩,消費能力增長緩慢且受抑制。東南亞和南美受益于制造業轉移和數字經濟興起,居民消費穩步增長,且未來或具備較強可持續性。整體來看,全球消費復蘇,但區域分化明顯,未來消費擴張的可持續性將更多依賴結構性改革、生產力提升及政策穩定性。
新興市場在電商用戶增量與交易活躍度提升方面將繼續承擔全球電商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2020至2024年間,全球電商市場總體保持擴張趨勢,年均復合增長率達9.8%,但不同地區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增長動能。北美電商市場在高消費能力、高電商滲透率、線上零售基礎設施和生態完善的支持下,電商用戶人均消費額持續上升,電商市場規模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東南亞在社交電商與移動互聯網驅動下,成為全球電商增速最快的區域之一。其用戶基數龐大、滲透率快速攀升,增長潛力巨大。歐洲市場雖保持穩定擴張,但由于市場結構性分散,電商滲透有進入瓶頸的態勢,且地緣政治風險、通脹預期使得消費者趨于理性,電商市場規模增速顯著放緩。整體來看,2020-2024年全球電商增長重心由傳統發達市場向新興區域加速轉移,新興市場在電商用戶增量與交易活躍度提升方面將繼續承擔全球電商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中國商品出口貿易整體保持增長,成功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等多重挑戰
2020至2024年間,中國商品出口貿易整體保持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9.2%,成功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等多重挑戰,并在全球出口格局中保持較強的影響力。在此期間,中國商品出口結構趨于多元,在對美國和歐盟等傳統市場保持溫和增長的同時,新興市場重要性上升。東盟連續五年保持中國最大貿易伙伴地位,也是2024年中國第一大商品出口市場。2024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國家的出口保持穩健增長,帶動整體貿易額同比增長6.4%,首次使相關國家貿易占比超過全國總貿易額的一半,成為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未來盡管地緣政治、貿易摩擦等不確定性增加,但中國出口仍將憑借全球供應鏈整合能力、跨境電商通道擴展和制造升級戰略,持續拓展新興市場。
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成為拉動出口結構優化和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2020年至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成為拉動出口結構優化和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中國跨境出口電商借助數字基礎設施完善、物流鏈條優化及平臺支持力度加大,在2020年達到0.7萬億美元的規模,占當年中國商品出口總額的26.0%。至2024年,中國跨境出口電商實現17.0%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占當年中國商品出口總額的比例提升至35.3%,反映出該模式在全球供應鏈重構和消費線上化趨勢下的強大適應性。展望2025至2029年,盡管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沖突以及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等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但隨著海外消費者習慣形成、本地履約能力的建設完善、平臺出海模式的成熟,以及政策端的持續扶持,中國跨境出口電商仍有望保持增長。
中國電商出海渠道
中國賣家出海海外平臺仍以亞馬遜為主導
中國出海電商平臺成為越來越多中國賣家的首選之地,推動了中國制造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擴張
海外電商平臺雖為中國賣家提供了接入全球市場的渠道,但其市場環境與運營模式往往未能充分契合中國賣家的具體需求,尤其在成本控制、語言適配、支付體系以及供應鏈管理等方面,中國賣家面臨諸多挑戰。相比之下,中國出海電商平臺更精準地利用了中國本土的供應鏈優勢、物流系統以及政策支持,能夠在全球市場競爭中為中國賣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支持。這些平臺通過深度本地化的服務,如中文界面、簡化的支付流程以及與中國制造業產品特性高度契合的市場對接,極大提升了賣家的運營效率和市場適應性。同時,平臺對中國賣家設定了較低的入駐門檻和靈活的運營模式,使得眾多中小型企業能夠迅速便捷地進入國際市場,減少了跨境電商的進入障礙。這一系列特點使得中國出海電商平臺成為越來越多中國賣家的首選之地,推動了中國制造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擴張。
出海玩家急需應對的重要變化
中美關稅進入搖擺期,出海玩家需要建立動態響應機制
近年來,中美貿易政策持續動態調整,呈現出從年初的激烈博弈到目前局部緩和的趨勢。盡管美國取消了低貨值小包的免稅優惠,并對部分商品加征關稅,但近期雙邊對話的推進和部分關稅的階段性回調,也為出海企業提供了新的適應空間。在這一波動中,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政策不確定性要求企業更敏捷地優化供應鏈和成本結構;另一方面,階段性緩和窗口期可被用于市場策略調整。長期來看,在波動中捕捉確定性,將短期應對轉化為長期競爭力是出海玩家的發展關鍵。
中國對美貿易依存度進一步下降,對極端關稅政策的敏感性下降
近年來,中國對美貿易依存度持續下降。2024年,美國在中國出口總額中的占比降至14.7%,較2020年的17.4%明顯回落,反映出中國出口市場多元化趨勢不斷深化,逐步擺脫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從美國視角來看,中國在其出口目的地中的占比始終處于較低水平,雙邊貿易依存度同步下降,顯示出中美貿易關系正經歷溫和脫鉤。由此可見,即便面臨極端關稅政策,中國整體出口所受沖擊已大幅減弱,外貿韌性顯著增強。
當前出海電商賣家新需求挖掘
跨境物流:受關稅環境影響,構建海外前置倉為趨勢
關稅環境對跨境電商企業帶來多重壓力,不僅抬高了商品的關稅成本,還增加了海關合規操作的復雜度與費用,同時也可能因清關環節的不確定性影響履約時效。對于依賴直郵模式(特別是郵政小包)的“鋪貨型”平臺而言,這種不穩定性尤為明顯,直接影響消費者體驗與平臺穩定性。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企業正加速向海外倉模式轉型,通過前置備貨降低清關干擾與物流風險。海外倉正逐步成為跨境電商提升履約效率、應對政策變化的重要基礎設施。
人工智能布局:AI應用賦能選品、營銷、履約、客服等多環節,幫助賣家形成數智化決策和管理
AI應用正在深度重構跨境電商行業運營范式,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等AI技術滲透,出海賣家從選品到風控的多環節實現成本有效管理、運營效率優化、轉化率提升,并突破全球市場語言與合規壁壘。未來,從流量競爭轉向“智能密度”競爭,賣家需同步布局全鏈路智能化,選品上架、營銷轉化、供應鏈管理、客戶服務等場景與提效增收高度關聯、技術相對成熟,AI應用需求更高。
跨境電商SaaS服務商全景
ERP作為出海賣家經營”大腦“,在服務深度與廣度上匹配用戶的需求與痛點
ERP系統位于跨境電商SaaS系統的核心位置,承擔出海賣家“經營大腦”的角色,向外連接建站、選品、客服、支付、物流、數據分析等關鍵模塊,在廣度上實現全鏈路系統的互聯互通,打通多平臺、多場景下的業務節點,形成高效協同的運營閉環;在深度上覆蓋訂單處理、庫存同步、采購管理、財務結算、發貨指令、售后管理、利潤核算等核心功能,全面支撐賣家對人、貨、場、錢的精細化管理。其作為中樞系統,統一業務流、數據流與資金流,實現數據驅動、流程自動、財務透明,顯著提升運營效率與決策質量,有效緩解賣家在實際經營中面臨的多平臺管理難、信息割裂、流程冗余、成本不清等痛點問題,是跨境電商企業邁向數字化、智能化運營體系的關鍵基礎設施與增長引擎。
跨境電商ERP的服務內容與核心價值詳解
跨境電商ERP為跨境賣家提供一體化的業務管理平臺
跨境電商ERP的核心價值在于實現業務流程的高度集成與智能化。系統圍繞采購、倉儲、商品上架、訂單處理、營銷推廣、物流配送及財務核算七大環節,打通前端銷售與后端履約的數據鏈路,構建統一高效的全流程管理體系。通過各功能模塊的協同運作,ERP顯著提升跨部門協同效率,幫助賣家以更少的人力投入管理更多訂單與店鋪,降低人工操作帶來的錯誤與成本壓力。ERP不僅實現了“提效降本”,更為賣家構建起可復制、可擴展的跨境運營體系,成為企業規模化增長與長期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支撐。
不同類型賣家對跨境電商ERP產品需求各異
聚焦平臺特性差異,精準定位ERP價值
不同跨境電商平臺的特征深刻影響了賣家對ERP系統的需求。 亞馬遜合規要求嚴格,更看重ERP的數據驅動和精細化運營能力;Shopee與Lazada強調多區域協作與語言本地化,對ERP提出多站點協同管理的要求;TikTok Shop側重內容引流和快速變現,ERP需支持內容交易一體化;Temu重視供應鏈效率和成本控制,ERP需強化供應鏈自動化協同;而獨立站則聚焦用戶生命周期管理,要求ERP具備營銷閉環的綜合能力。ERP廠商應針對平臺差異化特點,精準提供定制化產品和服務。
賣家類型與成長階段各異,ERP需求精細化分層
不同類型及成長階段的跨境電商賣家對ERP產品的需求呈現顯著差異。工廠型賣家需要生產與銷售緊密協同的高效工具;貿易型賣家強調SKU快速響應和物流集中管理;多平臺多店賣家則更注重跨平臺一體化運營能力;單店精品賣家追求精準營銷和精細化管理;初創期賣家需要輕量化、低成本的便捷工具;成長期賣家關注數據驅動的運營優化;成熟期大賣則要求ERP具備跨團隊、跨系統的統一智能管理能力。ERP供應商需基于賣家的成長路徑和經營特點,打造精細化分層產品策略。
中國跨境電商ERP產業鏈生態圖譜
跨境電商ERP廠商將上游資源轉化為高效、專業的ERP系統解決方案,服務于跨境電商平臺賣家
中國跨境電商ERP行業競爭格局
跨境電商ERP行業競爭格局較為穩定,頭部品牌優勢顯著
中國跨境電商ERP行業競爭格局趨穩,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梯隊分布。第一梯隊品牌經過多年的市場經驗積累與產品打磨,已建立較強的品牌效應,在行業內品牌認可度高,并且擁有相當體量的穩定客源。其ERP產品具有較強的產品和技術壁壘,能夠在功能模塊的深度上滿足出海賣家精細化運營要求,在廣度上覆蓋出海賣家全流程的服務需求。領星ERP在跨境電商ERP中市場占有率第一。
跨境電商ERP品牌及產品關鍵競爭力分析
從終端使用者關注的核心價值角度看,全面、穩定、可擴展的運營提效以及靈活的付費選擇是關鍵
從終端使用者視角,跨境電商ERP需要直擊賣家的業務痛點,如業務數據分散、信息安全風險、市場需求變化及成本效益壓力。為此,ERP產品應提供功能統一集成的高效解決方案,兼顧安全性與穩定性,并具備靈活快速的工具配置和創新的定價模式,全面覆蓋賣家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需求。唯有貼近賣家真實需求的ERP才能助推跨境電商賣家實現持續增長和業務高效運轉。
從品牌廠商構建的競爭壁壘角度看,技術彈性與生態協同是長期優勢
跨境電商ERP品牌的長期競爭力來源于技術靈活性與生態系統協同能力的雙重驅動。在技術端,通過云計算、大數據與AI/AIGC等先進技術架構,提供高度靈活且可擴展的解決方案;在生態端,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資源,建立完善的生態聯盟與服務網絡,實現規模效應與服務粘性提升。ERP廠商只有同時具備技術領先與生態協同的能力,才能為跨境電商賣家提供持久且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未來,ERP廠商的護城河不再局限于功能堆砌,而是能否通過技術與生態的雙向賦能,為賣家提供動態適應市場變化的“活系統”。
中國跨境電商SaaS行業發展趨勢
政策指引創新思路,深化“保稅+ERP”監管模式改革,提升通關效率
“保稅 + ERP”監管模式創新性地搭建起海關與企業之間的數字化橋梁,它將海關的監管系統與企業內部的資源計劃系統、倉儲管理系統深度對接、聯網協同。在這一模式下,海關能夠精準抓取企業涉及進出口活動的各類生產經營數據,并運用智能監控指標及先進模型,讓企業數據與海關數據展開自動化的相互印證與交叉比對。如此一來,保稅監管流程中的諸多程序性手續得以精簡優化,企業在辦理相關業務時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極大提升了貿易便利化程度,為企業的進出口業務賦能增效。
半托管模式的推廣帶動海外倉發展,WMS系統將擁有更大的需求市場
中國跨境電商SaaS行業正經歷由半托管模式普及引發的供應鏈重構浪潮,其核心邏輯在于平臺策略轉變、商家自主權提升、物流效率升級的三角驅動。半托管模式下,平臺在保留核心物流與合規服務的同時開放商家選品、庫存管理等自主權限,促使企業從傳統 “倉儲節點” 思維轉向 “智能履約中心” 布局 。頭部企業通過智能化倉儲管理系統(WMS)實現多平臺庫存同步、自動化流程、合規管理、AI預測等功能,有效提升物流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
歡迎關注艾瑞數智獲取更多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