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馬小播 吳侃俊
【本期責編】藍爸爸
【本期編審】Shining靈感
近日,上海地鐵部分線路車廂內出現的“小板凳”現象引發廣泛關注。尤其在早高峰時段,乘客在車廂中使用小板凳就座,不僅占用有限的車廂空間,阻礙乘客正常通行,還帶來諸如乘客被絆倒、增加意外碰撞風險等安全隱患。為有效治理這一現象,規范乘車秩序,保障廣大乘客的出行安全,上海地鐵多部門積極行動,全面開展專項整治工作。
自6月6日至10日的工作日早高峰期間,11號線嘉定站區聯合公司質安部執法中二中隊,針對 “小板凳” 問題展開集中宣傳勸導行動。由執法隊員、車站工作人員及志愿者組成的聯合行動小組,將工作重點聚焦于客流量較大的嘉定新城站和南翔站。他們采取定點值守與跟車巡視相結合的方式,對在列車首、尾車廂使用小板凳的乘客進行耐心勸導。工作人員向乘客詳細說明在擁擠車廂內使用小板凳可能引發的多重風險,如在緊急情況下嚴重影響疏散效率,極大增加乘客之間意外碰撞、絆倒摔傷的幾率等。對于部分心存疑慮的乘客,工作人員結合過往發生的安全警示案例,進行深入講解,助力乘客充分認識此類行為的潛在危害。
與此同時,9號線也同步開展“地鐵小板凳”專項整治行動。在工作日早高峰時段,松江新城站至九亭站區段加大車廂廣播宣傳力度,持續提醒乘客請勿在車廂內使用小板凳,注意乘車安全;車廂內的乘客顯示屏滾動播放相關宣傳視頻,強化宣傳效果。此外,佘山站、泗涇站、九亭站在工作日早高峰時段,于站臺增派志愿者,重點關注列車頭部及尾部車廂門口區域,及時勸阻使用小板凳的行為。早高峰期間,車站工作人員、地鐵執法人員與志愿者登上列車,向使用小板凳的乘客耐心解釋安全隱患,執法人員還協助乘客收起小板凳。在工作人員的耐心勸導下,多數乘客了解危害后表示理解,主動配合整治工作,收起小板凳改為站立乘車;對于個別仍有疑問的乘客,執法人員逐一進行耐心細致的解答。
經過近期高強度、有針對性的宣傳勸導,乘客的安全意識和文明乘車意識明顯提升。然而,治理 “小板凳” 行為,營造安全、順暢、文明的乘車環境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某一方能夠單獨完成的任務。后續,上海地鐵將持續關注這類問題,定期開展勸導活動,不斷加強宣傳工作,并呼吁廣大乘客相互提醒、積極配合,共同攜手創建文明的地鐵出行環境,拒絕成為 “板凳族”。
信源:集團公司黨委黨建工作部綜合報道、 上海地鐵第一、二運營有限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