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戰爆發后,日寇倚仗其武器裝備的精良,迅速推進,致使平津、張家口、大同等地相繼淪陷,淞滬、南京、太原等地也危在旦夕……
置身于1937年,目睹著南北各地接連傳來的敗績,國土大片淪陷,心中的悲痛難以言表,仿佛“亡國滅種”的危機已迫在眉睫。這一年,希望比金子都珍貴。
而八路軍在平型關成功伏擊日寇,使全國人民知道了:原來日寇并非不可戰勝,只要我們敢于亮劍,敢于與之殊死搏斗,日寇也終將被我們擊敗。
那時的抗戰局勢,猶如烏云壓頂,沉悶壓抑,亟需一場振奮人心的勝利。盡管有人質疑這場戰斗的規模,有人認為擊敗的只是日寇的輜重部隊,但這場勝利卻如同在茫茫黑暗中閃現的一縷曙光,意義非凡,其價值絕非他人的三言兩語所能抹殺的。
然而,這場勝利也如同一面鏡子,暴露出了八路軍的3個弱點。開國上將李天佑后來就沉痛地總結過,若非如此我軍還能減少一些傷亡。
首先,當時的115師官兵普遍有輕敵思想,以為陣型一垮,日軍就會像以往的國軍一樣繳械或潰逃。
可戰斗開始后,八路軍發現日軍單兵戰斗能力強,意志堅定,日軍各部遭到突襲后,很快便能依托地形反擊,就算落單,三五個日本兵也會迅速背靠背作戰,讓數倍的八路軍難以近身。即使被打散,日軍也非一味逃跑,而是邊躲避邊伺機找到附近高地,再居高臨下反擊。
正因為這個原因,115師在平型關戰斗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負責主攻的686團甚至出現了整排全部犧牲的情況,有一個連打到最后還剩20多個人;9連所有干部全都犧牲...
除了輕敵之外,八路軍還對日軍的兇殘估計不足。長久以來,我軍都嚴格執行優待俘虜政策,因此在平型關戰斗時,各部都想抓一些日軍俘虜。
可日軍深受軍國主義荼毒,普通士兵往往會負隅頑抗到最后,再以自殺式沖鋒的形式結束生命。
當時,686團有一個電話員在拉電話途中,撞見一個受傷的日軍,就像之前對待敵傷員的態度去對待日軍傷員,結果還沒把優待俘虜的話說完,日軍掙扎起來抬手就是一刺。
最后,除了思想方面,具體對敵也沒能及時調整,很多八路軍指戰員還在用老辦法打仗,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傷亡。
例如當時686團負責進攻日軍第六汽車隊,面對敵人的百余輛汽車,我方戰士沒有及時將汽車燒毀,讓頑抗的日本兵得以鉆到汽車底部,以此做掩體周旋,為殲滅日軍增加了難度。
不過115師作為八路軍的精銳之師,大部分都是老紅軍,適應能力特別強,很快就進行調整。各部一齊發力,最終以傷亡600余人的代價,殲敵1000余人,贏得了此戰的勝利。
在希望比金子還要寶貴的1937年,八路軍用一場平型關大捷,給了很多人希望!
在看到希望的同時, 115師也付出了一些不必要的傷亡,這些都是教訓、是弱點。115師隨后開展了一系列的針對性訓練,后續的對戰就改善了許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