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老天爺要連軸灑水了,梅雨季正式踩油門。潮濕天里莊稼地里的麻煩跟著雨腳跑,得繃緊神經防著。玉米稈子這會兒最怕地里泡湯水,根系悶久了要鬧毛病。
菜園子的黃瓜、番茄葉子上,霉菌正偷偷打埋伏,稍不留神就爛果。山區梯田要留意邊坡土石松動,雨水泡軟了地基容易出狀況。
平原水田里的稻苗剛分蘗,水多了要及時開溝放掉,別讓苗兒澇著。
湖邊低洼地種的大豆,得趕緊給根部培土,防大風刮倒植株。家里存的稻種、玉米種要搬上木架子,底下墊塑料布防潮氣往上爬。
老輩人傳的草木灰撒菜根法子挺管用,既能除濕又能當鉀肥使。
不過現在有更省心的招兒,買些生石灰裝布袋掛在糧倉角落,吸濕效果更持久。
看見豆角架上爬滿蚜蟲別慌,抓把煙絲泡水里噴,比農藥溫和還安全。連續陰雨天后突然出大日頭,得趕緊給果園葉子噴水,防葉片被曬出焦斑。家里養的雞鴨鵝,窩棚要墊干燥的碎秸稈,潮濕容易滋生病菌鬧瘟疫。
集市上買的農藥要檢查包裝,受潮結塊的就別用了,效果打折還傷苗。有些老鄉覺得梅雨季施肥省事,錯啦!濕土施肥容易燒根,得等天放晴再施。
山區散戶種的茶樹,趁下雨間隙薅薅雜草,濕土拔草省勁兒還不損傷根系。
湖邊養魚的鄉親注意,梅雨季水體缺氧,傍晚要開增氧機,別讓魚翻塘。村里代銷點進的農用薄膜,這時候派上大用場,臨時搭棚給育苗床擋擋雨。我個人覺得,梅雨季雖麻煩,但順著老天爺的節奏來,莊稼也能安穩度濕。
前兩年鄰村老張按老法子給辣椒蓋稻草,再配合科學通風,爛果率降了兩成。現在最緊要的是,明天就把排水溝再通一遍,別等雨水漫上來才著急。
拿不準怎么應對的老鄉,趕緊找村農技員上門看看,別自己悶頭瞎琢磨。
記住嘍,梅雨季多操心一分,秋收就能多收一筐糧,這話錯不了!
眼下先把家里的農事工具歸置歸整,該修的修,該晾的晾,別讓潮氣毀了家伙。
未來幾天出門干活帶好雨具,別淋透了回來著涼,身子骨才是干活的本錢。最后說一句,大伙多留意村里大喇叭的天氣預報,跟著節奏安排農活兒最靠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