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天,華北多地氣溫將暴跌10℃以上。
最近半個月,地里的土剛曬暖乎,農民正搶著播玉米。村頭老張頭翻出老黃歷:"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今年咋變天?
氣象站說,后天夜間起,冷空氣從內蒙古直灌下來。
最低溫要跌到2℃,還帶4級大風,地膜可能被刮飛。王嬸家昨天剛撒下5畝花生種,現在蹲地頭直嘆氣。
去年這時候,鄰縣一場倒春寒,爛了30%的棉種。村支書大喇叭喊:"別慌!提前蓋草簾,夜里燒點熏煙。
"可新種的小苗嫩得很,冷一夜就得打蔫兒。李大爺蹲墻根抽旱煙:"前兒還穿單衣,今兒又翻棉襖。"農技站數據:低溫持續超48小時,春播作物出苗率降20%。
二狗子剛買了新播種機,這天氣他說"白搭錢"。
農諺講"春寒不算寒,寒到立夏才叫冤",今年能挺過去?張嫂把曬在院兒里的種子收進糧倉,說"等等再播"。
有人急著搶墑,有人怕凍壞,村里分成兩派。
去年全縣因倒春寒減產1200萬斤,農民口袋癟了不少。農技員小周說:"地溫沒穩在12℃,播下去也是白搭。"老會計翻賬本:"晚播10天,秋收能差半袋糧。
"可要是凍壞了,連半袋都撈不著,這賬咋算?村頭小賣部里,幾個老漢吵得面紅:"聽天由命?""得想辦法!
"鎮里調來5000卷防寒膜,說"先到先得"。
王大叔騎三輪去搶膜,車斗里還塞著半袋玉米種。李嬸把剛發芽的土豆苗移進棚子,累得直捶腰。
"冷得很,冷得很",村口的老楊樹葉子嘩嘩響。專家說:"夜間用秸稈堆熏煙,能提溫3℃左右。
"可年輕人不會燒,老年人怕失火,這法子難推廣。村東頭的育苗棚里,溫度計顯示8℃,比外頭高不了多少。
劉大姐把電暖扇搬進棚子,說"費點電總比絕收強"。去年她沒防住,5畝辣椒苗全凍死,賠了2萬塊。
"今年說啥也得守著",她裹著軍大衣坐馬扎上。
氣象預報說明天下午降溫,現在地里人影兒越來越少。
老張頭把剛播的地重新蓋了層土,說"厚點總保險"。二妮在微信里問:"媽,咱家的麥種還播不播?"手機屏亮著,顯示"未來3天持續低溫"。
村支書在群里發通知:"明早8點農技課,教防低溫。
"李大爺蹲門檻兒嘟囔:"這老天爺,咋就不能順順當當?"農諺講"春冷秋熱,必是荒年",今年會不會應驗?
沒人能給出準話,只能盡量多做準備。張嫂把曬種子的竹匾收進倉房,鎖頭咔嗒一聲。她說:"寧肯晚幾天,也不冒這個險。
"地里的土塊被風掀起,打在腿上生疼。未來5天,是考驗,也是教訓。種地靠天吃飯,可也得學著和天"斗"。
春播這關過了,秋天才有盼頭。想知道更多防低溫妙招?點個關注不迷路。
注:具體天氣以當地氣象部門實時預報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