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作者 | 頤圣
編輯 | 志豪
當合資車企反攻進一步深入,如何實現多方共贏?
車東西6月17日消息,在前不久舉辦的廣汽豐田科技日上,豐田正式將在華研發路線從”全球技術輸入”轉向”中國研發反哺全球”。
在發布會上,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小西良樹直言:“要同中國伙伴一起,在中國制造更好的汽車。”
▲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小西良樹(圖源:廣汽豐田)
與此同時,在豐田“現地研發”強化中國團隊研發自主權的背后,我們關注到行業頂流華為、Momenta、小米作為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新車最強AI生態圈。
從廣汽豐田最近亮相的新車來看,豐田作為全球“第一車企”負責場景定義、華為負責智能座艙及部分車型的電驅電控、Momenta負責跑通智能輔助駕駛方案,三大行業頭部選手組成了一個爆款“鐵三角”,可謂是強強聯合。
除了華為等頂流科技外,廣汽豐田新車型的智能輔助駕駛研發也有些不同。
從今年年初智駕平權、智駕普惠成為ADAS領域最熱的技術變革。在這場技術革命中,車企自研、華為、Momenta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經出現。
行業調研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智能輔助駕駛滲透率已超過60%,全年乘用車L2級及以上智能輔助駕駛新車銷量占比將達到70%,中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汽車市場。
在市場滲透率不斷增加的背后,如何實現多元化的技術賦能,實現更多細分市場的ADAS覆蓋,成為了目前輔助駕駛系統上車的新命題。
以此次廣汽豐田的新車型為例,在車企定義之外,生態合作伙伴逐漸走向臺前,共同賦能新產品可能要成為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的新方向。
一、合資品牌“智變” 從傳統供應鏈到AI生態圈的躍遷之路
在智能化下半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市面上新車研發開始有了更多的打法。
以廣汽豐田為例,面對自身國際車型在智能化“水土不服”的問題上,選擇了在中國市場積極與國內的一線生態伙伴品牌合作。
自2020年3月廣汽豐田與Momenta達成戰略合作關系之后,作為雙方合作的首款車型,鉑智3X上市3個月訂單接近3萬輛,累計交付近2萬輛,刷新了合資純電車型交付紀錄,并在4-5月連續兩個月奪得合資品牌純電車銷冠。
▲Momenta聯合創始人及市場商務副總裁孫環(圖源:廣汽豐田)
鉑智3X搭載的智能輔助駕駛方案,通過量產車實時采集的真實道路數據,驅動算法持續優化,基于Momenta飛輪大模型快速實現了數據閉環。
這種“數據-算法-產品”的飛輪效應,大幅縮短了車企的開發周期,加速OTA迭代,推動產品快速上市熱銷,成為合資品牌智能化轉型的標桿案例。
這樣的表現也打破了市場對于傳統合資品牌“技術落后”、“反應遲緩”的刻板印象。
今年6月,廣汽豐田宣布與多家中國頂流科技企業深度合作,打出“廣汽豐田優秀的混動技術+華為智能座艙+Momenta智能輔助駕駛+小米米家生態”的組合拳,組成了最強AI生態圈。
從結果上來看,“豐田+Momenta”的黃金組合已經讓廣汽豐田的純電車型實現質的飛躍,在這一基礎上,廣汽豐田引入和華為的合作,可謂是如虎添翼,組建了更加強大的“鐵三角”。
三者都自帶爆款基因,組合在一起,即將推出的鉑智7車型,或將再次引爆市場。
在鉑智7中,廣汽豐田負責場景定義與全球化驗證,通過RCE(Regional Chief Engineer,區域首席工程師制度)制度賦予中國團隊全流程決策權。
▲廣汽豐田RCE體制(圖源:廣汽豐田)
華為提供了多個解決方案集成,電驅動部分搭載了華為DriveONE電機,通過高效能與智能化控制技術,實現度電十二公里續航表現及2.5kW/kg高功率密度,并具備毫秒級扭矩調節能力,提升整車駕駛品質與安全性。
在智能化體驗方面,華為則主要提供了星閃數字鑰匙與鴻蒙座艙5.0等頂流產品,降低企業開發成本,提升用戶體驗。
而在智能輔助駕駛方面,Momenta獨家提供鉑智7智能輔助駕駛方案專注算法迭代與數據閉環,開放平臺適配多硬件,加速車企智能輔助駕駛落地,一段式端到端飛輪大模型即將上車。
▲Momenta一段式端到端飛輪大模型(圖源:廣汽豐田)
這種模式不僅刷新了合資品牌純電車型的市場表現,更開創了車企與生態合作伙伴聯合定義產品的全新范式。
結合三家企業在各自領域的獨特優勢,爆款“鐵三角”有望繼續刷新“行業記錄”,也為中國車企與科技企業合作提供了可復制的范例。
從廣汽豐田鉑智3X的“賣爆”例子可以看出,定義一款成功的車,一方面是車企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和生態合作伙伴共創共贏。
二、Momenta成圈內爆款 如何拿下行業高地?
豐田搭臺,華為、momenta來唱戲,在廣汽豐田爆款“鐵三角”模式的推動下,中國汽車產業正從“跟跑”向“并跑”乃至“領跑”加速轉型。
這一轉變的背后,也是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從“單點突破”邁向“體系化競爭”的必然趨勢。
智能輔助駕駛已成為車企智能化下半場中,智能化體驗的核心戰場,而Momenta憑借其獨特的技術路徑和生態整合能力,正在這場競賽中占據關鍵位置。
▲Momenta全球品牌的共同選擇(圖源:Momenta)
一方面,智能化優勢可以增強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跑通駕駛數據閉環才可進一步持續發展。
在華為、Momenta等企業組成的最強AI生態中,除了華為在賦能智能座艙的翹楚外,Momenta如何拿下智能輔助駕駛的行業高地值得仔細討論。
要知道,Momenta是最早在合資品牌跑通全場景輔助駕駛的企業。Momenta在數據、訓練、定義上的優勢,讓無論是“合資車企入華”還是“自主品牌出海”,都可以坐上電梯。
1、技術硬實力:推出“一段式端到端”飛輪大模型
2024年上半年,Momenta推出行業首個量產的基于模仿學習的一段式端到端飛輪大模型。今年,Momenta的目標是實現基于強化學習的一段式Momenta R6飛輪大模型。
與此同時,Momenta也是行業內首個實現全流程驅動數據飛輪的企業。
2、數據飛輪:規模化量產構筑行業壁壘
Momenta的技術優勢不僅源于算法創新,更得益于其“數據驅動”的商業模式,打破傳統供應商“交付即固化”的弊端。
截至2025年5月,其定點車型已覆蓋130+款,通過量產車的真實道路數據,Momenta構建了行業領先的數據飛輪,技術融合讓交付不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
▲Momenta數據飛輪(圖源:Momenta)
借助Momenta的技術硬實力和車型覆蓋,其也成首個實現“全球都能開”的智能輔助駕駛方案商,不僅幫助車企走進中國市場,更能幫助中國車企出海世界舞臺。
3、從“傳統供應商”到“生態共創合作伙伴”
與傳統Tier 1不同,Momenta選擇用“生態共創伙伴”的角色參與車企研發。其技術開放性允許車企自主選擇硬件平臺,避免技術綁定。
同時,Momenta深度參與主機廠的場景定義,例如為廣汽豐田鉑智系列提供全場景輔助駕駛方案。
這種“聯合定義”的模式,使車企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而Momenta則通過規模化量產反哺算法優化,形成雙贏效應。
在智能駕駛的下半場,單一技術或產品的競爭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這在當下“內卷不止”的汽車行業里,Momenta給行業帶來的,無疑是一條良性的、可持續性的發展之路。
結語:從幕后到臺前:生態伙伴重構造車話語權
廣汽豐田鉑智的“鐵三角”模式,一方面給車企和產業伙伴提供了合作新范式,另一方面也是中國智能汽車產業鏈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當下,單打獨斗已無法應對技術迭代與成本控制的雙重挑戰,車企與頭部生態合作伙伴深度綁定、聯合定義產品的模式,正在重構產業分工。
未來,唯有打破零和博弈,以華為、Momenta、小米等企業為代表的“賦能型合作”,方能推動行業駛向全域智能化的深水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