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葉國富斥資62.7億元將永輝超市29.4%的股份收入囊中。
這筆交易,將葉國富放在了市場的聚光燈之下。當時,對于這筆交易,市場分歧較大。
消息一經傳出,名創優品股價當即大跌超24%。
好在名創優品業績的快速增長,給了葉國富十足的底氣。他在公開場合表示“看不懂就對了,如果大家都看懂了,我就沒機會了?!?/p>
但到今年一季度,其依仗的“大本營”名創優品的業績的滑坡,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財報顯示,一季度名創優品實現營收44.27億,同比增長18.89%;實現凈利潤4.163億,同比下滑28.56%。很顯然,這份財報不及預期,因此財報披露之后,名創優品美股股價大跌17.56%。
對于葉國富而言,名創優品遭遇業績波動或許還是小事,畢竟企業發展難免會遭遇瓶頸;其真正的壓力其實來自永輝超市。據侃見財經觀察,目前永輝超市正面臨著虧損和負債的雙重壓力,作為“大本營”的名創優品一旦不穩,永輝超市的調改也將困難重重。
“大本營”失守
一季度,名創優品實現營收、凈利潤44.27億和4.163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8.89%和-28.56%。
拉長周期來看,這也是名創優品近幾年來交出過最差的一份一季報。要知道在去年一季度時,名創優品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還有34.31%和41.5%,對比如今的業績可謂相差甚遠。而至于為何一季度凈利潤會下滑,名創優品給出了三點原因:
第一,是可轉債。由于名創優品1月6日發行了一筆金額為5.5億美元、票息為0.5%,期限為7年的可轉債,該筆可轉債疊加金融衍生工具,導致每季度增加了對應的公允價值波動和實際利率法下的應計利息成本,此部分按會計準則的要求計入財務費用;
第二,是投資永輝所產生的銀行貸款費用,其對應計入年化利率低于3%的借款利息費用;
第三,是增加的直營門店相關的門店租賃相關的財務費用。
實際上,這三點原因歸結起來也就兩個方面:第一是直營門店投入前置帶來的銷售費用率提升;第二則是財務費用的增加。
先看門店擴張方面,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名創優品集團層面的門店總數為7768家,同比凈新開978家門店。其中,新開門店主要集中于海外市場,海外名創優品門店數為3213家,同比凈新增617家;位于中國內地的名創優品門店數為4275家,同比凈新增241家。
過去,在中國內地市場,名創優品主要以加盟制為主,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國內直營門店數量僅為20家;而名創優品的海外擴張卻以直營門店為主,在加快推進海外擴張的背景下,其費用投入難免會更多。從具體數據來看,一季度名創優品銷售及分銷開支同比增長46.7%至10.21億元,主要源于海外直營店租金、折舊及攤銷成本大幅攀升;一般及行政開支也同比增長26.6%至2.42億元。此外,IP授權費用投入同比提升39.6%。
再看財務費用增加方面,除了因門店擴張帶來的財務費用增加之外,近期名創優品還發行了金額高達5.5億美元的可轉債,再加上完成對永輝超市股權的收購,這些都會增加名創優品的財務壓力。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名創優品的負債總額從去年四季度的77.65億元上升至155.1億元,僅一個季度的時間其負債總額接近翻倍,其中長期負債一項增長最為明顯,今年一季度為57.76億元,而在去年四季度時該項負債僅為431萬元。
整體而言,名創優品一季度凈利潤之所以會“滑坡”,主要在于海外門店擴張和耗費巨資將永輝超市所產生的費用,從中長期來看,由于國內門店增長正在放緩,海外門店擴張仍是戰略核心,可以看到其未來仍將要承受海外門店擴張帶來的壓力;另外,對永輝超市的投資也將是名創優品的一大考驗。
調改永輝壓力重重
對于名創優品而言,其業績的不確定性主要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海外門店擴張是否順利,第二則是永輝超市能否順利回到正軌。
對于海外門店的擴張,不確定性相對而言較小。據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名創優品直營門店的收入貢獻由去年同期的14%提升至本季度的22%,收入則同比增長86%,可以看到直營門店的營收占比明顯提升。此前,名創優品的高管就提到:“今年一季度,直營收入的增速依然高于直營門店相關費用的增速,當前對直營門店的投資是為了擁有更多的銷售機會,以確保未來業務的成功,尤其是在美國等重要戰略性海外市場”。
而相比于海外門店的擴張,其實永輝超市才是名創優品未來業績所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
從本質來講,收購永輝超市也是名創優品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一大嘗試,在接手永輝超市后,葉國富開始大力調改永輝超市。
首先是加速關店和賣店。此前,葉國富宣布永輝超市2025年調改門店將達200家左右,并關店250至350家。其次是升級供應鏈,據報道葉國富對永輝超市的供應鏈進行了改革,砍掉了中間商,推行“裸價直采”,公司同供應工廠建立直接合作聯系,省去中間費用,取消對供應商的各類收費。3月29日,永輝超市召開2025年度全球供應商大會。當天,葉國富在會上稱,會與核心供應商建立長期的深度合作,首批鎖定200家核心大供應商。
雖然葉國富決心很足,但想要扭轉永輝超市長期萎靡不振的經營狀況卻并不容易,因為無論是門店調改還是升級供應鏈,都需要龐大的資金作為支持。據證券機構測算,永輝超市單店改造成本或超800萬元,按照調改200家門店來計算,僅2025年調改門店就需要花費16億元。3月18日,永輝超市宣布將黑龍江、吉林兩省的12家門店整體轉讓給東北區域零售龍頭比優特集團,以為后續調改提供現金流支持,但這還遠遠不夠。
另外,不可忽視的一點,目前永輝超市仍深陷泥潭之中。
從經營層面上看,永輝超市仍處于業績下滑的狀態中,2024年永輝超市實現凈利潤為-14.65億元,同比下滑10.26%;而在今年一季度,永輝超市實現凈利潤為1.476億,同比還下滑了79.96%;從負債層面來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永輝超市的負債總額高達349億,資產負債率為88.73%,其中僅短期借款一項就高達49.61億,而同期永輝超市的貨幣資金為49.95億。
整體來看,雖然在接手永輝超市后,葉國富已經在加緊對永輝超市進行調改,但無奈此前永輝超市的“窟窿”實在不小,短時間內可能難見效果。再加上如今作為“大本營”的名創優品經營也不太穩定,可以預見,葉國富未來壓力必將不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