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7細胞因子簡介
細胞因子IL-27由兩個亞基IL-27p28和EBI-3組成,是IL-12家族的成員。
在來源方面,IL-27主要由髓系細胞(如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小膠質細胞)分泌,尤其在活化的抗原呈遞細胞(APC)中分泌較多。
EBI-3亞基在結構上與IL-23和IL-12p40關聯;IL-27p28亞基是四α螺旋束狀結構,這也是許多細胞因子(包括 IL-6、IL-12p35 和 IL-23p19)共有的結構之一。
IL-27的受體是細胞表面由gp130和IL-27Rα組成的異二聚體。
gp130是IL-6和IL-27的共享必需亞基;WSX-1是一種與gp130同源的跨膜蛋白,是IL-27受體獨特亞基,它可以單獨的和IL-27結合。
IL-27和受體結合后,通過激活下游的STAT1和STAT3發揮作用。
由于WSX-1在各種細胞上表達,因此IL-27可以介導不同免疫細胞(如T細胞、B 細胞和NK)的生物反應。
IL-27通過改變T細胞T-bet、RORα、ICAM-1、LFA-1、Foxp3和GATA-3的表達來調節各種類型T細胞活性。
IL-27還可以誘導人DC細胞PD-L1的上調;IL-27誘導的c-Maf可調節 CD8+T細胞耗竭、1型Treg(Tr1)細胞發育和IL-10表達。
有研究表明,IL-27可通過激活NK和促進IgG的產生來引發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反應。
“糾結矛盾”的IL-27
在腫瘤微環境中,IL-27具有“矛盾”的雙重作用:抗腫瘤和促腫瘤。
在抗腫瘤方面,IL-27可增強NK的細胞毒活性和腫瘤細胞對NK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的敏感;還誘導腫瘤特異性抗體,協同引發ADCC活性;NK 細胞對腫瘤的殺傷為DC提供了更多獲得腫瘤抗原的機會,從而激活抗腫瘤CD8+ CTL。
除對腫瘤細胞的直接抑制外,IL-27還可通過靶向腫瘤微環境的血管生成間接發揮抗腫瘤作用。
盡管IL-27在某些條件下是一種有效的抗腫瘤細胞因子,但研究表明,它也可起到促腫瘤的活性。
在腫瘤微環境中,半乳素-1、干擾素(IFN)-γ和凋亡腫瘤細胞可在腫瘤浸潤DC中誘導IL-27產生。
IL-27可抑制DC的成熟并破壞CTL的分化,IL-27還可誘導DC和CD4+ T細胞表達PD-L1 等抑制分子;最后,IL-27還可通過抑制Th-1細胞中的GM-CSF或通過促進產生IL-10的調節性1型T(Tr1)來促進腫瘤生長。
IL-27:一個并不卷的靶點
靶向IL-27的藥物目前非常的不卷,可查到藥物管線只有一個:Coherus Oncolocy的Casdozokitug。
Coherus Oncolocy是一家專注腫瘤免疫治療的公司,公司的主要管線是PD-1抗體LOQTORZI,通過BD從中國企業君實引進。
Casdozokitug是一種中和IL-27的全人源IgG1抗體藥物,藥物的機制是參考了IL-27在腫瘤微環境中的抑制作用。
通過中和IL-27,從而接觸腫瘤微環境中的抑制,起到控制腫瘤的作用。目前該管線處于臨床II期階段。
從其公布臨床結果看,Casdozokitug聯合PD-L1及VEGF抗體三聯方案在不可切除/轉移性肝癌中,展現出較高的腫瘤縮小率和較可觀的完全緩解率。
超60%患者初次掃描即腫瘤縮小的客觀緩解率(ORR)是38%,完全緩解率(CR)是17%,安全性方面與Atezolizumab+Bevacizumab組合一致(無新增毒性)。
從后續臨床開發和商業化布局看,Coherus公司通過推進IL-27抗體Casdozokitug疊加現有“PD-L1+VEGF”一線標準治療,力爭提升晚期肝細胞癌一線療效.
通過布局多個組合方案,進行關鍵臨床驗證,有望選出新的1L的HCC治療標準。
其它細胞因子藥物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