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決策投顧 摘要:軍工行業憑借安全必選屬性+技術代際升級+政策軍貿共振,已從主題投資轉向基本面驅動。短期看訂單釋放與產能爬坡,中長期看技術外溢(如低空經濟、衛星互聯網)與全球軍貿份額提升,軍工企業業績有望進入持續性改善通道。
1.軍工行業概述
國防軍工行業作為國家安全和先進制造業的戰略支柱,涵蓋核工業、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及電子六大核心領域,承擔武器裝備研發、生產及配套任務。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完整的軍工體系,以十大軍工集團為主導,通過軍民融合政策吸引民企參與配套,形成“總裝+配套”的產業鏈格局。行業具備高準入壁壘(需保密資質、國軍標認證等)、需求穩定及長周期特性。
軍工生產企業須取得“軍工三證”才可具備配套資格,因而越向下游延伸,生產認證壁壘越高。并且由于需要型號驗證時間長,投資規模大,周期長。此外,主機廠控制制造和采購總成本,全產業鏈控制能力大大增強。軍工集團生產其最終產品所有零部件中附加值最高的小部分,其余放開由社會資本共同參與。上游產能釋放加速,定價權或向產業鏈下游轉移。隨著需求增長的確定性顯著提高,上下游供需關系將有所變化。除少數技術壁壘極高的領域外,上游供應商逐步面臨競爭壓力。由于下游總裝廠為型號總體單位的性質使其對產業鏈掌控力增強,對上游議價能力有望提高。
2.地緣沖突不斷,中國軍貿有望快速增長
地緣政治沖突升級催化了市場需求,俄烏沖突、印巴沖突、中東局勢動蕩和歐洲防務預算的大幅增加,使得各國對先進裝備的需求持續攀升。而國際買家對裝備性能與成本的雙重考量正推動市場格局重塑,高性價比的裝備系統正成為市場主流需求,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積累為其搶占份額提供了可能。根據SIPRI發布的國家軍貿出口指標TIV(衡量主要常規武器的國際轉讓量),我國軍貿出口指標占全球比例自2006年起持續震蕩上行, 2023年達到8.4%并創下新高。目前,中國軍貿出口占全球軍貿市場的比例為5.9%,遠低于美國的43%、俄羅斯的9.6%,略低于法國的7.8%。
同時,中國軍貿出口正從傳統裝備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拓展。未來,隨著高端裝備出口規模的擴大與產業鏈協同效應的增強,中國有望在百年變局中進一步鞏固其全球軍工競爭地位。
3.軍工板塊復盤及展望
軍工板塊近三年呈現震蕩下跌趨勢,訂單落地和業績兌現不及預期是主要影響因素。2022Q2以來,整體訂單增速回落—板塊估值承壓—業績增速從高位開始下滑;2023Q2至2024Q4,指數圍繞“十四五”中期訂單落地節奏以及季度間業績表現演繹,受人事調整等因素影響二批訂單下達持續推遲,疊加審價等因素板塊整體業績增速加速下滑。2024Q4起,傳統賽道(導彈及航空)以及新域新質賽道(無人機和水下)新增訂單加速釋放,伴隨業績逐季改善,板塊有望迎接新一輪景氣上升周期。
4.軍工投資邏輯與個股梳理
軍工行業憑借安全必選屬性+技術代際升級+政策軍貿共振,已從主題投資轉向基本面驅動。短期看訂單釋放與產能爬坡,中長期看技術外溢(如低空經濟、衛星互聯網)與全球軍貿份額提升,軍工企業業績有望進入持續性改善通道。
相關個股:中航成飛、中航西飛、中航沈飛、中直股份、中無人機、內蒙一機、中航機載、航天南湖、航亞科技、航發控制、航發動力、國??萍?、光啟技術、中兵紅箭、建設工業、愛樂達、中航高科、同益中等。
風險提示:軍品訂單需求波動風險、新型號研發進度不及預期、研究報告所用公開資料可能存在信息滯后風險、第三方數據失真風險。
參考資料:
1.2023-4-26萬聯證券——從新一輪國企改革挖掘投資方向
2.2025-6-16民生證券——底部反轉趨勢確定,“雙新質”或引領行情
3.2025-6-12中泰證券——內需“新景氣”和軍貿“新突破”,軍工資產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分享的內容旨在為您梳理投資方向及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買賣依據,您應當基于審慎原則自行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擔?。?/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