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知道推送了杭州正在醞釀一條連接之江和濱江的全新過江通道——四號浦路通道的消息。
在文章評論區,除了很多關心過江通道的留言外,還有一條獲幾十個贊的評論,說的是建議在浙一之江和西投銀泰城之間建設地下通道,因為這兩個之江人流量最密集的場所之間,缺少一條直接聯系的斑馬線或地道,居民們要繞行很不方便……
網友希望在浙一和西投銀泰之間建天橋
無獨有偶,在小紅書上等社交媒體上,全知道也看到一些網友發帖表示,從浙一之江院區到西投銀泰城,雖然隔著一條馬路,但因為沒有斑馬線,每次都要往梧桐路或云河街繞行五六百米,還有人為了節省時間翻越綠化帶護欄,實在太危險。
小紅書博主發文許愿建天橋
不少留言表示贊同,有網友評論:對于醫院里的病人,或者中午想去對面商場吃口熱乎飯的人來說,真的不太方便。
網友評論
的確,在西投銀泰城與浙一之間,橫亙著一條主干道楓樺路。
最近,全知道來到現場實地探訪。從現場可以看到,在西投銀泰和浙一之江院區馬路有一個可移動式的護欄。
在護欄的兩側,都掛著“行人禁止翻越”的提示牌。
護欄不讓翻越,但綠化帶中間的空檔有蠻多人會翻過去。
昨天上午9:15,全知道注意到,有行人三三兩兩,從護欄右側綠化帶的空擋穿行而過。而此時路上的機動車車速很快。
行人從綠化帶右側穿行前往浙一之江院區
但顯然,這樣的行為十分危險,但有行人卻表示,如果從兩邊的斑馬線繞過去,要多走很多路,特別是大熱天,能走出一身汗來。
上午9:20,全知道從西投銀泰城的2號門出發前往浙一之江院區東門,也就是急診大樓。
從梧桐路的斑馬線繞行,從銀泰城2號門到浙一之江院區急診門口用時將近8分鐘,假設兩點之間有天橋或斑馬線,這個通行時間就會大幅縮短。
浙一之江院區·急診部
接著,全知道從西投銀泰城出發,沿云河街到對面的浙一之江院區門口,用時也要7分半左右。
如果是下雨天或者大夏天,這段路走下來,確實不會好受。一位路人告訴全知道,如果這里有個地道或者天橋,對于醫院看病或者職工來說,去銀泰城會方便不少,而對于商場來說,人流量增加生意也更好,其實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不過,全知道從規劃部門了解到,浙一之江院區與西投銀泰城之間的楓樺西路,地下涉及到未來遠期地鐵站點的預留規劃。假如未來地鐵規劃落地,這兩個場所之間就可以通過地鐵通道連通。
之江文化中心站地下連通工程
另外,關于居民建設天橋的建議,屬地住建部門回復表示,浙一之江院區與西投銀泰城之間的地下通道或天橋,已準備納入明年的“十五五”建設規劃,不過因為涉及到建設資金、用地等問題,具體的規劃相關部門還需要再研究。
以之江未來社區為核心的之江地下城市空間
此外,全知道還了解到,隨著未來云河街北側的云啟之江、云上鳳棲等居民小區的交付入住,西投銀泰城周邊的居民小區入住率會持續提高,而之江文化中心、之江未來社區以及西投銀泰城組團之間,也規劃了一個相互連接的地下步行連接系統。
大家還有哪些規劃建議或想要了解的規劃項目進展,歡迎評論區留言或私信。
??主筆:江樹、AETA | 主編:小全 |律師:鄭晶晶
來源:之江全知道、西湖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
往期熱文精選
杭州正醞釀一條新過江通道,代替梧桐路隧道,規劃優先級!深入之江腹地,連通濱江東洲
官宣落址之江,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學!錢塘大學用地獲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