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阿明是一名高一年級的男生,他存在嚴重的網絡沉迷和抑郁表現,課堂專注力明顯下降。他和家庭成員及同學的交流較少,反復回憶失敗經歷。當他被要求離開游戲時,會產生強烈的焦慮和憤怒情緒,甚至出現攻擊行為和自傷沖動。
父母雙方工作繁忙,他們采用懲罰措施來解決問題,導致親子間沖突升級。阿明多次拒絕返回學校,并在房間里持續玩游戲,和家長發生沖突時,會有自傷行為。
阿明進入高中后,由于學業難度陡然增加,成績從中等偏上逐漸下滑,自尊心受挫。父母對阿明的期望較高,因為成績下滑指責阿明,增加了他的心理壓力。阿明人際溝通能力不強,不主動和同學交流。阿明在游戲里打敗對手時可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而現實中的不斷受挫讓阿明沉迷游戲。
我通過深入溝通,與阿明建立信任關系。考慮到阿明對干預的強烈阻抗,他認為父母在干涉他的生活,我向阿明表達理解和接納,詢問他在游戲中的感受及收獲,避免過早討論減少游戲時間的具體要求。
通過深入溝通我發現,阿明在“游戲失敗”“感到被孤立”和“被父母批評”后,情緒波動明顯,陷入扭曲思維。他總是會想起父母的指責,覺得自己的未來沒有希望,同學們總是嘲諷、孤立、看不起自己,只有在游戲里才能體驗到快樂,才有片刻安寧。
我與阿明的父母進行家庭指導,了解家庭溝通模式以及父母對孩子現狀的看法和應對方式。父母表示曾嘗試強制禁止阿明玩游戲,但加劇了家庭沖突,導致了阿明的多次自傷行為。我邀請父母探討更有效的支持技巧,避免使用懲罰手段解決溝通及游戲問題。帶領父母進行情感回應練習,父母在沖突發生時,嘗試表達感受而非指責,例如:“我們擔心你花太多時間在游戲上,可能會睡眠不足”。
我通過場景重建干預,引導阿明思考游戲帶來的滿足感和逃避功能,幫助阿明從內在找到減少游戲時間的理由,如提升成績,與同學們建立關系得到陪伴與支持,得到父母的認可和理解。
阿明逐漸接受了干預,并開始嘗試了解自己的情緒波動,逐漸激活改變的動力。父母開始理解使用支持溝通的重要,家庭關系有所緩和。
我通過場景重建干預,幫助阿明認識到這些想法并不是事實,學會用更客觀的語言描述問題。我逐漸發現其思維模式中的扭曲想法,逐步引導阿明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運動等領域的潛在優勢,并鼓勵他進行實踐以驗證這些認知。
通過記憶重組干預,幫助阿明與扭曲想法脫離認同,將其視為“想法”,而非事實。增強自我價值感,減少回避行為,練習具有建設性的行為模式,提升有效人際溝通技能的熟練度。我鼓勵他參與運動或興趣班,幫助他在現實生活中體驗成就感,并通過完成任務獲得獎勵,增加現實生活中的滿足感。
通過場景重建干預,引導阿明在與家人和同伴的溝通中,清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引導阿明正確表達需求而不引發沖突,鼓勵阿明主動與老朋友恢復聯系。他主動向同學發出問候,嘗試建立新友誼,并向同學發起社交請求,討論失敗后的應對策略。引導他建立健康的社交邊界,減少對虛擬世界的依賴。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明的游戲時間逐漸減少,開始參與班級活動和同學相處融洽。情緒穩定度有所提升,父母的支持方式也發生了正向變化,與孩子合作而非對抗。阿明的生活狀態明顯改善,能夠主動規劃日常活動,并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滿足感和成就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