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的彈幕還在瘋狂滾動,32 歲的博主 “大盟 1888” 卻突然捂住腦袋,冷汗瞬間浸透了襯衫。
他強撐著說出 “我有點難受”,聲音顫抖得讓屏幕前的粉絲心頭一緊。
僅僅幾分鐘后,他就癱倒在鏡頭前,直播間畫面劇烈晃動,隨即陷入一片漆黑。
誰能想到,這場看似平常的直播,竟成了他生命的最后時刻。
緊急送醫后,診斷結果如晴天霹靂 —— 腦出血。盡管醫生全力搶救,可 4 天后,他還是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樣的悲劇并非個例。
我的一位同事,平日里身體健壯,總說自己酒量好,經常在應酬后醉醺醺回家。
一次朋友聚餐,他喝了不少白酒,散場時還拍著胸脯說 “沒事兒”。
可到家后,他突然抱著頭在沙發上打滾,嘴里不斷喊著頭疼,家人慌忙撥打 120。
等送到醫院時,他已經陷入深度昏迷,檢查顯示是腦出血。
醫院立即組織專家會診,用上了最先進的治療手段,甚至嘗試了緊急開顱手術,但最終還是沒能留住他的生命。
年僅 38 歲的他,就這樣被一場酒后的腦出血,永遠地帶離了家人身邊。
想想都令人惋惜。
據大盟的朋友胡先生回憶,出事前他沒有任何腦血管疾病的跡象,身體看著也很健康。
家屬透露,大盟發病前曾在直播中和人激烈爭吵,情緒激動時脖子上的青筋都鼓了起來。
如今,家屬正四處收集證據,準備為大盟維權。
不論事情最終結果如何,他的生命終歸定格在了32歲!
花一樣的年齡,讓人不禁黯然淚下。
這一悲劇事件,讓 “腦出血” 這個原本或許并不為大眾所熟知的病癥,瞬間成為輿論焦點。
腦出血,醫學上又稱自發性腦出血,指的是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出血。
據相關數據顯示,其發病率為每年(60~80)/10 萬,在我國約占全部腦卒中的 20% - 30%。雖說腦出血發病率較腦梗死稍低,但其致死率卻遠超后者,急性期病死率高達 30% - 40%,常見于 50 歲以上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寒冷季節發病更為頻繁。
不過,此次 32 歲博主和我同事的不幸遭遇,也給年輕人敲響了健康警鐘,腦出血并非只青睞中老年人。
腦出血為何會發生?我們該如何預防,畢竟年輕不是健康的擋箭牌!
1,高血壓:作為腦出血最常見的誘因,長期高血壓使得血管壁持續承受高壓沖擊,逐漸變薄、變脆,甚至出現微小破損。
就像一根長期承受高壓水流的水管,內壁會逐漸受損,當血壓突然飆升,如情緒激動、劇烈運動時,血管便可能不堪重負,瞬間破裂。
2,血管病變: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如海綿狀血管瘤、動靜脈畸形)等血管病變,使得血管壁先天薄弱,猶如建筑結構存在缺陷的橋梁,在血流沖擊下,極易發生破裂出血。
這類病變在年輕人腦出血病因中占比較大,且由于早期癥狀隱匿,往往容易被忽視!
我的同事最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去世的,網紅也極有可能 !
其次時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熬夜,身體無法得到充分休息,內分泌紊亂,血管收縮功能失調,血管壁彈性下降;過量飲酒,酒精刺激血管,致使血壓升高,還會干擾凝血機制;高鹽、高脂、高糖飲食,會導致血脂異常、血壓上升,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使血管壁逐漸失去彈性,變得僵硬脆弱。
長期吸煙,香煙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使斑塊形成,影響血管正常功能。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如同慢性毒藥,日積月累,悄無聲息地侵蝕著血管健康。
腦出血前,身體會發出哪些預警信號?我們要注意什么?
突發劇烈頭痛:這是腦出血最為常見的先兆癥狀,疼痛往往突如其來,程度劇烈,與日常普通頭痛截然不同,患者常感覺頭部仿佛要 “炸開”,且隨著顱內壓升高,疼痛范圍會從局部擴散至整個頭部,難以忍受。
嘔吐:多表現為噴射性嘔吐,與普通腸胃炎引發的嘔吐有明顯區別,且嘔吐后頭痛癥狀不會緩解。這是因為腦出血導致顱內壓迅速升高,刺激了嘔吐中樞。
肢體麻木無力:患者可能突然感覺一側身體不聽使喚,拿東西不穩,走路時莫名向一側傾斜甚至摔倒,一側肢體活動變得遲緩、不協調。
言語不清:想要表達的話語無法清晰說出,說出的內容含糊混亂,難以讓他人理解,這是由于腦部出血影響了語言中樞功能。
視物模糊:看東西出現重影、模糊不清,嚴重時甚至可能短暫失明,這是因為腦出血影響了視覺神經傳導通路。
眩暈:感覺天旋地轉,站立不穩,仿佛喝醉了酒,眼前發黑,部分患者可能會直接暈厥。
預防腦出血,該如何從生活點滴做起?
控制血壓:高血壓患者務必嚴格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定期測量血壓,每日早晚各測一次,詳細記錄測量日期及血壓讀數,保持血壓穩定在正常范圍。
同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低鹽飲食(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 5 克)、適度運動(每周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控制體重(身體質量指數 BMI 維持在 18.5 - 23.9),輔助穩定血壓。
調整生活習慣:戒煙限酒,香煙和酒精對血管危害巨大,戒煙可減少血管損傷,男性每日飲酒量不超過 25 克酒精,女性減半;規律作息,保證每晚 7 - 8 小時高質量睡眠,避免熬夜;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果、全谷物、低脂蛋白質食物,減少動物脂肪、高糖、高鹽食物攝入;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大起大落,可通過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緩解壓力,調節情緒。
定期體檢: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或有家族腦出血病史的高危人群,定期進行全面體檢,除常規血壓、血脂、血糖檢查外,必要時進行腦部影像學檢查,如 CT、MRI 等,以便早期發現腦血管病變,及時干預治療。
避免危險因素:進行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時,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避免突然用力;從事高空作業等危險活動時,做好安全防護措施;老年人改變體位時,動作盡量緩慢,如從蹲位、臥位起身時,先停頓片刻,再緩慢站起,防止血壓波動引發意外。
腦出血發病急、病情兇險,但通過積極預防、及時察覺身體預警信號,我們能最大程度降低發病風險,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愿這樣令人痛心的悲劇不再重演,每個人都能擁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