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癌突襲與手術波折
2011年5月,山西太原的常師傅在持續出現便血、黑便癥狀后,于當地醫院被確診為胃癌。由于患者同時患有心梗,原定手術被迫推遲。直到2011年6月中旬,才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功實施胃癌根治術。術后病理顯示: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細胞癌,腫瘤已穿透漿膜層。
二、化療后的復發危機
術后常規化療期間,常師傅嚴格遵循每3個月復查一次的制度。2013年12月5日的復查CT卻顯示腹腔后淋巴結腫大,高度懷疑轉移。主治醫生建議繼續化療,但這次治療不僅花費高達萬余元/次,且收效甚微,反而出現持續咳嗽等副作用,身體狀況急劇下滑。
三、轉機:老同學帶來的中醫線索
就在常師傅一家陷入絕境時,一位初中同學分享了親身經歷:其妻2012年確診卵巢癌晚期,7次化療后身體衰竭,經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治療4個月后癥狀明顯改善。這個消息讓常師傅在2013年12月30日踏上求醫之路。
四、中醫藥的顯著療效
初診服藥6天后,頑固性咳嗽和流涕癥狀意外緩解。但謹慎的常師傅仍持觀望態度,直到2014年初獲悉同學妻子復查顯示卵巢病灶消失,才堅定治療信心。此后11年間,他堅持中醫藥調理,不僅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更創造了帶瘤生存的奇跡。
五、抗癌成果的延伸
在自身康復后,常師傅介紹妻弟李雙保(2019年確診腎癌)接受中醫治療。至2024年,兩人均保持良好狀態。2024年4月醫院回訪顯示,常師傅各項指標穩定;同年9月20日,他更作為康復代表參加了"袁希福老中醫與他的千例癌癥康復患者——2024龍年中國行"山西站活動,與專家同游晉祠,精神矍鑠。
六、醫患共識的啟示
常師傅總結抗癌經驗時強調:"與其花三五千做CT,不如把錢用在調理體質的中藥上。"這種治療理念與袁希福院長"固本消積"的學術思想不謀而合。從2013年到2024年,這位七旬老人用11年的康復歷程,為癌癥患者展示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新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