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關于支持電網高質量建設促進“科產城”深度融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臺。
記者了解到,《方案》以“科產城”融合為核心邏輯,聚焦電力規劃引領、深化政企聯建模式、打造金鳳城市中心一流電網、服務重大項目建設及重點產業發展、先進科技先行示范等10個方面,強化電力要素高質量保障。其中,首創采用“聯合共建”的共同投資模式,這在重慶尚屬首次,將書寫重慶打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科學城高新區樣本”,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那么,《方案》有何深意?
01
政企聯建破瓶頸,筑牢電力“硬支撐”
西部(重慶)科學城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在西部的關鍵落子,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肩負著打造“西部創新極”的使命。自啟動建設以來,一大批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形成大裝置、大院所、大平臺、大項目協同推進的創新生態矩陣。
▲科學谷數智科創園。資料圖
然而,隨著項目的加速推進,用電需求日益增長,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為破解這一發展瓶頸,重慶高新區管委會與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保障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為目標,共同推進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科學城高新區建設。
推進過程中,重慶高新區黨工委主要領導帶隊多次赴北京拜訪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雙方在立足于片區投資全口徑一體化與改遷建相結合的原則下,創新性地形成一套“聯合共建”的共同投資模式,以此縮短建設周期,實現電力擴容增能,確保產業用電穩定、可靠供應。
《方案》的出臺,正是雙方合作模式的進一步升華?!斗桨浮访鞔_加快“2+5”變電站建設(2座220千伏、5座110千伏),同步推進19個電力遷改項目服務城市更新,形成覆蓋全域的電網骨架。
這不僅能為產業發展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支撐,保障企業生產高效運行,還能顯著提升居民用電的穩定性與舒適度,優化生活用電體驗。
▲110千伏科學谷變電站成功送電運行。資料圖
2024年9月,位于科學谷數智科創園的110千伏科學谷變電站成功投運,作為重慶高新區與國網重慶市區供電公司聯合共建項目之一,該項目通過政企聯動、專業協同,比計劃提前6個月完成建設投運,創造了同類聯建工程最快建設紀錄,將有效滿足科學谷數智科創園、科學會堂及科學公園等項目用電需求。
02
精準賦能產業,激活發展“新動能”
眼下,重慶正深入實施“四側協同”推動“四鏈融合”,全力創新構建“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新模式,加速培育“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
其中,以芯片為核心的集成電路產業作為全市“3大萬億級主導產業”的戰略支撐,亦是科學城高新區重點打造的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2024年,科學城高新區集成電路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6.8%,占全市總量的42.5%,工業投資增速更是高達78.6%,展現出強勁發展勢能。
產業數據飆升的背后,是電力保障面臨的“戰略級”挑戰。據測算,半導體制造企業單小時耗電量可達100兆瓦時,相當于8萬戶家庭的日常用電需求。
在此背景下,《方案》強化對重點產業項目的用電接入,對電能質量有特殊需求的企業,建立“一企一策”長效服務機制,有效防范電壓暫降影響。
這種“電力跟著產業走”的精準服務模式,本質上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實踐。當電網可靠性轉化為產業核心競爭力,科學城高新區正成為高端要素集聚的“強磁場”。
以重慶三安意法半導體項目為例,其配套電力工程提前60天投運,為這一市級重點項目的安全可靠用電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安意法重慶8英寸碳化硅項目。資料圖
目前,三安光電與意法半導體在重慶合資設立的安意法半導體碳化硅晶圓廠正式通線。預計該項目將在2025年四季度實現批量生產,屆時將成為國內首條8英寸車規級碳化硅功率芯片規?;慨a線。
項目規劃全面達產后,每周可以生產約1萬片車規級晶圓,這不僅將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更將推動我國半導體產業邁向新的發展高度。
03
打造城市“樣板間”,釋放科技“示范力”
從區域發展視角看,《方案》以電力為紐帶串聯科創、產業與城市功能,其中“打造金鳳城市中心一流電網”規劃尤為矚目。
按照全市規劃,金鳳城市中心定位為“西部(重慶)科學城城市中心區”。從地理范圍上來講,金鳳城市中心向東至科學大道、科學會堂所在的智匯客廳區域,向北至成渝高鐵金鳳站,向南至高新大道南側,向西至科技大道,總面積約10.8平方公里,將打造為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的未來城市樣板。
而《方案》中明確構建的220千伏“扇形”結構和10千伏“目”字形雙環網架,將實現該區域檢修“零停電”和配電自動化全覆蓋。這種“電網即服務”的理念,不僅滿足了商業辦公、居民生活的基礎用電需求,更是為科學會堂等建筑提供高可靠供電保障,也讓金鳳城市中心成為展示重慶現代化城市形象的“電力樣板間”,吸引更多高端創新資源聚焦。
另一方面,《方案》明確將打造先進科技先行示范區。如,實施無人機巡檢平臺建設,實現輸變配設備遠程巡檢無人化;應用數字孿生及感知技術,實現全息輸電網綜合監控。逐步完成配電電纜通道精益化地圖臺賬,構建“地下宮殿”電纜感知體系等。
重慶市重點項目——中國重慶·科學會堂,得益于將“共建共享”高可靠性供電理念貫穿項目的規劃建設中,實現了可靠性用電保障。目前,已承辦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等69場科技創新領域重磅活動,有力推動了重慶會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科學會堂。雷鍵 攝
可以說,這份三年行動方案,看似是電網建設的技術規劃,實則是科學城高新區打造的全市電網高質量建設“新樣板”。它以電力為紐帶,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城市發展有機串聯,讓電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能源載體,而是成為驅動創新的“科技網絡”、服務民生的“幸福網絡”、引領發展的“智能網絡”——這正是科學城高新區通過電網高質量建設,為重慶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的強勁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